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04日 14:07 《钱生钱》 

新浪金融曝光台理财遇飞单,存款变保单,理赔遭遇霸王条款,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金融机构申请入驻,第一时间倾听用户声音。

   前几日出现了一则有意思的新闻:国际油价跌幅再次触及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幅度,各大媒体纷纷预测油价会迎来再一次下降,就等发改委一纸令下。接下来,有趣的事情就这么发生了,发改委一纸令下:油价不降了!理由:对环保有利。

  来吧,咱们就把发改委的理由逐一剖析。

  查看发改委2013年公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就会发现,“暂停调价”仅见于“完善价格调控程序”的规定中:当国内价格总水平出现显著上涨或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国际市场油价短时内出现剧烈波动等特殊情形需对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控时,可以暂停、延迟调价,或缩小调价幅度。可见,机制虽有暂停调价的规定,却并非没有前提。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个前提难说成立。

  可是,发改委暂缓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官网上给出的解释是“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有关规定”,然而这里“有关规定”到底所指为何,并没有明示。从国内看,今年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并不显著,也没有哪个部门明确指出哪个事件重大到要暂停成品油价格调整;从国际看,几乎所有分析机构都认为,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一句“依据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有关规定”,就暂停调价,实在难让人信服。难怪有人戏称,“有关规定”和“有关部门”一样,都非常神秘。

  再来看看油价与环保的关系,这个几乎成为了近期的热门话题。在通知中,虽然“相关规定”语焉不详,但发改委还给了一个看似无懈可击的理由:为了环保。发改委认为,我国环保形势日益严峻,一些地区以臭氧、灰霾污染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日益突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充分发挥成品油价格杠杆作用,是促进资源节约、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这个理由颇符合一些人的直观感受:提高油价,有车的人就会尽量少开车,机动车尾气污染也会减少。顺着这个思路,也会很容易认同“价格杠杆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不过,我们可以仔细想想这个“价格杠杆”。

  首先,大家既然买车,就是为了生活便利,如果仅仅因为油价高而不开车,这违背了大家当初买车的初衷,开不起还买车干嘛?其次,油价涨与不涨,跌与不跌,算下来的成本与购车成本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几百公里增加或减少一二十块的油钱,谁会真正在乎?第三,为什么不能增加一下油品质量,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我国成品油高油价低油质的帽子,顶着不沉吗?最后,空气污染的成因众多,不同地区各有特点,以华北地区最近发生的严重雾霾为例,环保部认为原煤燃烧和工业排放是此次重污染过程最主要的来源。提高油价,显然作用微乎其微。

  再扯远一点,就治理雾霾来说,光动动嘴有用吗?大家真的已经不吃这一套了。有些事动动嘴行,这关乎到人身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事,不来点实际的,恐怕说多少就会被喷多少。

  最近网络上流行这样一段话:每人买台空气净化器还不如每人都去种棵树。为什么要学生停课,而不是污染企业停产?为什么发布的通知是全城停课,而不是所有工地停工?污染到要全城孩子停课的地步,工地还在隆隆施工制造污染,情愿牺牲孩子的教育,人们的健康,也要保障工程的进度,这是什么节奏?人们连呼吸都困难了,要城市的现代化有毛用啊?!

  我同意,我转了。同时也劝发改委,下次发布通知,一定要想好了再发,上面的问题没有解决,说什么都是苍白的。(文/运帷 图/网络共体)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