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27日 15:33 《财富管理》 

  文/邓智杰

  【导语】

  2015年是资本市场较为困难的一年。这对全球财富管理市场的很多项目也产生了一定波动与影响。2016年全球财富管理发展趋势如何?进军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又有哪些路径参考?

  【正文】

  新兴市场对于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的需求,不同于欧美等成熟财富市场。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相较全球而言也有较大区别。未来10~15年,中国的境内外资产配置方法也会区别于成熟市场,带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

  根据麦肯锡和贝恩的全球私人财富分布及增长预测,全球财富分布和投资逐渐转向“新世界”(包括亚太,不含日本)、东欧、中东及非洲,预计2017年亚太地区将超过北美,成为拥有私人财富最多的地区。

  在超高净值家庭的财富集聚方面,预计中国超高净值家族的数量将很快超过英国,成为全球数量第二大国家。这一增长也深刻影响着中国对于私人银行等专业财富管理机构的需求。全球各地区私人银行的资产情况显示,全球私人银行总资产规模将在2015年达到53万亿美元,在各个地区中,亚洲(不含日本)的私人银行市场资产规模在5年内基本翻一番,将达到11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是北美增速的两倍多。

  财富管理:行业商机显现

  随着全球财富的加速增长,市场对于专业的财富管理需求日益迫切。财富管理行业出现蓬勃发展。全球来看,财富管理行业主要有以下类别:

  证券资产管理。即全权管理他人资金并投资证券(包括期货)相关资产,如公募基金、公募信托计、私募信托计划、私募证券基金等。此外还有诸如艺术品投资、贵金属投资等另类投资,其投资对象不是证券,但经常被视为类似于证券投资基金。

  私人财富管理。即针对高净值客户的投资与管理服务,如商业银行中的私人银行、投资银行中的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等。涵盖业务不仅仅是证券投资,还包括税务策划等一系列非证券投资服务。高净值客户或有家族业务或企业业务,所有的财富安排都需通过私人财富管理来完成。

  大众理财。即面向家庭或普通个人的理财,涵盖业务不只是证券投资,还包括子女教育、存款规划等金融规划业务。

  全球财富管理机构涌现,那么在中国,过去几年市场情况如何?

  中国市场举足轻重

  一般而言,高净值人士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约600万人民币)。过去几年,中国高净值人士的数量激增。调查显示,基于2010年高净值人士增长87.5万人,2015年的增长量(192.9万人)翻了一番。得益于中国经济的较快增长,预计未来三年高净值人士群体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左右,2015年人数将达到近200万。如持续增长,2020年实际人数或将超过300万人。

  这些数字非常重要,因为对于整个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而言,其中蕴含巨大的市场潜力。对于亚洲(不含日本)私人银行市场的增长,中国将贡献超过50%的份额,远远高于其他经济体的增长。而中国高净值人士的持续成长,无疑将成为亚洲乃至全球财富管理市场举足轻重的驱动力量。

  此外,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创富一代”步入老年,家族财富逐渐移至“二代财富继承人”群体中。过去“创富一代”多为企业家或房地产从业者,他们对于财富管理的认知与要求同国外的管理方式并不相同。然而在经历了自己创业阶段的辛苦奋斗后,较多“创富一代”表示会尊重子女的兴趣和意愿,希望子女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规划开创人生。

  同时,过去一代可能只是自己进行简单的房地产投资或银行现金存款等,但如今相当一部分二代继承者具有在国内接受高等教育或在海外生活和接受教育的经历。他们思路开阔,对于新观念接受较快较强,因而更愿意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进行财富管理。

  对此,境内外财富管理机构纷纷进军中国市场。他们的进军路径如何?

  境内外机构进军路径

  中国境内财富管理市场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快速发展,现已逐步进入以品牌及专业优势取胜的精耕细作阶段,市场竞争格局逐步深化。与此同时,随着高净值人群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境外市场,境外财富管理市场成为境内市场的重要延伸,多家中资机构纷纷开始海外业务布局。

  目前可将境内外财富管理市场分为平台型与产品型。境内财富管理市场中,平台型以不同的银行业务为主,包括国内“四大行”作为综合理财平台提供的存款、投资等多项业务。外资银行受国内监管条例限制,无法提供完整的平台业务,所以在银行平台与产品之间寻求平衡。另外,基金、信托公司或财富管理公司,以提供资产管理业务的产品或服务为主,多为产品型。

  境外财富管理市场略有不同。例如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微博]等外资全能型银行提供全平台业务;瑞银等大型私人银行提供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业务等;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投资银行是重要的境外投资机构;全球较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同国内财富管理机构一样,提供第三方财富管理服务;以上三种机构在平台型与产品型中寻求平衡。中资银行海外机构提供海外业务、产品,将其它纳入产品型范畴。

