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2日 13:41 《理财周刊》 

  贺宛男

  超大城市楼价领涨受威胁最大的是银行。所以,对房价疯涨的城市,提高首付比例,尽可能地减少银行风险,当是重中之重。

  春节期间,亲戚朋友们说得最多的便是房价。

  我一个亲戚,考虑到很快就有第三代,决定换房,于是把自己住的房子卖了,同时看中了一处离儿子较近的二手房,并预付了5万元定金。没想到春节一过,那边厢把全款打进了自己的账户,这边厢情愿赔付定金,一下子跳价40万元,到最后原先的房子卖了,看了好几处却怎么也买不进,居然成了无房户,不得不临时租房居住。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1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3.59万元/平方米,环比上涨6.9%,同比上涨24.9%,创出上海商品住宅均价的历史新高。1月深圳新房成交均价达4.65万元/平方米,环比上涨9.51%,同比涨幅更达到惊人的74.27%;二手住宅1月共成交15159套,同比上涨74.12%,环比增长19.43%。北京同样不甘落后,春节后首周,北京二手房成交均价4.15万元/平方米,较2015年全年均价上涨5%左右;节后首场土地拍卖,五环外的楼面价居然拍到4.7万元/平方米,据测算,预计房价将在10万元/平米以上。京沪深一套稍像样点的房子,已经涨到千万元级。

  有人说,涨的只是少数一线城市,二三四线的都还没动,甚至还在跌呢。是的,猴年楼市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两极分化愈发严重。但切勿小看一线城市的疯涨,别的不说,刚刚过去的2015年,上海以超过1.4万亿元的总成交金额,已成为全球最大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也创下历史新高。1.4万亿元是个什么概念?去年全国商品房成交也就8.7万亿元,2000多万人口的上海,占到全国13亿人民买房金额的六分之一;相当于2400万常住人口人均出资5.83万元购房,而同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49867元。

  一线城市房价如此疯涨决不是小事,决不是好事!问题是,从政府到开发商,到银行,再到普通老百姓,人人都不希望房价涨,可楼市依然高烧不断、涨了又涨,这又是为什么?除了作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科创中心的京沪深,每年都会吸引相当数量的高素质人才进城,因而有源源不断的购房需求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货币超发,今年1月M2增长14%,银行新增贷款暴增2.51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3.42万亿元,货币供应大大超出预期。实体经济低迷,资金如果缺少好的投向,就有涌进楼市的可能。央行[微博]数据显示,1月新增的2.51万亿贷款中,住户中长期贷款为4783亿元(此项目主要为按揭贷款),而去年按揭贷款月增也就2400亿元上下,即今年1月按揭贷款猛增1倍;还不包括流向开发商以及土地储备机构等部门的资金。二是股市不振,投资渠道不畅。谁都知道,10万元/平方米的房价高估,十几倍市盈率的股市低估,但资金就是买涨不买跌,不仅是因为十几二十年来,买楼的总是赚的,买股的多是亏的,更是因为中国股市的投机气氛浓厚。

  据报道,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正在出台或准备出台相关政策,已出现调控收紧信号。其中深圳可能将非深户籍者购房需缴纳的社保年数从此前的1年调整为3年,这是从减少需求方面着力。但在笔者看来,如上海的做法也许会起到控制房屋总价的效果,而中小套型的单价还有可能上涨。

  超大城市楼价领涨受威胁最大的是银行。有数据表明,目前房地产贷款已达21万亿元,超过97万亿元总贷款的五分之一,其中按揭贷款约14.5万亿元。以目前首套房首付25%,即75%为按揭贷款计,一旦泡沫破裂,银行风险可想而知。所以,对房价疯涨的城市,提高首付比例,尽可能地减少银行风险,当是重中之重。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