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9日 14:14 《钱生钱》 

  这个双11,有多少单身狗成功脱单,就有多少人成了单身狗。“你给不了我想要的安全感”一语戳中了无数单身狗最大的痛点。说到底,安全感到底是个神马东西?是雨中一把撑起的伞,是一句地老天荒的承诺,还是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要我说,这些都没有清空女朋友的购物车来得劲道。谁说安全感虚无缥缈?安全感明明就是看得见,摸得到。尤其在双11的余威还未消退,双12又即将登场的时候,安全感就是买买买的底气,就是银行账户上的一串串数字。

  俗话说:“手有余粮,心不慌”。穷怕了的中国人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将储蓄率做到了世界第一,2014年人均存款余额为8.758万元。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美国,62%的美国人人均存款不足1000美元。对此,你怎么看?

  要说美国人工资可不少,一个服务员每个月有3000美元的收入,办公室白领一个月6000到7000美元,老师5000到6000美元……再乘以6点几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收入足以让屌丝各种羡慕嫉妒恨。各方面福利待遇又好,公立学校免费,医疗免费,失业有救济……而且在国内卖两三千的名牌服装,在美国只要一两百美元,在国内卖20万的汽车,在美国可能只需要2万美元。工资高,消费低,还没存款,美国人这是要闹哪样?

  先来说说学费的问题。中国人存钱,很大一部分是要为孩子攒学费。美国人就没有这个顾虑了。公立学校不收费,到了大学,学费也不靠积蓄,而是靠助学金和贷款。而且,美国大学助学金申请是典型的“劫富济贫”,在计算每个学生应缴学费数额的时候会去查学生家庭的储蓄额和固定资产的价值。你穷,我就少收你的钱;你富,我就多收你的钱。有钱人的孩子一年可能要比穷人家的孩子多缴好几万美元。一些名牌私立大学甚至规定,如果学生家庭年收入低于6.5万美元,学费生活费就可以全免;低于12.5万美元的学费全免。申请助学贷款也是如此,越穷申请到的助学金比例就越高。

  再来说说医疗。医疗费是养老费用的大头,美国一向以医疗费用昂贵闻名于世,老年人该怎么办呢?据媒体报道:“在美国,年满65岁的老年人可以申请联邦医疗保险卡(红蓝卡),用以享受优惠的医疗和药物价格,可是红蓝卡不包长期护理费用,一旦红蓝卡覆盖的补助期过后,疗养院护理费用将高达一天400美元,如果使用特殊机械比如呼吸机,费用将更加惊人,时间稍长,再多储蓄都承受不起。”有存款都不管用,那低收入老人就只能等死吗?当然不是。低收入老人可以申请白卡,享受免费医疗服务,其中包括家庭护理或者疗养院护理的费用,但是想要申请白卡,收入和资产都不能超标,比如家庭资产只能低于一万多美元。这和国内的两限房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样看来,有钱还真不如没钱,钱多了实在是种负担,还不如都消费了。正是因为存钱没用,所以大部分美国人不存钱,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做后盾,教育、医疗、失业有政府救济。美国人放心消费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况且利率极低,所以存钱又有何用?假使你有存款,遇到突发事件,多少存款也于事无补,除非你是土豪。

  那美国人的钱去哪了呢?投资!美国高达20万亿美元市值的股市和不到4万亿美元储蓄余额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而中国股市市值36万亿人民币,居民储蓄余额40万亿人民币,大部分的资金都在银行赚利息。由此可见,中美两国人民的金融观念差距还是蛮大的。

  现如今,央行[微博]降准降息,存款利息已经不足以弥补物价上涨的损失,存款实际价值缩水,正式进入零利率、负利率时代。而其影响,通俗的意义上就是央行正努力把钱从银行里赶出来,让大家去消费、投资。国家可谓用心良苦,可是,老百姓不愿意了,我要是把钱都花了,我生病了谁来管,孩子学费从哪来,将来养老靠什么?没有稳定的保障体系做支撑,哪来敢于剁手的底气?

  金融观念的养成绝非一蹴而就,先来学学美国的劫富济贫也好。倘若如此,国人的安全感必定爆棚,你说,是不?(文/紫月 图/网络供图)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