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5日 11:13 《理财周刊》 

新浪金融曝光台理财遇飞单,存款变保单,理赔遭遇霸王条款,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金融机构申请入驻,第一时间倾听用户声音。

  本刊记者 张学庆

  A股市场将在新股加速扩容、人民币贬值、险资举牌受限、大股东减持等诸多因素的压制下进一步重心下移。

  熔断机制一经实行,市场就尝试了一番。

  2016年首个交易日,A股开盘即走弱。午盘开市后13分钟沪深300指数触发-5%的一级熔断阈值,休市15分钟后,又于13点34分触及-7%的二级熔断,三大交易所暂停交易直至收市。截至收盘,上证综指下跌6.86%,创业板、中小板分别下跌8.21%、8.23%,两市共计1318只个股跌停,仅41只个股上涨。

  跌时助跌

  多数分析人士认为,熔断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市场抛压。从全天的走势来看,早盘大部分时间沪深300跌幅都徘徊在-4%附近,而下午触发一级熔断复盘后,短短6分钟里跌幅就从5%扩大到了7%,同时成交额迅速放量,沪深300成分最后6分钟成交约165亿元、占全天成交额11%。

  “熔断机制很可能对投资者的心理层面造成了一定压力,对流动性的担忧促使投资者加快了抛售,进而加剧了最后的下跌。”瑞银证券认为。

  消息面上,证监会[微博]发布完善新股发行制度相关规则,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注册制议案,引发市场对新股加速扩容的极大担忧,节前一周险资举牌个股全面回调、1月4日开盘人民币快速大幅贬值,叠加1月8日减持禁令到期,诸多因素共振引发1月4日市场暴跌。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熔断机制,市场也可能下跌。只是熔断机制的推出“事与愿违”,不但没起到保护投资者、缓冲市场恐慌情绪的作用,反而跌时助跌、加重了市场砸盘的一致性。

  德银策略师指出:“A股已有多项抑制流动性措施,比如涨跌停和T+1制度,两者在2015年6月的市场暴跌中起到了强化下跌动能的作用。若在此之上将加上沪深300指数7%的停止交易门槛,可能让投资者更担忧流动性枯竭。”

  德银进一步指出,1月4日沪深300指数用了两个多小时跌到5%的熔断点,但只用了5分钟就进一步跌至7%的熔断点,因为在15分钟停盘之后,投资者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卖出股票以换取现金。

  瑞士宝盛银行也认为中国股市新实施的熔断机制5%和7%的触发线过低,会限制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对市场有损害。以美国股市的例子而言,目前的熔断门槛分别为标普500指数7%、13%和20%。

  损失交易效率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发文指出,以A股市场目前的机制来看,实施熔断机制将加剧市场波动。

  熔断机制的本意是给市场一个冷静期,让投资者充分消化市场信息,防止市场或某一产品非理性的大幅波动,从交易机制的角度保持市场的稳定,但从1月4日的交易过程来看,熔断机制设定的阈值却无意中给恐慌的投资者一个明确的“止损”目标:HS300指数首次触发熔断用时2小时15分,而触发第二档阈值(7%)则仅仅用了5分钟左右。在这5分钟的交易时间里,沪深股市跌势加剧,伴随成交量显著放出,显然是投资者赶在触发第二阈值前卖出所致。

  综观海外实施熔断机制的市场(美国、日本,法国、韩国等)其股票均可日内回转交易(即T+0),因此股指触发熔断后,在冷静期内市场投资者经过信息传递与交换后,在市场恢复交易后理论上可以通过积极交易行为尽可能减轻投资损失(补仓或止盈离场),这些交易行为本身亦创造了新的流动性;而在T+1制度下,投资者日内买卖则须T+1交收后才能从事交易(尤其对于买入股票者),在市场出现极端波动的情况下,投资者无法通过积极交易策略化解风险,市场流动性就会出现风险。

  中国股市已实施涨跌停板,过多干预交易将影响市场效率。从1996年12月沪深股市引入涨跌停板制度,该制度对于短期化解市场过度波动和抑制投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接近20年的制度实施过程中投资者已较为熟悉交易规则和玩法;而新的熔断机制的加入,则相当于股指新增了两道交易双向阀门,对于沪深300指数来说,在新的熔断机制下理论日内涨跌幅度收窄至7%和-7%,通过制度过多干预市场交易,造成市场交易频繁“启停”,损失的是交易效率,对市场长远发展不利。

  不过,管理层还是对熔断机制表示肯定。证监会发言人邓舸表示,熔断机制对稳定股市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抑制程序化交易的助涨助跌效应;为应对技术或操作风险提供应急处置时间。从1月4日市场情况看,熔断机制发挥了一定的冷静期作用,对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积极意义。引入指数熔断机制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在我国还没有经验,市场对新的规则有一个逐步调整适应的过程。

