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19日 11:03 《钱生钱》 

  年关已过,钱包已空,趁着春天刚开始,算算自己离富豪还有多大的差距,给自己一些奋斗的动力吧!

  过去一年中国大陆诞生了242位亿万富豪,同比增长近70%。这使得中国亿万富豪总数达到596位,超过美国的537位。

  那么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把钱都花到什么地方了呢?当然是买买买。

  中国富豪的购买力举世闻名,首富王健林以80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7.72亿元)买下伦敦顶级豪宅;51岁的中国富豪刘益谦以1.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4亿元)拍下莫迪利亚尼的一幅《斜躺的裸女》;64岁的香港房地产大亨刘銮雄以28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亿)拍下一颗16.08克拉的粉钻赠给女儿;42岁的广东商人林东用个人资产中的3000多万人民币买下大大小小30多座私人岛屿和半岛,更有中国富豪“认真哥”花费半亿买断泷泽萝拉15年做助理,就连名不见经传的e租宝的秘书们一个不小心把奢侈品店都买空了,中国富豪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何为“有钱任性”。

  不过当时间来到2016年,中国富翁再想买买买,就得多掂量掂量了。为什么呢?因为2015年12月17日,中国签署了《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之多边政府间协议》(《多边自动情报交换协议》)。截至2015年12月21日,共有78个国家已经签署该协议。

  5年前,大家已经开始意识到税务信息的多边自动情报交换是大势所趋,且改变了国际税法近百年建立的规则。但没有想到,中国这么快就签署了《多边自动情报交换协议》。

  那么签署了《多边自动情报交换协议》有什么意义呢?

  据媒体报道:“目前,世界上有大约3000多个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其绝大多数都包括情报交换条款。但是,它们没有赋予税务机关实际征管能力的‘利齿’—这些情报交换是依申请进行的(非自动),并且需要提供涉税的证明材料;因此在实践中,其作用非常有限。但是,中国最近签署的《多边自动情报交换协议》将会是主动进行的、无需提供具体涉税理由的情报交换。这是国际税务历史上的一次变革,是在G20推动、OECD主导下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税务秩序。其将赋予参与国家的税务机关与跨境逃避税斗争以‘利齿’。”

  到2017年9月,中国个人及其控制的公司在英国、西班牙、比利时等5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的银行账户信息(截至到2016年底的信息)将会主动呈报于中国税务机关;

  到2018年9月,中国个人及其控制的公司在澳大利亚、日本、瑞士等40个国家和地区开设的银行账户信息(截至到2017年底的信息)将会主动呈报于中国税务机关。

  那么涉及到哪些信息需要交换呢?

  OECD发布的统一报告标准用300多页的篇幅规定了哪些信息需要交换、如何交换以及相关的尽职调查等。而对中国个人来讲,就包括姓名、地址、(出生日期和地点可以交换但不是必须)税务居民所在地、账号、税务登记号码(TIN)、年末账户余额和价值、利息、股息、买卖金融资产的收益、账户所在的金融机构的名称。

  而对于公司账户,需要看公司是积极类型所得公司还是消极所得公司。如果公司是消极所得类型的公司(投资所得占50%以上),需要将控制人作为情报交换的对象。而对于控制人,则要根据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FATF)的关于反洗钱的行动建议来判定。

  说了这么多,简而言之,多边自动情报交换是国际社会与跨境逃避税斗争而编织的巨网,中国开始全球征税,不良富豪将无处可逃!(文/紫月 图/网络供图)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