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19日 11:04 《钱生钱》 

  如果按照西方的凯恩斯经济学主张,中国早就该发生3-5次经济危机了。特别是中国几十年来超发了120万亿人民币,但却很好的控制了通货膨胀。面对中国经济的种种“怪相”,西方人士“无语”了。但我们毕竟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眼中钉肉中刺,西方国家坚决不能放弃任何一次唱衰中国的机会,这不,又来了,2016年伊始,外围舆论就没消停过,配合着人民币急速贬值以及A股的非理性下跌,唱空中国论再次甚嚣尘上。

  那么,中国这次会不会真的发生经济危机?为什么在中国发生经济危机就这么难?

  所谓经济危机,通常都会伴随着经济衰退,否则危机从何而来?但是看看中国的GDP数据,增速6.5%,大家看好了,是“增速”,这意味着什么?中国仍然在高增长的道路上。

  而所谓经济衰退,一般是指GDP负增长,美国、日本和欧盟都曾发生过。但为什么中国就没有过?研究一下过去25年全球经济的发展史,大家会发现,中国、印度、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发生过一次经济衰退,是否是因为潜在增长率因素尚不清楚,或许国内市场比较大,有腾挪空间,或许是市场开放度不够。在过去25年中,美国有过两次经济整体性衰退,日本也有两次,欧洲一些国家就更多了,原因就是市场化程度过高,企业不听话,政府控制不了局面。

  与其说中国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不如说中国对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问题抓得很好。我国政府调配资源的优势,即我国政府拥有的资产规模是最大的,可以通过优化资产和增加负债来避免经济失速。这次唱衰中国的理由之一就是:我国政府的债务占GDP比重过高。可是我们认为,不能单纯比较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还应该计算债务占政府的资产规模比重。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为何中国政府的信用那么高,各大商业银行都争先给国企贷款呢?为何美国的商业银行都比较保守,宁可破产也不愿给企业贷款呢?其实比较一下各个政府所拥有的资产规模,就不言自明了。中国政府仅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总资产就有120多万亿,如果再加上土地、森林、矿产和水资源等,那就更大了。如此庞大的可支配资源数量,完全可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危机自然可以被扼杀在摇篮中。

  所以,前几次国际上唱衰中国,说货币超发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政府的手伸得太长,社会经济不完全市场化等等,但这些都“失灵”了。因此,今年他们祭出了“大招”:从金融系统出发,一边打击,一边造舆论。伴随着人民币急速下跌和A股的股灾3.0爆发,似乎中国经济危机要“应验”了。事实呢?

  历史及各国经验表明,越是担忧金融风险的发生,爆发金融风险的概率就越低。2016年,尽管中国还面临人民币贬值压力、高房价与房地产库存过高并存的压力,但当下的中国与当初房地产泡沫破灭时的日本,或次贷危机发生时的美国比,还是显得更从容。因为人民币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都不高,外汇储备充裕,居民债务率很低。尽管中国企业的债务占GDP比重是全球最高的,且国企占大头,国企的债务规模78万亿,资产负债率达到66%。但中国国企的背后是政府信用,这对于效率提升是障碍,但对于避免危机是良药。

  总之,我还是坚信总理的那句话:中国造成了国际市场波动,实在是“高估”我们了,中国已经是10万亿美元体量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每增长1%,相当于5年前增长1.5%、10年前增长2.6%。这样的经济绝对增长速度,哪个国家行?

  这就是信心!(文/运帷 图/网络供图)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