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9日 14:14 《钱生钱》 

  股市是个潘多拉魔盒,随时随地有风险,影响数亿老百姓

  眼下,四成的城里人都炒股。没有监管,那些金融大鳄用内幕消息炒作,股价狂涨狂跌,那城里人的小心脏哪里受得了?

  金融大鳄炮制假消息,把股票拉十个涨停,再来十个跌停。重仓的城里人排队去跳楼。轻仓的城里人没办法就去吃土、喝西北风,连双十一都没法过了……大鳄们流着眼泪,笑着数钱。

  没有监管的股市,就是这么惨。可监管是个技术活儿,需要“眼睛雪亮、手法严厉、严格自律、预见力强、控制节奏。”

  一、眼睛要雪亮

  监管层要清楚市场的配资数据、杠杆化程度。有了丰富的数据,才能有一个监管的节奏感,也不会在股灾发生时不知所措。

  二、手法要严厉

  监管就要得罪人,严厉打击市场蛀虫。有些衣冠楚楚的金融达人们,玩内幕交易、操纵股价、虚假宣传、搞拆东补西的庞式骗局。渣滓不清理,市场就不会公平透明,老百姓也不敢投资。

  三、严格自律

  监管部门需要自律清明。眼下,第一轮救市的总指挥,才高八斗的证监会[微博]领导被警察带走了,还是部长级的。笔者眼里满满都是泪。

  四、预见力强

  监察部门对于金融风险有充分的预见。对于交易杠杆、场外配资,成熟的监管部门会进行逆周期调节,建立熔断机制,甚至完全去掉杠杆。有预见的监管部门,甚至推动了平准基金的成立。平准基金是股市的平衡器,能缓解和防范惨烈的系统性风险。

  五、节奏控制

  监管要有节奏感。不能这样:

  股市没涨时,纵容场外配资。在疯狂的唱多声中,突然严打场外配资,各路资金不计成本夺路而逃,股市暴跌。

  大哥,咱们监管悠着点成吗?这就像男女恋爱,血脉贲张的时候,您背后猛泼一桶冰水,男主角冰火两重天,当场暴毙不是?

  痛定思痛,新型监管正在成型,新股市就要诞生了:

  一、上层建筑得到优化

  十三五规划传来了美妙的福音,“资本市场公开透明,去杠杆。”而习大大也说,“要建立让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

  混业监管成为热门话题。到时,央行[微博]、证监会、银监会等充分整合,覆盖到整个金融市场,就少了许多监管漏洞。监管层对涌入股市的热钱等看得分明,提前做好安排,老百姓的投资就安全了许多。

  混业监管其实有了预演。2015年夏天,股灾发生后,总理牵头,央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和公安部等联合干预。公安部神出鬼没,屡建奇功。央行被股民称为“央妈”,定向降准,手法老练,按摩了无数悲痛的心。这上层建筑优化了,老百姓会更幸福的。

  二、法律震慑正在成型

  在公安部的关照下,至今已有30多名证监、银行、券商、私募、海外贸易公司的高层落马。让坏人不敢犯罪的威慑机制正在成型。监管者就算有火眼金睛,也不可能发现所有的犯罪。因此,一旦发现就进行残酷的惩罚,才能防止犯罪。

  三、“去杠杆”大势所趋

  对于新手来说,杠杆是毒药。夏天的暴跌,让20万中产家庭变成了老百姓,不可不慎。场外配资眼下也得到了清理。

  四、“微创新”稳健进行

  买新股不用冻结资金,这是悄然的新变化。股市不再抽血了。25只新股冻结资金达5.7万亿元,已经成为历史。

  2015年的流动性危机渐近尾声。在秋冬季,一些股票已经涨了一倍多。“危机”就是“危中带机”,重新塑造了监管形态,新股市有了底气。黑暗已逝,黎明将至,你准备好了吗?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