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2日 11:19 《钱生钱》 

  我敢打包票,几乎每个男人都想变成“007”,每天跟邦女郎们滚床单,还能开着豪车飞机去世界各地“旅行”,在无数高科技的围拢之下,我就是那志得意满人间的神!只是……如果要你当007,“起床先喝一杯X利牛奶,用×迪达斯的洗面奶洗脸,剃胡子用X列,收拾利索去会邦女郎时,我穿X星尔克的微领T,精致而从容……对了,饭店我都选好了,就去吃火锅,什么,邦女郎怕上火?没事,我准备了金罐X多宝,怕上火喝金罐X多宝……”

  好吧,此刻我已听见你“007梦”片片而碎的声音,不过你再愤怒咆哮,也难以阻止一个个电影经典人物被广告与商业“亵渎”。而之前所提到的卖广告的007,也确实存在于真实的光影世界中,来看看下面的报道吧——

  “日前,国际知名服饰品牌TOM FORD在成都店举办酒会,庆祝《007:幽灵党》在国内影院上映,这是该品牌第三次借力知名影星詹姆斯·邦德的电影作品来进行品牌推广。随着詹姆斯·邦德主演的《007:大破量子危机》和《007:天降杀机》影片近几年相继在全球上映,TOM FORD品牌服饰成功吸引了众多忠实消费者。据了解,《007:大破量子危机》2008年上映,《007:天降杀机》2012年上映,主演‘詹姆斯·邦德’的造型均由TOM FORD设计,而《007:幽灵党》则是二者第三次合作。对此,一手建立个人品牌的主席兼行政总裁Tom Ford表示,詹姆斯·邦德高雅时尚,懂得欣赏奢华,俨然是TOM FORD男士形象的典范。”

  时装、手表、拳击手套、手机……007系列电影到底嵌入了多少商业广告我不想细数,观众自有明判。我只是没有想到,想要在007电影里植入一个广告,竟要耗费这么多——据媒体报道:“今年四月的时候,维基解密疯传了一封涉及制作预算的机密邮件。该邮件透露了SONY公司为了让‘詹姆斯·邦德’在新片中使用Xperia智能手机而开出的条件详情:愿为此支付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95万元),再为电影拍摄捐赠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95万元),另外还承诺为该片的广告宣传支付18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亿元)。”

  当然,市场那么大,可不仅仅是“007”这一个经典受到如此“厚待”!同样的繁荣,甚至蔓延到了“赛博坦星球”。像去年的《变形金刚4》,就有无数中国品牌想要“一借东风”,植入起步门槛“不低于100万美元”……商家如此心急地想往经典影片中植入自己的“身影”,且不惜成本,自然是有它的道理。像Crockett&Jones总经理乔纳森·琼斯就表示:“我们售价460英镑(约合人民币4439元)的Camberley皮鞋,在影片中异常抢眼。我们充分相信007影片会更加巩固其英国名牌时尚的江湖地位。”而NPeal总经理亚当·霍尔兹沃斯对此更是喜笑颜开、信心满满:“我们生产的圆领羊绒衫在《007:大破量子危机》中亮相后,完全供不应求。”

  说实在话,我并不反对电影中植入广告。就像以前我对“电动牙刷”并不感冒,可在影片《恋爱通告》中,当我看到“男神”王力宏在用电动牙刷从容地刷牙时,顿时那种慵懒精致的生活态度直接“俘虏”了我。所以说,广告可以植入,但一定要有技巧,绝对不能与剧情之间做狗血式的跳转,更不能“满城尽带黄金甲”,一部电影全是广告“堆砌”……忽然间我又想到一件有趣的事情,前几年三星[微博]note2刚出炉的时候,曾在某国产电视剧中做深度植入,却引来网友的破口大骂;相反,当剧中男女主角用的都是一水儿的苹果手机时,观众却没有剧烈的不适感,更有甚者,它会成为剧中人物“高精尖”生活品质的一种象征……有人说,这恰巧证明了中国人“好装逼”的优良特质,可你也不想想,为什么苹果能成功装逼,背后付出的努力与对自身品牌的专注打磨,我们是不是选择性遗忘掉了?

  I am棒子,吉姆斯棒子……犬吠几句,望君深思!(文/巨兔 图/网络供图)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