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7日 11:22 《钱生钱》 

新浪金融曝光台理财遇飞单,存款变保单,理赔遭遇霸王条款,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金融机构申请入驻,第一时间倾听用户声音。

  年关将至,P2P平台跑路按照情理来说并不稀奇,但剧情的发展一定要超出大家的预期才能叫好又叫座。这次,P2P跑路霸占了财经媒体头条:一家P2P平台跑路之时竟然发布了“跑路公告”!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奇葩更是无处不在。鑫利源,这家位于山东日照的P2P平台于今年8月初上线,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就匆匆跑路,还堂而皇之的发布了两张人去楼空的照片作为“跑路公告”。不过,在不久前的10月1日,该平台已经发布了清盘公告,声称“由于运营思路出现问题,导致股东撤资,且线下业务产生坏账,加之前一段时间遭人恶意举报,为保证诸位投资人的利益,经慎重考虑后决定清盘,所有的提现于10月31日之前处理。”大象理财网创始人&CEO安狄表示,既然10月份已经清盘了,现在就没必要发跑路公告了。而且如果清盘处理得当,其实连“跑路”也算不上。

  大家看过新闻,可以一笑了之。但是事件背后的问题却值得深思。原定在今年末实现交易额累计成交破万亿的P2P行业,现如今已经提前“达标”。安狄认为,当年的电商,大家都不看好,但是现在做的如火如荼;当年的团购,倒闭潮一批接着一批,但是现在几家“寡头”玩的不亦乐乎。而P2P行业呢?跻身“万亿俱乐部”,说明P2P正在成为主流的理财方式之一,但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仍面临风控、征信、发展不平衡等三大挑战。作为能为投融资双方都带来好处的“刚需行业”,未来能否迎来黄金十年?如果行业整体安全性保障没有问题,那凭借其“刚需”属性,超越电商和团购是分分钟的事。

  但P2P行业如火如荼发展的过程中,“跑路”问题也在愈演愈烈。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国网贷平台已超过3000家,其中问题平台数累计已达1166家,占全部平台的比例高达32.7%。2015年前10个月,新增问题平台数累计达777家。从问题平台类型看,“停业、跑路、失联”合计占比高达六成以上,“提现困难”为16家,占比31.4%。从问题平台的存活周期看,运营时间在6个月以内的合计占比为41.2%,运营时间在一年以内的合计占比为68.6%。资产端来源越来越少,加上央行[微博]频繁降息导致整个行业的平均收益率跌出12%,再加上竞争激烈所致的获客成本快速攀升,这些都对P2P平台的发展提出严峻挑战,行业即将迎来只有真才实干才能胜出的竞争洗牌阶段。

  年底很多P2P平台也要“过年”,投资者在年底前投资,必须要加倍小心,火眼金睛,否则无异于给黑心平台送“年终奖”。《钱生钱》资深分析师胡先生认为,要理智看待产品收益,不要被各种“加息”、“抽奖”、“投资送礼品”、“投资返现金”等形式迷惑了双眼,不能盲目追求高息,一般过高的回报率很可能是陷阱,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要尽量选择那些知名度较高以及媒体曝光频率高的平台,像一线的陆金所、人人贷、红岭创投、宜信,以及二线的玖富、拉卡拉、趣分期、大象理财等。

  另外,P2P监管细则也不能一直停留在“征求意见稿”阶段,监管细则越难产,跑路现象就会愈演愈烈,毕竟对于“缺德”P2P平台来说,现在的违法成本很低。像鑫利源这种发“跑路公告”的做法,明显是对监管者的挑衅与蔑视,甚至可以视为是向监管者下达的战书。这种平台想上线就上线,想跑路就跑路,这完全就没把监管者放在眼里。而且,如果监管层再不抓紧时间出手,那么投资者的利益就没有保障。P2P代表着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如果这样一个朝阳行业迅速泯灭,可惜的不仅仅是借贷双方,更是对国家经济转型的重大打击。

  因此,像鑫利源这种P2P平台,如果监管层还能容忍,那就真没什么好说的了。(文/博闻 图/网络供图)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