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7日 11:22 《钱生钱》 

新浪金融曝光台理财遇飞单,存款变保单,理赔遭遇霸王条款,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金融机构申请入驻,第一时间倾听用户声音。

  一直以来,在新股发行方面有个“理论”:就是股票供给的加大就会导致市场的下跌,因而市场一跌,暂停IPO的呼声便甚嚣尘上。牛市高价发行、熊市发行窗口易关闭本身的确是成熟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理应是市场自然选择的“果”,而我们却一直把它当做了“因”,试图用行政手段来开关阀门,以致暂停IPO成了救市必吃的补药。

  我们上个月写过一篇关于股市资金与投资者盈利关系的文章,资金面的确是股市的第一要素,没有了资金,肯定啥都白扯,有了资金,投资者就可以尽情狂欢。这也就是IPO对股市心里影响的缘由所在。

  不过,A股这关于IPO的政策也没少出,其中不乏奇葩之举。我们曾经历过额度制、通道制、保荐签字制等节奏管控的模式,也曾试过20倍市盈率定价发行和放开发行定价。如果说节奏管控有时是对现实的妥协,那价格管控则是最致命的倒退,因为对于自愿买卖成交的市场来说,价格是供求关系最重要的决定要素。就像10元的萝卜和1000元的人参,在价格调控的机制下,都定价1元,萝卜、人参上市后均直线上涨。而连续的涨停板,淹没了投资人对估值的理性判断,让很多投资者追板杀入,萝卜也要往人参价涨。一方面,价格的失真引发二级市场的赌徒心理,也反过来导致企业价值判断和行为的扭曲。另一方面,低价发行的无风险收益,带来了A股市场极为壮观的打新资金现象,每一批的新股发行日都导致资金面格外吃紧。最终,打新成为市场“博傻”和“抽大奖”的游戏。以扭曲价格的方式让利给二级市场的场内投资者,好比“给哭闹的小孩吃鸦片”,有百害而无一利,并且让市场所有参与主体,失去了价值判断的意愿和能力,本质上来看,对投资者也是更大的伤害。

  最让人不可理解的是,A股竟然有一个“次新股”板块,而且这些股票往往同时暴涨暴跌,甚至可以成为某个阶段指数运行和人气指标,这简直太无语了,难怪国外机构投资者对A股望而却步,不了解情况不被玩死才怪。

  所以,发行就要回归价格本身,但是原来我们也试过,放开价格更可怕,价格高的离谱,但是打新投资者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这样说来,注册制的使命绝对是革命性的。在注册制之下,只要符合证券法规定条件的公司就可以自行IPO,不需要证监会[微博]同意,只要按规定备案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壳资源将贬值,部分垃圾公司最终会逐步被市场淘汰。

  因此,“注册制”好处大大滴。注册制并不代表企业上市无门槛和非实质性审核,而是将上市公司交给市场,由市场来决定上市公司股票的发行成败。目前,我国排队上市企业几百家,在现行股票审核制度下,需要好几年才能消化,而一旦实行注册制后,这些待上市企业只需接受市场的考验,能上则上,不能上则退,中间过程不再耗费大量时间,大大加速了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效率。同时,注册制度下,上市企业的好坏只由市场判断,一些劣质公司在无市场的情况下将会退市,而不再是“不死鸟”,这样将有效的提高上市企业创造价值的积极性,起到优胜劣汰的效果。

  A股目前的IPO制度“杀伤力”不用多说,近期股市的走势把现行制度的弊端暴露的淋漓尽致。现在这个时点,指数“半死不活”,美联储也要加息,国内外整体经济环境也不行。不过国家似乎并不想让A股就此沉沦,毕竟A股还是有大用处的,跌多了,国家队就拖一拖。所以,这个时候,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现在就推出注册制吧!对于A股,我们还有什么没见识的呢……(文/运帷 图/网络供图)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