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5日 11:10 《理财周刊》 

新浪金融曝光台理财遇飞单,存款变保单,理赔遭遇霸王条款,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金融机构申请入驻,第一时间倾听用户声音。

  金岩石[微博]

  中国股市并非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却是制度变革的风向标。

  新年伊始,股市暴跌!根据中国A股市场的熔断规则:沪深300跌5%启动,熔断15分钟;沪深300涨跌7%,停止交易直至收盘。一日之内,上述两条规则都生效了。坊间评论沸沸扬扬,几乎一边倒抨击熔断机制。

  股市暴跌与熔断的关系究竟如何?是暴跌诱发熔断还是相反?答案很简单:先有股市暴跌,才会诱发熔断!股市暴跌的原因是什么?最合理的解释应为证监会[微博]去年发布的减持禁令即将在1月8日到期。据西南证券公司统计,减持禁令涉及524家上市公司,占A股2809家上市公司的18.65%,解禁市值合计超过1.1万亿元!尽管解禁后的股票未必都会抛售,但由于中国股市对于大股东减持股份缺少预披露等相关约束,投资人对解除禁售的反应多半是先避一避再说,卖方积极买方观望,所以悲观情绪一触即发。

  股市下跌的信号早在2015年11月中下旬就频频出现了,沪综指3500~3700点是“救市”期间的密集成交区,节前股市上行突破未果,节后掉头向下,从波段操作的角度看也属正常。股灾期间沪综指曾瞬间跌破2900点,此后约800点震荡回升的收益很高,所以获利回吐的动机很强。

  从回避减持与获利回吐的角度看,1月4日的股市暴跌,熔断机制的启动适逢其时,至少给市场提供了两次缓冲。可想而知,如果没有熔断机制,当天下午的疯狂下跌会一直延续到收盘为止,单日跌幅会和股灾时期一样达到9%以上!由此演绎,熔断机制还是起了一定作用,当务之急不是抨击熔断规则,而是要尽快制定并推出约束大股东及公司高管人员减持股份的相关规则。

  暴涨暴跌是中国股市的常态,也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普遍现象。由于中国股市的波动具有“政策市”的特征,每一次暴涨暴跌都会促使管理层推出新的规则,其中大部分规则事后证明是有利于股市健康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股市暴跌并非坏事,其一是创造波段操作的投资机会,其二是加速管理层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其三是让更多的投资人理解股市的内在风险和不确定性。

  股市暴跌之后,最正常的反应是叹息:早知节前清仓就好了!其实“早知”是最难的,尤其是在赚钱之时更难抑制人性的贪婪,一些人还会因为持有一两只股票逆势上涨而沾沾自喜。我们倡导“人脑+电脑”的投资模式,最简单的理由就是:1,电脑筛选股票没有骗人的动机;2,电脑择时信号可以弱化非理性冲动;3,电脑配置组合能克服分析师的偏见。这三点就足以让“股市菜鸟”战胜多数专家,就像当年八国联军的“功夫菜鸟”打败义和团一样。

  展望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趋势依旧,但制度变革的鼓声已经响起。中国股市并非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却是制度变革的风向标。所以在新的一年里,中国股市的财富机会将超过以往20多年,因为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完成阶段,家庭财富的证券化应运而起,趋势难以逆转。特别是在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中国股市将从少数人的提款机变为大众投资的蓄水池,越来越多的投资人会“弃暗投明”,顺势而为。所谓“势”就是趋势,就股市投资而言,我把中国家庭财富增长的新趋势概括为“四化”:资产证券化;散户机构化;决策数据化;基金阳光化。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