  目前境外的财富管理公司希望通过以上模式进入国内财富管理市场,中间也有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

  认知需求:投资理念变化

  投资者对内地房地产前景及其他可投资产产生担忧。过去国内的投资工具较少,投资者多投资于房地产、股票、债券中,如今他们对内地房地产前景,以及随之而来对缺乏其他投资机会产生担忧,从这一角度而言,投资者会更加关注未来将如何进行自己的财富管理。

  对人民币汇率的风险意识有所加强。过去十年人们并没有对人民币过度担心,因为人民币一直是单边升值。但从2015年开始出现明显贬值压力,人民币加入SDR后,高净值人士对于自身财富配置较为关注,同时担心人民币资产的整体贬值及如何将人民币资产离岸。

  对以中国资产为标的的海外投资产品的兴趣更加浓厚。美国于2015年12月宣布加息,预期美元未来将走强,他们会认为美元资产相对而言会更加稳定,因而对海外投资产会更有兴趣。

  对家族财富传承的关注有所增加。一代到二代需要考虑的事情非常多,特别涉及到传承问题,是否将100%资产投入到财富增值部分,还是做财富的保值,都是高净值人士面对的财富传承问题。

  对流动性高、无锁定期的产品偏好更甚。过去国内投资者对于PE投资比较感兴趣,但他们发现如果发生金融危机会对财富产生较大影响,因为它锁定了流动性。所以高净值群体对于对流动性高、无锁定期的产品越发感兴趣。

  对风险分散化策略的需求、对风险的理解较几年前更上一层楼。经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高净值人群对总体财富管理和风险分散需求有所上升。

  总结起来,过去五年,中国高净值人士的投资理念变化,从“财富增值”到“财富保值”;从“创造财富”到“传承财富”;从“境内投资”到“境外投资”;从“单一化”到“多元化”。这无论对于私人银行,还是整个财富管理市场而言,都至关重要。

  “财富增值”到“财富保值”

  过去2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大部分高净值人士都通过投资房地产、实业等方式将资产进行快速增值。然而近年来,高净值人士的财富目标正在逐渐从财富增值向财富保值转移,大多数高净值人士已经完成了辛苦打拼事业的奋斗期,更加看重如何更好地保障自己和家人今后的生活。

  如果需要创造更多财富,投资会追求风险,单一集中;如果需要财富保障,就要规避风险。因此,合理地安排财富使其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稳健增值尤为重要。

  从“创造财富”到“传承财富”

  随着国内老龄化趋势上升,高净值人士需要考虑通过整体财富规划将财富转移下一代,包括规划下一代的财富传承。所以市场上对于通过家族信托的方式来进行财富管理安排的讨论日益高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架构设计。

  另外,中国目前尚未征收遗产税,很多中国富豪尚在中年,子女较小。随着未来遗产税的引入以及越来越多中国富豪步入老年,整体的财富传承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启发。

  从“境内投资”到“境外投资”

  大部分高净值人士进行海外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分散风险和追求更丰富的产品。另外,移民和子女教育也日渐重要,也有为了追求更高的回报率和更好的服务。

  目前国内高净值人士拥有海外投资占比60%,但在海外投资的平均金额并不多,拥有海外资产的人士中,境外资产占比10%,境内占比90%。其中存在单一风险的问题。发达国家的高净值人士对于本土的资产配置往往不超过30%,否则风险集中,问题频现。

  从“单一化”到“多元化”

  现阶段投资性不动产占中国高净值人士可投资资产的30%左右,在其余的可投资资产中,存款、股票和基础产品占有75%,创新型产品如信托类产品等和海外投资相对较少,约占25%。过去国内并没有金融创新的概念,金融产品以股票、存款为主,多元化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实现,海外投资对国内而言也是多元化配置的一种方式。

  有超过一半的高净值人士打算在未来的五年中,增加创新产品和海外投资在个人投资组合中的比重,这一投资组合的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表示,在改变投资组合时,会密切关注整体经济情况的走势。

  解决方案:如何管理财富

  很多人认为,财富管理的目标就是高回报,即通过私人银行等财富管理机构提高总体收益回报与实现财富增长。事实并非如此,财富管理最重要的目标不是追求回报,而是管理风险,是通过投资组合资产配置的方法,在市场波动时仍可收获稳定的财富增长。

  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投资者面临市场风险与通货膨胀。没有人可以准确预知危机的来临,因而需要良好的、分散的投资组合。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股票下跌60%,采取稳健型的分散投资组合或仅下跌20%,有效降低风险。此外,分散化投资恢复周期较短。单一投资几乎难以回到大跌前的水平。

