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逝如金    

  100元一张,没有户名,长得像纸币一样的“定活两便储蓄存单”,你见过吗?这可是近30年前的“古董”!9日,60岁的杨老太拿着两张这样的储存单去银行提款,连利息共取回了740余元。要知道,这可是当年两个月的工资;如今,却不够一个月房租。

  为取存单等了一星期

  “当年,200块钱是两个月工资,存了快三十年,现在还不够一个月房租”,60岁的杨老太住在宝华路附近,1987年2月,她在当时某国有银行宝华路储蓄所存了200元,得到了两张“定活两便储蓄存单”。随后,她出国离开了广州,这一走就是28年。

  最近,杨老太因为办事,又回到了广州,“我打算顺便把存款取出来”。这两张“定活两便储蓄存单”没有登记户主名字,模仿纸币的格式印刷着壹佰元整的面额,空白处印有“1987,2,17”以及“广州市宝华路储蓄所”字样。这两张单子保存得很好,上面没有一道折痕,经办员的名字还清晰可见。

  杨老太到了宝华路发现,街道两边的店铺早已改头换面,开户的“宝华路储蓄所”也不见影踪。无奈,杨老太只好到附近的第十甫路支行询问。

  “第十甫路支行让我去荔湾路的支行去问,我到了荔湾路,工作人员又说查过了是逢源路支行”,杨老太跑到逢源路,大堂经理帮忙查询后,竟告知说当年的宝华路储蓄所,如今合并到了第十甫路支行。

  在第十甫路支行,杨老太得到的回复是,目前电脑里没有存单的信息,不能马上办理手续,“他们说要上报领导审批,要等一个星期才能办好。”

  银行详解计利息方式

  16日,杨老太再次来到该银行第十甫路支行,工作人员已经算好了利息:28年存款共获得540 .32元利息,加上本金200元,共为740 .32元。

  “1987年的时候,200元可是两个月的工资啊”,杨老太看着手中的钱,不禁觉得好笑,现在没有1000元,在广州也难以租上房子,“我以为会有更多的钱。”

  昨日下午,该银行回复称,杨老太是在国务院公布的《储蓄管理条例》(1993年3月1日起施行)前存入银行的,现前来兑付时,银行按照存单存入时银行挂牌的一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打九折分段进行计息。

  银行方面表示,目前,广州地区该银行发行的该类定活两便存单(不记名式)绝大部分已兑付完毕。客户若需兑付类似存单,可前往开户网点办理兑付手续,如有需要可先向银行服务热线咨询,根据银行指引进行办理。

  小知识

  A

  “定活两便”存单是什么?

  比活期利率高,比定期方便取

  “定活两便”是一种至今依然存在的储蓄形式,事先不约定存期,一次性存入,一次性支取的储蓄存款。例如资金有较大额度的结余,但在不久的将来须随时全额支取使用时,就可以选择“定活两便”的储蓄存款形式。定活两便储蓄存款是银行最基本、常用的存款方式。客户可随时存取款,自由、灵活调动资金,是客户进行各项理财活动的基础。该种储蓄具有活期储蓄存款可随时支取的灵活性,又能享受到接近定期存款利率的优惠。

  据上述银行介绍,定活两便储蓄存单分为记名式和不记名式,该案例中杨老太持有的是不记名式的定活两便存单,目前持有者已经越来越少。

  存单是否值得收藏?

  专家:能取则取,升值空间不大

  有市民表示,年轻一代已经不知道“定活两便储蓄存单”长什么样子,这种存单越来越少,最后是否会像粮票一样变得珍贵,从而有更大的升值空间?既然存款已经贬值,是否干脆作为收藏更加合适?

  涉事银行回应称,客户是否继续保存存单,则要视具体客户的资金运用需要而定,但要注意的是,客户需要自行妥善保管存单,该类不记名存单一旦丢失,则不能办理挂失。

  对此,从1992年开始在银行工作,曾在一家银行担任重要职务的李先生则认为,这类存票升值空间不大,如果不是出于怀旧等个人情感,建议能取则取。“邮票、粮票的价值是由市场行为决定的,因此会存在几毛钱的邮票粮票却价值连城的现象,但这个存单的价值已经由政策限定了”,李先生说,这类存票和国库券类似,归根结底是一种储蓄方式的凭证,多保存一段时间,也许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率,但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李先生表示,这类存单保存也不方便,如果出于升值的考虑而收藏,还不如换出来去理财,“对银行来说,也可以减轻这种小额账户的管理资源。”

  老存折那些事

  ●江西南昌

  514元活期存款26年后变727元

  南昌市74岁老人丁玉珍,在老伴去世11年后,发现了一张沉睡26年,尚有存款514.74元的老存折。经银行查找,终于查清了这个活期储蓄账户的信息:从1989年1月12日之后,该账户既没有再发生其他的存取记录,也没有被挂失;从1987年7月15日开户至2015年5月28日,28年来这笔活期存款已衍生出212.81元利息。5月28日,银行将存款本息共计727.55元支付给丁玉珍老人。

  ●云南昆明

  62年前5万元如今取出50元

  今年8月20日,昆明的徐奶奶坐在一家银行的门口不愿离去。原来,徐老太1953年到银行存入5万元钱,现在想把钱取出来,却被告知,当时存入的是第一代人民币,5万元只相当于后来的5元钱,所以到现在连本带息只能兑20多元,银行让她支取50元。80多岁的徐老太无法接受,一怒之下砸坏了银行的玻璃门。据介绍,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面值很大,最大面值为5万元。1955年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最大面值为100元,按后来的折合比率来算,1953年的5万元,相当于后来的5元。

  ●安徽安庆

  34年前100元如今取不出来

  1981年1月30日,安庆市民刘月魁在当地一家银行存了100元钱,拿回一张存折。几年前,其家人无意中发现了这张存折。时隔34年,当年的银行已改组。几年下来,家人多次到改组后的新银行,要求把这笔钱连本带息取出来,但始终取不到钱。银行负责人说,只有查找到原始档案,确认这笔钱没被取走,其家人才能通过提供相关证明兑现存款。目前,原始档案的查找始终未有进展。

  采写:南都记者 饶丽冬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