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2日 11:19 《钱生钱》 

  这几天,有一位心善的同事跟我说:“我是不会加入你们炒股行列的,因为你们赚的钱都是别的股民亏的钱,你们赚的越多,说明别人亏的越多,我的心里迈不过这道坎。”

  这个问题归结一下,其实就是股市是不是“零和游戏”的问题。难道有人赚钱就一定有人亏钱吗?

  我们先要了解股票的买卖原理——有买必有卖,这个是根据“股数”的多少而言的,换句话说,也就是你买多少股某某股票,一定是有相应的人卖出相应的股数,这样才可以成交;反之亦然。举个例子,A在10元价位买入1000股中国石油,买入资金为10000元,则一定有B或B+C或B+C+D+……的投资者在10元的价格卖出1000股中国石油。在买卖股数和价位相匹配的情况下,股票交易才能成交。

  知道了股票交易原理,我们再来看赚钱赔钱“零和游戏”这个问题。认为股市是“零和游戏”的人,坚信一个人赚到钱,一定会有人承担相应的亏损。事实是这样吗?还是刚才的例子,A在10.00元价格买入1000股中国石油,买入资金是10000元;与此同时,B在10.00元的价格卖出了1000股中国石油,A和B在中国石油10.00元的价格成交了,B因此进账资金10000元。

  如果股市处于牛市周期,中国石油的股价缓慢上涨,在11.00元价位的时候,A认为自己的获利已经达到预期目标,在11.00元价位挂单卖出1000股中国石油;与此同时,B在10.00元价格卖出了中国石油,由于股价上涨非常懊恼,于是在11.00元价位又重新买回了1000股中国石油。A因此获利10%,1000元。

  接下来,中国石油的股价继续上涨,在12.00元的时候,B认为自己的获利已经达到预期目标,于是在12.00元价位挂单卖出1000股中国石油;与此同时,A在11.00元价格卖出了中国石油,由于股价上涨也非常懊恼,于是在12.00元的价位又重新买回了1000股中国石油。因此,在本次交易中,B每股获利1.00元,也是盈利1000元。

  最后我们会发现,在股价上涨的过程中,A和B两个人都盈利了,而且无论你在什么价位买入中国石油,都没有亏钱(除非在短期波动中选择割肉操作)。经过一轮上涨,中国石油的股数并没有变,但是股价上涨了,因此中国石油的市值上涨了。假设中国石油总股本1000亿,则股价从10.00元上涨到20.00元后,中国石油的市值从1万亿上涨到2万亿,在这其中买卖股票的投资者,大部分都会赚到钱。

  这就是我们经常会在媒体报道中看到的——股票市值“膨胀”。从中国石油扩展到整个股市,无数个中石油都会有相似的经历,因此在股指不断上涨的过程中,股票市值也在不断的增长,大部分参与股票投资的人都会赚到钱,并且大家的盈利总和要远远多于亏钱人的亏损总和。

  那么,市值膨胀了,说明钱多了,这些多出来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是从社会上各个渠道流入到股市中的。

  同样的道理,在熊市周期中,大部分股票都会随股指的下跌而下跌,因此股票的市值会不断缩水,这也就是我们在媒体经常会看到的——市值“蒸发”。

  这么说来,“零和游戏”与否要看股市里的钱是否恒定不变。所有资金加在一起就是所有股票的总市值,在总资金不变的情况下,自然是“有赚必有赔”。但股市总资金永远是在不停变化的,因此,股市里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零和游戏”。

  在A股2008年大熊市中,一年时间大盘下跌近80%,相应的股票总市值也跌近80%,总资金量也减少了近80%,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是大部分人都在亏钱,并且亏钱数额之和远远大于所有盈利的资金之和。这些钱就活生生的“蒸发”了,用“蒸发”这个词真是再适合不过了。不过,在2014年到2015年的大牛市中,估值上涨了1倍,总市值和总资金量也增加了1倍,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投资者都是赚钱的,并且盈利钱数之和一定也远远大于所有亏损的资金之和。

  因此,股市是不是“零和游戏”?最恰当的答案是:股市不是“纯粹零和游戏”,而是“动态零和游戏”。(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股市哲学堂)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