  以客户需求为本

  设计一个完善的流程对管理长期投资至关重要,它可以减少投资决策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要了解投资者的情况,涉及战略性资产配置,形成战术观点,并相应调整投资组合,实施和管理投资组合。以客户需求为本的综合性财富管理计划,有三个口袋:

  流动性。主要是高信贷质量的现金和周期较短的债券,满足短期负债和流动性需求,依据投资者不同需求决定投资时限,投资风格较为保守,安全性和流动性比收益性更重要。

  长期投资。即分散投资,在一个完整的投资周期中,投资组合可以平衡短期的低收益。通过股票、债券和另类投资构成的多元化投资组合,收益根据客户风险承受意愿决定,这需要有在整个市场周期内持有投资组合的风险承受能力。

  主体性投资机会。投资者可以参与到不在原定投资计划中的热门交易,投资时限依据每笔交易的不同性质决定,例如个股、结构性票据、外汇、大宗商品、债券等,是换手率较高的交易。

  根据不同情况,将财富管理按照三个口袋来分配,建议流动性部分占整体的10~15%,长期投资部分占整体财富管理的70%左右,主体性投资机会大致占20%。

  借鉴海外管理经验

  “离岸财富”。离岸财富是指投资者在其法定居住国或缴税地区以外的国家所持有的资产。财富离岸模式在世界高净值人士中较为普遍,满足了高净值人士寻求多样、广泛的私人银行业务能力、专业知识、优质服务、委托代理以及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稳定性相对较高的居住地等需要。据预测,未来五年内,亚太地区的投资者将成为全球新增离岸财富增加最多的群体。除瑞士银行拥有独立投资咨询、私人银行业务之外,内地高净值客户将香港、新加坡视为重要的离岸财富目的地。此外,巴拿马、英国、美国等也是主要的离岸财富目的地。

  分散化投资。随着高净值人士对风险规避的强调加深,“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中”变得愈发重要。因此,分散化投资是具有全球综合性投资平台的私人银行提供的重要服务。

  此外,不同投资者适合不同组合。国外的资产配置也正是“分散风险”的概念。过去国内投资者倾向于主观判断,将资金全盘投入其认为收益表现较好的市场。一旦出现风险,便蒙受巨大损失。因而需要根据投资偏好和需求,通过不同的投资策略组合进行财富管理,分散风险。

  家族信托。家族信托是指高净值人士委托信托机构,代为管理、处置家族财产的信托计划,其目的在于实现富裕人群的财富管理和子孙福祉。根据信托法律原理,一旦设立家族信托,投入信托计划内的财产即具备独立性,无论富人离婚析产或破产、死亡,家族信托计划内的财产都将独立存在,而且富人可通过合同约定设定多样化、个性化的传承条件,以确保子孙后代衣食无忧。同时,通过特殊的财务安排,家族信托可用于规避高额的遗产税费,基于上述优点,家族信托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后,广受世界各地富豪的青睐。

  私人银行:未来价值主张

  成熟市场私人银行的发展,通常有三种模式,然而均是在综合考虑目标客户群体需求和自身满足客户需求能力的基础上,提供成熟的咨询方案并做出选择。

  基于投资咨询服务模式。强调“客户关系”,以最高级别的保密制度,最高标准的专业服务,客观的财富管理投资建议,并提供超出财富管理需求之外的一系列服务,如税收、地产、信托、慈善等咨询服务。

  基于产品驱动模式。针对各类客群提供最广泛的产品种类和市场选择,并为客户提供广泛的定制化服务,通过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同时满足专业和个人客户的需求等。

  基于网络和获取能力模式。通过全球化的网络体系支撑快捷交易的能力,提供高度一致的客户体验等。

  参考财富管理需求与国外经验,国内要做大做强财富管理市场,有多方面需考虑。从客户需求及国内银行的发展水平来看,未来中国私人银行的价值主张,首先,要从产品的广度和深度上满足客户的最主要需求,丰富金融产品种类;其次,逐步提升顾问咨询服务能力,满足客户对专业意见和窗期关系的需求。国内现阶段私人银行以出售产品为主,很少提供金融咨询服务,国外私人银行会先行为客户提供金融咨询服务,整体分析后明确资产组合配置。

  在非金融服务方面,强调细节上的差异化,通过专属和远程渠道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与客户体验;最后,在金融产品定价上,必须有好的定价机制,客户才有信心将财富托付,费率则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基础上适当提升。

  作者系香港大学[微博]中国商业学院客席教授。

  本文发表在《财富管理》杂志2016年1月刊上,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微信号:WEALTH财富管理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