2016年03月17日 16:50 《理财周刊》 

  金岩石[微博]

  尽管股市下跌和注册制并没有关系,但此时此刻叫停这项关键性改革是顺势而为的智慧。不过,注册制势在必行,或迟或早。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再提股票发行的注册制,说明注册制改革将无限期延后了。坊间各种传言,比较靠谱的说法是股市的暴涨暴跌“熔断了”注册制。其实,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踏空落水的案例不胜枚举,所以不足为怪。就股市而言,当年的创业板在周小川担任证监会[微博]主席的时候就已开盘在即,突然叫停,而且一停就停了10年。三板市场也曾呼之欲出,结果随着创业板叫停,三板也停了,一拖就是13年,直到新三板开盘。上海证券交易所[微博]的创新重头戏“国际板”当初也箭在弦上,股市一跌就渺无音讯。证券法修订去年启动了“倒计时”程序,如今已开始“加时赛”。

  政府推行的改革也和人一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理性创新就包含知错就改,认错纠错。注册制叫停未必是错,但至少不合时宜。中国股市爱“发脾气”,不喜欢某项改革变脸色,变成绿色持续半年,若不叫停就继续绿脸。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说今天不该如此,应坚持改革不惧风险。但在当下,不管叫停注册制的决策有无道理,人们已经把股市下跌归因于改革,其中也包括注册制改革。

  改革难,不仅难在政策的制定,而且难在政策的执行。中国的智者从王阳明开始就在讨论“知行说”,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至今谁也说不清楚。所以邓小平伟大,一言九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股市下跌的趋势一旦形成,任何改革都可能成为继续下跌的借口,所以只能顺势而为,耐心等待股市的脾气变好!那么,今年股市将如何呢?

  2016年是熊市,这一判断当然也有待检验。回首以往,我犯过两次大错,第一次是200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微博]股市从5000多点暴跌两千点时,我们携资金加杠杆翻身入市,心里想:“再跌可能就是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结果真就又跌了近两千点!第二次是在2007年,我从沪指1600点开始唱“沪指三千不是梦”,一路唱到“问顶8000点”,结果沪综指在6124点就急转直下,一年就跌回到1664点!股票还是那些股票,公司的业绩也没有显著变脸,但股市变脸浑不吝,谁也预测不了股市!于是人们不断回忆起大科学家牛顿在股市赔钱后的感言:“我能算出天体运行的法则,却无法预测人性的疯狂!”

  承认股市无法预测并不等于要放弃预测,而是要依赖于工具的进步去提升决策水平,这就是决策数据化。任何决策都以预测为前提,放弃预测就等于放弃决策。人类社会在追求“胸中有数”的不懈努力中,直到1995年“奔腾”电脑问世,电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开始超越大多数人的脑力,决策数据化的时代才真正开始。伴随着大数据金融走进华尔街,华尔街大裁员,越来越多的证券分析师被淘汰了。实践证明:如果你真有证券分析的特异功能,你就应该是去创业而非打工;如果你没有证券分析的特异功能,你可能就是一台老旧的386电脑。连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也不例外,尽管他留下了价值投资的圣经,本人却在股市中赔得一贫如洗!

  熔断机制叫停了,股市跌跌不休;注册制叫停了,股市下跌也未必休止!实践证明:人类解释现实的能力永远高于预测未来的能力,但人类却能够发明和使用工具预测未来,从而不断超越未来的挑战!股市下跌和注册制并没有关系,但此时此刻,叫停此项关键性改革却是必要的举措,可以称之为顺势而为的智慧。但注册制势在必行,或迟或早,所以我认为,注册制也像创业板的命运一样:曾如甄嬛伴青灯,又见甄嬛掌后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