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3日11:36 《钱生钱》

  “限塑令”的七年之痒

  近期,有媒体再一次将目光对准已经实行了七年的“限塑令”。于是,就有“七年‘限塑令’依旧我行我塑”“‘限塑令’效果应提升感知度”“勿让‘限塑令’沦为“卖塑令”等报道相继问世。

  一石激起千层浪。消费者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等各种原因被人们反复解读,各种声音也因此此起彼伏。

  在这场辩论中,大部分的质疑和争议来自“限塑令”的效果。作为正方的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称,自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施以来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相当于节约840万吨石油、节约标煤12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3000万吨;而作为反方的质疑者则认为,不合格塑料袋仍大行其道。“限塑令”沦为超市盈利的工具,并指出根据有关协会调查,2015年,国内塑料购物袋消费量约70万吨,其中超市等零售场所约30万吨。所以就有媒体称“不少超市仅靠出售塑料袋每年就能赚千万”。

  而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限塑令”带来的最大变化莫过于原来超市不收钱的塑料袋变的收钱了。与其说是“限塑令”,不如说是“购塑令”。诚然,“限塑令”的实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有各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来自超市的声音——“大家的环保意识的确有提高,也知道尽量少用和循环使用。”不仅为公众的环保意识正了名,也为“限塑令”的实施效果提供了佐证。

  在此,我们不再做原因的探讨,只从身边感受谈一下切身的体验。

  1.中老年人是超市购物的主力,除了自备购物袋,大多随身携带购物小拉车

  原因在于中老年人一般对价格比较敏感,一个塑料袋3毛,如果每天购物一次,一个月就省9元钱,一年就是108元钱。所以,他们不会在购物袋上做不必要的花费,而且采购的东西通常要满足一家人的日常所需,东西比较多,小拉车用起来更方便。

  2.便利店塑料袋销售比较多

  尤其是在买饭时用塑料袋比较多,因为即便环保意识再强的人,也一定不想让菜汤弄到身上。塑料袋在小型便利店,绝对算的上是刚需。

  3.商场购物多用纸袋

  各大品牌专卖店提供的大都是纸袋。一方面是出于环保的理念,另一方面用纸袋也方便更好的传递品牌信息,建立人们对品牌更直观的认知。

  4.小商品批发市场、菜市场是塑料袋重灾区

  对于媒体报道的重灾区,我们是不可否认的,这也正暴露了政府的监管漏洞。所以从环保的角度来考虑的话,相对于超市“限塑令”的严格执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这部分的监管,补齐监管的短板。

  对于塑料袋的使用,我们也不能一杆子打死,就好比我们都知道汽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也就有了机动车限号政策,可是即便限号了,空气污染依然存在,难道我们能说不限号的那些汽车上路行驶就是不环保,不道德的吗?恐怕不能吧!我们能让所有人出门都不开车吗?不能吧!

  汽车的发明是为了方便我们的出行,同样塑料袋的发明也是为了让我们日常生活更加便利。每个人都有追求更便利生活的权利,那些以牺牲公众利益为代价的措施,纵然是以环保之名,也必然会遭到大家的诟病。

  大禹治水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凡事宜疏不宜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除了呼吁民众加强环保意识,政府部门加强监控力度之外,恐怕寻求环境友善的,更加廉价的塑料替代品,满足公众需求,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虽然“限塑令”更多是靠大家道义上的自律,但公众环保意识不强不应该成为某些人、某些部门工作不利的挡箭牌;千方百计为公众谋福祉才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所以希望“限塑令”沦为“卖塑令”,能带给我们以及相关部门更深入的思考,去发现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去让我们的环境更优美,生活更美好。

  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少用一个塑料袋做起。(文/碧琪 图/网络供图)

责任编辑:范晓军 SF096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