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2日 11:16 《钱生钱》 

  央视名嘴、《晚间新闻》主持人赵普离开央视,至今已有一个月。姑且不谈他离开的原因,因为“离职潮怕是不可避免”,我们不如来关注从央视离开后,他去了哪,做了什么?

  从央视离职后的赵普,首次现身大型公益活动,就是为家乡安徽的孩子送去免费的午餐。身为中国乡村儿童联合公益联合发起人的他,这次携手家乡爱心企业凯翼汽车为安徽石台县的孩子们送去至少两年的免费午餐,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样的音乐课。工作之余,公益总是名人最好的去处。

  而近日“第四届中国公益论坛”的召开,让我们对慈善有了更多的认识。最近一年经济增速放缓了,但是富豪人数增加了。去年个人资产20亿的有1200人,今年有1800多人。中国个人资产十亿美金以上的富豪数量里程碑式地超过了美国。虽然中国这些富豪是历史上创造财富最多的,但是做慈善却不是历史上最高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乐善好施的传统,为何如今的富豪们却吝啬做慈善呢?

  其实中国富豪也有着一颗慈善之心。“2015年慈善榜”中捐赠过亿元的企业家(企业)有14位,他们的捐赠总额占总金额的64.5%。其中中国民生银行的董事长洪崎、新尚集团的董事长唐立新和大连万达[微博]集团的董事长王健林分别以3.62亿元、3.45亿元和3.29亿元的现金捐赠总额名列前三位。福耀集团的曹德旺成立了河仁慈善基金会,阿里巴巴[微博]、腾讯等企业也都成立了自己的公益基金会。就拿马云[微博]来说,他曾说过,50岁之前赚钱,50岁之后做公益。如今在临界点,2014年4月25日,他捐出时值145亿元的阿里股权,在境外注册成立了一支公益信托基金,位列亚洲规模最大的慈善基金行列。年末,他在杭州成立了马云公益基金会。他的这一捐赠,为中国慈善事业树立了新的标杆。让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都为之震动。

  如此看来中国富豪确实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但是中国慈善历来被人诟病,又是为哪般呢?其实中国慈善的症结说来倒也简单,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举例说,马云要捐赠100多亿,按现在的体制先得拿出二、三十亿的税。也就是说,你要为你捐赠的钱上税。听起来像笑谈,不捐没关系,捐赠要交税。这不变相让大家不去捐赠吗?《慈善法》到底想怎样?而且过去中国的慈善都是小慈善,甚至规定股权不能捐赠,2009年以后,才允许股权捐赠,但是对于大额的捐赠优惠就远远不够。还好,这个令人尴尬的问题,现在已经被政府提上了议事日程。

  不仅如此,做慈善一不小心还能做出犯罪的事来,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据民慈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介绍,深圳的民慈基金会注册是在北京,因为深圳和北京的税收个差问题和税务部门协商了一年,甚至动用了国家领导人的力量。虽然领导的态度都很好,但是领导的态度不能作为政策,缺少一个法律政策依据。最后还是不得不把税交了。这还不算,因为没能及时交税,随之产生了两千万的滞纳金。不交的话就是抗税了。交税还是因抗税而犯罪?相信这不是什么两难的选择,一不小心成了全世界因慈善交滞纳金的第一人,这心里的阴影面积是要有多大啊!

  未来,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将给中国的慈善事业保驾护航。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慈善事业明天会更好。而且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也逐步意识到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正如马云所言“如果说创建阿里巴巴和淘宝是为了激发人们成为企业家的灵感,那么,我现在的工作是唤醒每个人的良知。我们希望播下种子,让年轻人未来在成功和富裕之后,想到他们应该做点什么。”

  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国的富豪做公益不再尴尬,不再犹豫,不再有什么额外的代价。也希望那一天,就在不久的将来。(文/紫月 图/网络供图)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