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15日15:28 《钱生钱》

  超级福利背后的陷阱

  如果你什么都不用干,国家每个月给你1.6万,你愿意吗?你以为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只会出现在梦中,其实它就真实地发生在万里之外的瑞士。

  瑞士近期举行了一项全民公投,以决定是否每月向每名成年公民无条件发放将近2500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6万元)。如果公投通过该方案,瑞士将成为全球首个全民无论就业与否都可每月领取收入的“超级福利国家”。

  然而面对这种乌托邦式的提案,瑞士公民并没有开启全民狂欢模式,而是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对此事的态度: 公投结果显示,76.9%的瑞士公民反对这一做法,而且在瑞士全国23个州,也没有任何一个州的最终投票结果是支持该提案的。

  这样的公投结果对那些恨不得投胎到瑞士的人来说,绝对是不可理喻,煮熟的鸭子还能飞了,为啥瑞士人这么傻呢?其实,瑞士人一点也不傻,只不过他们深知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如果方案获得通过,瑞士每年将为此支出2080亿瑞郎,其中1530亿瑞郎将直接来自税收,另外550亿瑞郎来自社会保险、社会辅助支出等账户。要知道,瑞士2016年的财政预算不过660多亿瑞郎,如果提案通过,这项开支将令瑞士年财政收入增加3倍多。这个财政缺口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民众缴纳的税款来弥补,相当于你先交钱给国家,国家再每月将钱返还给你。所以貌似的高福利对民众来说,并不会得到什么现实的实惠。

  瑞士人投反对票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2500瑞郎在高物价的瑞士真的算不上什么,瑞士的贫困线是2219瑞郎,一顿饭就可以吃掉20瑞郎。瑞士人均税前月平均收入是6427瑞郎,市区一间卧室的租金更是高达1500瑞郎。如此看来,2500瑞郎在瑞士其实根本就不够花。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曾经那些让人引以为傲的高福利国家,正在饱尝高福利所带来的苦果。高福利国家经济徘徊不前,也让人们逐渐改变了对高福利的看法。曾经让人艳羡的高福利,非但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反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陷阱。这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高福利的资金来源往往是高税收或者高负债,用高税收来支撑高福利,无异于杀鸡取卵,必然直接影响企业创新和经济结构升级,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度”之一丹麦为例,年收入8万美元以上的人要缴纳个人所得税56.5%。没有一个政府能长期承担得起过高的福利,所以丹麦正在重新调整、修改企业税率、考虑投资新的公共部门,并试图通过长远计划使更多年轻人和老人摆脱对政府福利的依赖。

  具体到个人来说,如果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必然大大打消人们的积极性,从而滋生惰性。虽然我们没有亲身经历那个“吃大锅饭”的年代,但是历史经验以不争的事实告诉我们,表面看来的公平,实际效果往往是更加不公平。

  全民公费医疗、学费全免,全民养老保险……追求高福利,是每一个国家都梦寐以求的理想。如果我们因为现在经济进步了,就不思进取变得懒惰,那只能离共产主义越来越远。而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勤奋地学习和工作,努力发展自己的国家,从本国国情出发,建立更加公平可信赖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让每个人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或许瑞士这次全民公投的最重要意义就在于,警醒我们要理性思考,只有用理性的思维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文/碧琪 图/网络供图)

责任编辑:孔瑞敏 SF167

相关阅读

中美经济关系未来或局部恶化

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可能需要准备好应对中美经济关系的局部恶化。如果希拉里当选,安全问题会在中美关系中变得更加突出;如果特朗普当选,贸易问题很可能会成为矛盾焦点。

房地产投资与销售回升是陷阱

1-5月中国房地产投资回升与销售回升反而会因为楼市已经进入下半场而隐藏着更大“陷阱”。这个“陷阱”就是一线城市、部分基本面较好的二线城市面临着地价攀升的投资风险,部分基本面不好的二线城市、大部分三四线城市面临更大的“去库存”压力。

经济问题不要用政治手段处理

地方政府收入一落千丈,日子过不下去,就开始出现动作变形。地方政府的一个动作变形,跟过来就变成了“稳定压倒一切”的事情,就不再是微观经济层面能简单调整的一个问题,涉及的是带有社会意义、政治意义的事情。

庄家不死,熊市不止

看熊市是否终结,就看股市里的那些超级大庄家是否死掉了。从历史看,超级大庄家的死掉,才能出清股市中的乌烟瘴气,再配合改革的驱动,牛市才能重启,否则大庄家参与的牛市只能是伪高潮,分分钟就能搅得市场狼狈不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