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7日 11:21 《钱生钱》 

新浪金融曝光台理财遇飞单,存款变保单,理赔遭遇霸王条款,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金融机构申请入驻,第一时间倾听用户声音。

  一位业内的朋友跟我说,马云[微博]进京参加一些重要级别的金融活动,总是不跟央行[微博]领导们打招呼,简直太狂妄了。听了这个,我心中暗自“呵呵”。哪是马云不理央行领导啊,而是央行领导不待见马云。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跟一个人打招呼,对方总是不爱搭理你,那以后你还会跟他再打招呼吗?道理是一样的。

  央行领导不待见马云,大家多少也会理解,毕竟马云创办的支付宝[微博]体量巨大,动不动就号称“金融帝国”。可是,体量再大,支付宝也要通过银行才能充值、提现、转账,央行忌惮支付宝的点到底在哪里?我们都知道,支付宝属于金融领域里的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属于互联网金融。从金融的基本原理出发,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商品经济的关键,其实解决的问题只有三个:钱在哪儿、钱去哪儿、以及钱怎么去。

  传统的金融体系中,钱在银行,每一个人都会在银行有一个账户,银行有一个大账本。银行的记录中,每一笔财政支出和收入,生活中消费的数据,每一个人或组织的金融活动都会记录在银行的账簿。不过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中,以支付宝为例,支付宝在银行开了一个总账户,支付宝的钱也在银行里。但是有一个关键点被忽略,就是支付宝代替银行掌握了客户的基本信息以及资金流动情况。打一比方就是现在的银行业好比一个快递员,银行和支付宝完成一笔交易,银行这个快递员把邮包送到支付宝所在的小区,保安不让进,邮包交给支付宝,剩下的流程完全没有银行的事情。回到出发点,就是资金在支付宝的社区怎么流动,交易情况,银行是没有概念的。随着电商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银行会发现成千上万的人把资金从银行账户转到支付宝账户。今年在电商和互联网金融体系内周转的资金体量在15万亿,资金正在迁徙,而银行不知情,换句话说支付宝掌握着体系之内的所有资金流动的清算记录,实际上承担着类似央行才有的货币清算中心的角色,央行能爽吗?

  现在的支付宝有了客户的资金清算记录,有了类似央行资金清算中心的角色,通过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分析和运用,就能够“开花结果”。以现在很火的供应链金融为例,电商体系中商铺在上海,客户在浙江,生产基地在江苏,根据资金流动的情况,通过简单算法,分析出资金流动最少的时间,减少经营成本。支付宝似乎已经为互联网金融赋予了新的定义,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银行”。

  传统的金融体系中,资金清算是指企业以及个人之间进行资金往来,银行之间把支付业务往来所产生的资金进行清算划拨。传统的三级货币清算体系之中,央行占据主导作用。例如客户小明和小王都开户在工商银行,两者之间的转账就在两个账户进行加减,简单的数字游戏。跨行交易中,小明的开户行是工行,小王的是建行,当天会进行资金结算,做一个净差,资金流出方在总的账户上一次性划拨,完成财务平账。这也就是说谁掌握货币清算中心,谁掌握资金流动的账本,谁就是金融体系的霸主。

  淘宝孕育在互联网经济幻灭低谷之时,支付宝作为一个互联网O2O淘宝衍生出来的产物,一开始的角色定位只是用于担保交易,支付通道,受制于中国商品经济交易环境、金融体系的封闭、政策的高压以及社会公众的认知程度,所经历的历程十分艰难。现在支付宝在经济和金融中地位已经愈发重要,可见初冒的嫩芽唯有经历几番寒霜的考验才能成熟。如今,这颗嫩芽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支付宝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更好更和谐的融入现有金融体系。否则,树再高,也经不起晴天霹雳。

  其实,虽然央行领导不待见马云,但是马云也应该每次主动去打招呼的,大家说对不对?(文/博闻 图/网络供图)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