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8日 15:12 《理财周刊》 

新浪金融曝光台理财遇飞单,存款变保单,理赔遭遇霸王条款,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金融机构申请入驻,第一时间倾听用户声音。

  本刊记者 张学庆

  人民币汇率会加强弹性,双向浮动会加大。波动性增强,这是汇率的新常态。

  新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出现较快贬值,不仅引起了市场人士的关注,也使得百姓加大购汇力度。

  1月12日,离岸人民币争夺战打响。中国央行[微博]连续第三天上调人民币中间价,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半小时内再度上涨近300点至6.5661,较在岸人民币汇差转为溢价,为去年10月来首见。但中午时分左右,空头开始反扑,离岸人民币拐头向下,40分钟内跌近400点,跌破6.60关口至6.6054,基本完全回吐此前涨幅。离岸即期汇率转为盘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持稳,即期汇率继续小幅走升,在岸与离岸汇率的价差几近抹平。

  贬值压力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在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上表示,相比其他货币,人民币近期的贬值幅度“不算什么”,未来人民币贬值会时快时慢,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

  她认为,基本面上,人民币的确被高估,加上跟美元脱钩、套利热钱流走、海外资产配置需求增加,令人民币有贬值压力。但她认为,政府要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刺激经济的意愿不会很大,加上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所以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可保持稳定。

  “我觉得有种种原因使得人民币有一定的贬值压力。”汪涛说。

  首先从基本面来说,人民币面临贬值的压力。第一,人民币其实有高估,因为过去的几年升值很明显。第二,随着美联储的加息美元会不断走强,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应该跟美元脱钩,不再伴随美元继续升值,这个比较重要,这可能也是中央的意图。第三,现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已经不再,原来是套利的热钱进入,现在可能要流出。而且随着资本项目的开放,原来资本管制没有那么强了,百姓也有多元化配置资产需求,可能有一部分资产要配置到海外或者外币资产上。

  不会大幅贬值

  “但是,我们应该考虑到,也有一些原因使得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的概率是比较低的。”汪涛说。

  第一,虽然有资本外流,但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还是非常大的,瑞银预测今年经常项目顺差可能有3500亿美元。就是说每个月都有钱进账,虽然有流出,也有进账。

  第二,中央并没有要用人民币大幅贬值来稳增长或者是去杠杆。她说:“很多国外的投资者和媒体说肯定中国要用这个手段,那我就说,不能肯定,我认为中国不想用这个手段。为什么呢?有几个考虑:第一在全球经济都比较疲软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体量又很大,你贬值了出口给谁呢?贬值的效果其实并不是很好。第二很多竞争对手都是盯着人民币的,所以人民币贬值的话,它也贬。实际上人民币对于竞争对手的货币没有什么贬值。你虽然对美元贬值,但跟美国没有太多竞争的产品,中国在美国市场、欧洲市场,跟其他的新兴市场国家在竞争。如果别人贬的话,人民币贬值的效果也是大打折扣。所以从这两个主要的原因来看,贬值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手段。”

  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没有贬,全球金融危机时也没有贬,现在一贬会不会发出一个信号,让国际上觉得目前情况比较糟,会不会引起更多的资金外流、贬值的预期,这也应该是考虑的方面。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也想更多参与到国际经济和金融事务,这个时候中国政府就会比较关注其他的贸易伙伴国的态度,在国际上中国还是面临着很多压力。

  基于各方面的考虑,人民币最主要的还是尽量不再升值,保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相对稳定为主要的出发点。

  “当然,话说回来,虽然有一定的经常项目顺差的支持,中央政府也没有想贬太多,但是一旦市场形成预期,出现大量资本外流,你守得住吗?这是另外一个市场上的问题,外汇储备够不够用,外汇储备会跌多少,这是很多海外市场关心的问题。”汪涛说。

  中国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外汇储备,现在是3.3万亿美元,哪怕只有3万亿或者2万亿,也还是很多,也还是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所以这不是需要特别的担心。

  汪涛认为,还有一个手段是可以使用的,加强跨境资本流出流入的管制。其实从官方来说,中国并不是一个资本账户全面开放、完全可兑换的国家,还是有一些资本管制的。过去几年这些管制没有去执行,现在可以加强执行。比如说加强对一些贸易单据的监察,加强监管帮助实现汇率基本稳定或者说温和贬值的这样一个政策意图。

  汪涛认为,人民币汇率会加强弹性,双向浮动会加大。因为弹性,要考虑到美元对其他汇率的波动,预计5%的年贬值不是说一个季度贬一点点,可能有时候快,有时候慢,有时候贬,有时候升。根据市场的情况和一篮子汇率的波动情况来判断。波动性会增强,这是汇率的新常态。

  保持一篮子汇率的基本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微博]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已经不是盯住美元,但也不是完全自由浮动。加大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力度,即保持一篮子汇率的基本稳定,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主基调。在参考一篮子的汇率体制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不会是单方向的。

  当市场充分理解了参考一篮子的汇率形成机制之后,预期就会趋于稳定,做空人民币的压力也会下降,包括经常项目顺差和人民币利率高于外币利率等积极的基本面因素就会在人民币汇率形成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在决策层面已经形成了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共识,中间价的定价机制也开始引入稳定篮子的因素。中国将形成以稳定一篮子汇率为主要目标、同时适当限制单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汇率调节机制,未来还可引入根据宏观经济走势让汇率对一篮子适度走强或走弱的机制。央行将加强与市场沟通,提高干预原则的透明度和人民币指数数据的可获得性,以便市场判断参考一篮子货币机制的有效性。

  马骏表示,中间价是做市商在前一日收盘价基础上参考一篮子汇率变化等因素报价形成,因此市场人士应当主要看中间价与收盘价的价差和篮子汇率变化的关系。

  相关链接

  德银:2016年末美元兑人民币或在7.0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博士近日发表特别报告预测,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将有很大可能贬值5%至10%,年末美元兑人民币或在7.0 左右,但人民币有效汇率将保持平稳。

  报告称,参考德银有效汇率指数一篮子货币,在对美元贬值5%的情况下,人民币的有效汇率竟仍升值1.6%;在对美元贬值10%时,人民币的有效汇率才贬值1.3%左右。换言之,虽然人民币对美元预计今年将有一定幅度的贬值,实际的人民币有效汇率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区间为±1.5%。

  有效汇率(EER)是反映一国商品价格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其逻辑是将各国比作国际贸易的竞争者,一国货币的相对贬值即削弱其他贸易伙伴国商品价格在国际贸易的竞争力,常规算法是本国与其他贸易伙伴国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数。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的有效汇率指数,2010年至2015年间人民币较其它贸易伙伴国货币升值了31%,即中国商品价格的国际竞争力相对折损了31%。

  报告分析称,2015年中国外贸总进口额实际有近三成用于加工贸易再出口,而单纯以双边贸易量计权重的常规有效汇率计算方法没有涵盖加工贸易对实际汇率及商品价格竞争力的影响。例如,韩元对人民币贬值将帮助从韩国进口记忆卡的中国手机制造商节约成本,故而提高而非削弱中国手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新开发的德银有效汇率指数(DB EER)通过引入专有的加工贸易模型,将供应链影响纳入计算范围,从而更加精确、完整地衡量全球和区域供应链上的主要国家,尤其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经上述调整后的德银有效汇率指数显示,2010年至2015年间人民币较其它贸易国货币实际升值的幅度为19%,仅为常规有效汇率指数涨幅的六成。同时,此较温和的升值幅度与中国不断增长的国际贸易份额更加相符。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