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19日 11:07 《钱生钱》 

  没有什么比稳定收益更能温暖大家那颗在动荡的股市中早已支离破碎的心。如何投资基金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许多人在选择基金时懒于思考,通常看一下排行榜,看排在榜单前面的几只就买了。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那到底该怎么买基金呢?现在基金季报新鲜出炉,不妨先从看懂基金季报入手。

  基金季报通常由基金产品概况、净值表现和简要的投资策略等几部分组成。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基金季报的滞后性。报告的推出总要滞后于报告所记载的信息截止日期,所以对于基金的绝对收益只能作为大致的参考。

  其次,看基金的“成绩单”,也就是基金对于市场展望的阐述。在这部分,投资者可以可以清晰地了解该基金的投资思路,以及对市场的分析和行业的配置策略。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投资者可以对该基金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并凭此与其他基金进行初步的横向比较。这里要提醒的是,基金过往的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的收益。比如2015年以171.78%年化收益勇夺冠军的易方达新兴成长在2016年开年领跌,截至1月29日,跌幅达到38.59%。

  与基金半年报和年报披露基金所有持仓组合不同,基金季报披露的是占基金净值前十大位置的“重仓股”,比如当前在“十三五规划建议”印发之后,生态环保、军工等领域被普遍看好,此时如果一只基金的“重仓股”分布在这些热门领域,就非常值得认真考虑。

  其实,在基金季报中,很多数据看起来很炫酷,其实并没什么卵用。

  第一,分红

  很多人对分红有误解,以为分红是多出来的收益,其实分红就是把基金收益中的一部分派发给投资者,并不是多出来的收益。换句话说,分红的钱是从你的基金资产里扣除的。只要你拿了多少分红,你的基金净值就会减少多少。基金公司分红无非就是借基民的钱给基民一个慷慨的印象而已。所以看到“今年1月份公募基金集中分红近500亿元”你还那么激动吗?

  再来说说分红的类型。分红可以分为“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如果你觉得基金后市不乐观,那就可以落袋为安,选择“现金分红”;如果你觉得基金后市可期,那就可以选择“红利再投”。基金分红虽然说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但说到底分红也是有好处的,不管你是“现金分红”还是“红利再投”,都可以免交赎回、申购手续费。值得提醒的是,分红越多的基金不一定业绩越好,但业绩差的基金绝对不会分红。因为分红也是有这样那样的条件限制的。

  第二,规模

  岁末年终,各大基金公司都会特别关注基金规模、利润这些指标排名,每年的冠军基争夺战更是引发世人瞩目。

  规模大对基金公司来说,不管是品牌知名度还是公司话语权来说都是好处多多。但是对基民来说,绝对不能因为它们的规模大而冲动买入,还要看如此大的规模都是由什么构成,也就是要从整体上来把握一只基金。

  第三,利润

  利润通常等同于赚钱能力。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基金公司的总利润高不等于单只基金利润高。利润高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排名靠前基金所获得高收益可能对应的是高风险,也就是其回报不确定性会特别高。

  看懂基金季报和招募说明书在“说什么”只是第一步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明白这些信息“意味着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经常关注财经讯息,并深入思考,才能不断进步,形成自己对市场的认知,从而在选择基金时有自己独立的判断。

  总之,基金好不好,还是要靠实力说话。买基金,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基金经理和过往业绩,能够保持长期稳定优质收益的基金才是好基金。分红、规模、利润神马都是浮云。(文/紫月 图/网络供图)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