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9日 14:13 《钱生钱》 

  历来混江湖的,都特别重视“师出名门”——你想啊,万一哪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大喊一句“我是少林梦遗方丈门下弟子”,没准儿对手就会落荒而逃,这就是“组织”的力量。投资炒股亦如此,甭管是小白还是大拿,我们都非常乐意被某种投资流派所影响,所“洗礼”……为的就是在行情走势超出自己的理解后,能够借“组织”的力量平复心情,稳定“军心”,而说起来,这投资的世界中,最出名的流派莫过于如下几种。

  第一种最深得人心,便是价值派。顾名思义,“他们主要是依靠对公司财务表现的基础分析找出那些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这种战略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本杰明·格雷厄姆和大卫·多德提出。第二种叫成长派,“他们主要致力于寻找那些经营收益能够保证公司内在价值迅速增长的公司。”而第三种呢,就是“指数派”——这种流派听起来就非常保守,反正我预测不准市场,市场也不会等我去预测,那我就干脆就买下“整个市场”,比方说标准普尔500指数,直接进行防守投资,一切都听市场就OK。第四种投资流派叫“技术派”,顾名思义,“这个流派主要是采用各种图表来收集市场的行为,以此来显示投资者预期是上升还是下降,市场趋势如何,以及其他的“动力”指标。这种战略被《投资者商业日报》的创始人威廉奥尼尔大力推崇并在20世纪90年代未被广泛采用。”而最后一种流派呢,听起来更是颇合“中庸之道”,叫“组合派”。这个流派的人呢,他们确知自己能够承受的投资风险水平并通过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承担这个风险水平。这个理论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被提出,并在70年代被一群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所完善……

  当然,亲民如《钱生钱》,自不会这般肤浅地“百科”概念,咱这就以实例分析对比一下最负盛名的“价值派”“成长派”与“技术派”之间的不同。打比方,昨天中石油以30块钱的价格收盘了(你别激动这是梦)——对于今天该不该进场,“价值派”人士是这么想的。这中石油未来现金流的现值是不是高于30元/股?如果是高的话,那最少应该达到36块钱我才会买这只股票。为什么呢,因为这6块钱的差价代表着20%的安全利润率(6/30=20%),如果是更保守一点的投资者,那利润率最好能到30%甚至40%,我才会下手买中石油。

  我有一师兄,他是极其坚定的“技术派”人士,它曾据此这样分析过自己的投资策略:“我对市场上的蛛丝马迹永远都保持警觉,就拿中石油来说,我会通过市场线索的分析来测量中石油股票价格在近期向上走或向下走的可能性。如果谣言显示价格有向上走的趋势,我就会购买股票。”而对于“成长派”投资人士来说,其打法就更显“大气华贵”了。“他们一般关注的是中石油在销售额、收益和现金流等相关方面的增长可能性。如果他们认为中石油股票的价值和价格都会在近期向40块钱增长,就会坚定地购买这只股票……

  因有篇幅限制,这里就不做过多细化了。简单来说,价值投资者寻找的是那些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成长投资者寻找的是那些近期的增长显示其价值与目前的市场价格相符合的公司;而指数投资者呢,认为最保险的投资策略就是购买那些能够代表整个市场状况的股票;技术投资者寻找的则是那些能够迅速地以更高价格脱手的股票;组合投资者相信价格与价值是独立的。价格的变化反映了风险,而投资者应该选择一个证券组合来承担所需要的风险水平……

  怎么样,你到底属于那个投资“流派”的信徒,找到“东家”了吗?历史轮回,市场无情,《钱生钱》建议你,无论忠实于哪种流派,都请“坚定不移”,如此才有可能保住盈利果实,来回飘忽,最终受苦的,一定是你的账户,不信走着瞧!(文/胡家堡 图/网络供图)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