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04日 14:06 《钱生钱》 

新浪金融曝光台理财遇飞单,存款变保单,理赔遭遇霸王条款,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金融机构申请入驻,第一时间倾听用户声音。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成立了,冬奥会离我们又近了一步,然并卵?奥运健儿可以为国争光,于普通人而言,除了加油助威之外,好像隶属于精英运动的奥运会跟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就在大多数人还不清楚奥运会和自己有多大关系的时候,嗅觉敏感的商人早已发现了巨大的商业契机,纷纷进军体育产业。腾讯在2014年年初以5年5亿美元巨资拿下了NBA在中国的网络独家播放权,这成为NBA史上最大规模的国际数字媒体合作。阿里巴巴[微博]宣布成立阿里体育,旨在升级体育产业诸个环节,让数字经济重塑体育产业的整个链条。年中传出百度[微博]欲与Perform“联姻”,如果此事能够坐实,意味着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都已进军体育产业。当然关注体育产业的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比如大连万达[微博]集团在完成对美国全球铁人三项运动公司(World Triathlon Corp.)的收购之后,将成为全球头号体育活动运营商。基于此,中国体育文化产业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这一理念已经成为企业家的共识。

  这种共识,一方面来源于今年上半年中国政府已经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对于体育产业的投资。为了促进全民身心健康,中国政府已经决定到2025年前投入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7860亿美元)应对不断扩大的糖尿病、中风以及癌症患病人群。另一方面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与10年前相比,当今国人身高和体重都增长了,但是超重和肥胖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目前成人的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分别比10年前增加了7.3%和4.8%,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也同样呈现出比较大的上升趋势。肥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未来10年内,肥胖将有可能超过吸烟成为第一大致癌因素!因此,动起来,是所有人都不容忽视而且必须马上行动起来的严峻问题。政策支持,需求扩大,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我国体育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也越来越看重健身和自律。就像耐克公司在回复记者的一份电子邮件中指出那样:“中国消费者对于运动的热情和中国内的体育文化发展从没有像今天这般焕发活力,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频次正在处于上升期。”去年9月,瑞信集团发布预测数据称,未来中国体育产值的年均增幅将超过19%,而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价值将达到3万亿元人民币。

  现在来说说奥运会对于普通人的影响。当初中国获得冬奥会的主办权,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有足够的自信和充分的举办国际赛事的经验,另一方面就在于中国政府承诺“积极推进全民体育健康”并有望使多个相关产业收益。所以尽管不是冰雪强国,但是中国仍然获得了冬奥会主办权。

  具体而言,北京在申办之初,即对奥运遗产进行科学规划,并宣布将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全过程管理。需建成永久设施的奥运村和媒体住地,冬奥会后将作为酒店或公寓,继续服务于体育文化、旅游休闲等产业的发展。计划为冬奥会新建设的国家速滑馆、冬季两项中心和北欧中心跳台滑雪场、北欧中心越野滑雪场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等,赛后将规划为中国运动员训练基地、体育比赛场地和冰雪爱好者的乐园。这对我们来说,可是实打实的好处。你还能说奥运会跟你没关系?更不要提筹办冬奥会过程中进行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冰雪阳光体育”、“北冰南展西扩”等多个项目,将补齐全民健身中冬季健身和冰雪运动的相对“短板”,使更多地区的民众享受到冰雪的乐趣。

  越来越多中国人将通过全民健身的方式和冬奥“邂逅”,世界将会看到,“三亿人上冰雪”并不是一句口号,那是中国人真真切切的渴望,在不久的未来会成为真真切切的现实。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了“APEC蓝”“阅兵蓝”的经验,“冬奥蓝”还会远吗?(文/紫月 图/网络供图)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