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2日 11:20 《钱生钱》 

  这年头,除了你亲爹亲妈老婆孩子外,你最喜欢见到谁?我猜,“毛爷爷”当占头名吧!忙碌一世,奔波一世,不就为了那几张人民币嘛,“多收多攒多消费,方不负沧浪人间走一遭”!

  说实在话,这人民币可真是个好东西,拿着人人稀罕你,不拿放家里收藏着,也一样能享受价值蹿升的快感。现在好多人都热衷于人民币这样的纸币收藏,只是你在“兴奋出手”时,真懂得这其中蹦跶的“高深术语”吗……为了给诸多纸币藏家以更好的“福利”,《钱生钱》杂志特地总结了以下一些术语,希望各位多学多看,早日登上财富巅峰!

  先说品相术语,业内人士介绍说,“品相”是辨别纸币是否具有收藏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挺版】币面清洁坚挺,未流通。

  【十品】几乎未流通,但因为时间久远或保存不当,表面有极轻度的褪色,没有受过水渍而使表面失去光泽;也包括有极轻度折痕。

  【九品】有较明显的折痕,票角有最轻度的磨圆,票面无污染,仍能保持原票的光泽。

  【八品】多次触摸流通,有几条明显折痕,票面有少量污染和色斑,但仍坚挺不垂软,边缘无撕裂痕,票角有轻度磨圆。

  【七品】多次触摸流通,票面已污染,并垂软,边缘有小裂口,但未延伸到票面图案。

  【六品】长期流通票角已磨圆,边缘裂口延伸到图案,但没有缺损;票面脏或褪色,但票面图案细节仍可辨认;币垂软,有中心孔。

  【五品】严重磨损,票面脏,褪色,边缘撕裂并有缺损,票角磨圆,但无大块缺损。

  【四品】票面脏,褪色,图案模糊,有缺损或大片断裂。

  【三品】纸币断裂,有大片缺损或空洞,票面模糊不清,一般无收藏价值。

  说完品相,我们再叨一叨版别术语,一般来说,纸币印刷主要有以下几种:

  【平版印刷】现今印刷上使用最多的方法,成本低廉,其手感方面,票面手感光滑,无凹凸感。

  【凹版印刷】凹版印刷的模具是用钢板雕刻而成的,模具上的线条是凹下的。印刷时线条中的油墨转印到纸上,形成凸出于纸面的花纹和图案,立体感很强。由于钢板的雕刻难度非常高,不易仿造,所以凹版印刷经常被用于钞票、证件等防伪要求高的印刷品。

  【凸版印刷】凸版印刷的产品具有线划整齐,笔触有力等特点。现在大家对钱币上所说的凸版印刷,其实不是真正的“凸印”和“凸版”。真正的“凸版印刷”工艺目前一般不能印刷复杂图形,在纸币上只能用于打印流水号码,不能印刷文字和图案。

  【接线印刷】采用特制机器印刷,特点是钞标的图案花纹能够完成多种颜色的接线,而且多色线条十分准确地衔接,不同颜色交接处,既无空白又不重叠。接线可以干胶印接线,也可以凹印接线。

  【胶版迭印】几种颜色油墨在一次套印的基础上,再用几种颜色迭印,这样就形成了多种颜色。这种印刷一般用在小方块的装饰图案上。

  【双面对印】在印制钞票时,正背面对印规矩精确,这也是比较高的印刷技术。这种方法目前仅限于胶版、凸版印刷上。

  好啦,关于“纸币术语”的介绍告一段落,我看大家也已经“脑补”得昏昏欲睡,你们先别着急,关于人民币收藏我想再多说几句——现如今,人民币收藏市场非常火热,无数藏家对于所谓的“错版”“绝版”“连号”之类的人民币“藏品”极之垂涎,但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都属于在“误区”里迷茫的焦躁着。就像“错版”货币,央行[微博]早在2005年的时候就纠正过——“所谓‘错版货币’是不存在的。因为印钞厂印制钞票时使用的印版、制造硬币使用的钢模等是一个整体,在印制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局部倒置或颠倒的问题。目前市场中出现的‘错版货币’,绝大部分都是在原有货币的基础上经过人工制作的。因此,也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收藏价值。有极个别人民币在印刷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偏色、折白等问题,但是这些人民币并不能称为‘错版币’,只可称之为人民币印刷过程中的残次品,到银行可以进行等额兑换。

  还有,国家法律明令禁止,禁止交易买卖在市场中流通的人民币,所以万一侥幸得到一张错版土豪金人民币,可千万别四处嚷嚷。收藏人民币,还是应像业内人士所言:“有价无市,有市无价,皆不惊慌……有能力玩玩第一套与第二套人民币,没能力的玩玩第三套人民币,谨怀对于货币背后历史与故事的热情,就足够了!”

  这样的收藏心态,才称得上是健康!(文/巨兔 图/网络供图)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