  Wind资讯等三方联合在4日收盘后发起的调查显示,在这次熔断机制正式施行前,超过半数投资者对于熔断机制详细的机制并不了解;而且一半投资者认为熔断机制对于股市起到了助涨助跌而非防范风险的作用。从总体来看,虽然春节前投资者对于市场的总体回报预期相对处于低位,但投资者对于后市中长期的看法依旧偏谨慎:认为节前A股在3200~3600震荡的投资者占比为50%,同时有40%投资者认为跌破3000点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而对A股后市的判断方面,乐观的投资者占比仅为一成。

  后市谨慎

  其实,不管是否有熔断机制,市场要跌还是会跌的。

  1月7日,A股开盘又大幅跳水,沪深300指数暴跌5.38%触发首次熔断,在暂停交易15分钟后,沪深300指数迅速向下触发7%熔断提前收盘,全天实际交易时间仅15分钟。上证综指暴跌逾7%险守3100点,创业板指大跌逾8%,两市近1500只个股跌停。

  华融证券称,若无证监会出台政策对冲利空因素、国家队再度救市等重大利好,A股市场将在新股加速扩容、人民币贬值、险资举牌受限、大股东减持等诸多因素的压制下进一步重心下移,建议中低仓位保持谨慎。

  兴业全球基金专户投资部副总监吕琪也郑重建议客户赎回基金,称今年管理产品大概率不能赚钱。

  平安证券[微博]认为,市场在开年首日的暴跌存在偶然性,但无风险利率下行预期的变化仍将主导短期市场。流动性宽松预期带来无风险利率下行是牛市的核心逻辑之一。当10年期国债利率触及2.8%,2016年其下行空间就已经非常有限了,而由于12月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过快,无风险利率预期的变化提前来临了。无风险利率下行预期的变化使得市场的风险偏好在下降,对于市场来说这不是一个短期影响因素,相比较于市场短期极为关注的1月8日解禁的影响,风险偏好的影响不会在短期内迅速结束,市场大概率进入休整期。

  那么,今年市场还有机会吗?瑞银证券认为,在大股东减持禁令即将到期、年初机构调仓、经济数据(PMI)不达预期、新股供应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场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但是这些因素并不能构成大跌的充分条件。新年首日抛售更多地是由于市场心理不稳定所造成的,而熔断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随着两会召开、“十三五”规划出台,改革政策红利有望集中释放,支持A股估值水平缓步提升。当然,考虑到股市风险偏好短期很难迅速回升,小盘股高估值也可能会受到业绩不达预期的制约,市场总体上行空间可能较为有限。

   相关链接 

  债券市场今年仍存机会

  低风险高收益自来难两全。随着利率持续走低,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资产配置荒”已成为市场上的新命题。而在宏观经济转型、货币政策整体宽松的大环境下,债券市场持续上涨。2015年全年,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上涨8.15%,而博时旗下10只纯债基金2015年平均收益率高达12.65%,其中6只定期开放债基平均收益率更高达15.17%。新年第一天,博时旗下多只定开债券基金迎来开门红。

  博时基金[微博]认为,2016年债券市场仍然有很好的获利机会。在长期利率中枢下行背景下,债券配置思路或将有彻底转变:长久期成为底仓品种,短期的波段预测必要性降低,未来一年大类资产配置倾向于高评级、长久期的债券等固收类产品。

  据悉,博时旗下明星定开债基博时安心收益定期开放债基(A类050028、C类050128)一年封闭期将满,将于1月11日开放申赎,基金2015年净值增长率高达13.80%。基金二次开放周期为1月11日至1月29日,为期3周。

  “定期开放债基通过封闭运作可以降低频繁申赎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同时可以择机以较高的杠杆博取息差收益,有益于择时的把握,力争提高产品收益率。与开放式债基和传统封闭债基不同,定开债基实现收益与流动之间的平衡,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安排资金,能够更好的满足投资者流动性需求。投资方向专注固定收益投资,投资范围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如国家债券、央银行票据、短期融资券及超级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公司债、回购和银行定期存款等金融工具。是低风险、稳健收益投资者的良好选择。”博时固定收益总部现金管理组投资副总监陈凯杨表示。

  债券基金的投资者一般风险偏好偏低,他建议投资者在利率大周期下行的情形下,多多关注定期开放债券基金,既能保持资产的适度流动性,也能以时间换空间,利用利率下行的大周期获得较为稳健的收益。

  博时年初还有一只安泰18个定开债券基金已获批待发,托管银行光大银行。博时旗下安丰18个月定期开放基金过去2年业绩表现惊人,作为一只中低风险的纯债基金,博时安丰18个月2015年净值增长率高达17.30%,在可统计的200只纯债类基金中位居第一位。

   

  市场估值一览表

  行业估值一览表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