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6日 15:22 《钱生钱》 

  关于P2P互联网金融的兴衰论战网上诸多言论沸沸扬扬,有人说大数据、打破金融垄断、利率市场化;有人搬出了普惠、救世来彰显其合理性及未来;当然也有人从监管无序、道德风险等方面提出了反对意见。专家们堆砌的理论太多,一时争论不下。而很少有人从P2P本身说说P2P到底具不具备存活的土壤。毕竟,我们现在看到的P2P平台,一个个做的风生水起,广告打得如火如荼,但是有哪家P2P是靠自己赚到的钱?不都是烧投资人的钱吗?一旦投资环境恶化,投资人撤资或者没有接棒者,恐怕要有90%以上的P2P平台跑路。

  一个正常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必须要具备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不能一味的靠外力去推。任何金融产品,大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资金来源与资金使用两个方面。对传统金融机构来说,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博取利差的过程。P2P金融也是如此,无非就是通过互联网集聚公众资金,再通过互联网选择合适放贷对象的过程。P2P的初衷是让资金供方与资金需方直接对接,其价值是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原始的P2P是纯粹作为交易平台使用的,不介入过多的风险控制及担保过程,但此种模式由于很难鉴别资金需求方的风险,易形成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人意愿降低,这种原生态的方式尽管有一定的市场合理空间,但很难迅速形成规模,这也是P2P金融在现代金融业、互联网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也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因。

  不过,当P2P被复制进中国后,先行者也遇到了同样的瓶颈,因此,在中国浮躁的社会气氛下,P2P平台纷纷推出了保底、保证金、抵押、担保等多种形式来架构风险控制体系,以期获得投资人信任,放大规模。也就是从这一天起,中国的P2P就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其实质已经很难用P2P来进行定义,更类似于“网络银行”。中国绝大部分P2P不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中介平台,这使得出资人不是根据借款人本身选择投放,而是依赖平台信用或其所谓的风控手段可信度进行投资。P2P在里面扮演的角色已类似于银行,P2P至此已经不是中介平台了,一旦出现风险事件,投资人都要到平台来讨公道,只要出事,就要P2P平台来负责。

  但是我们知道,银行有自己的资金获取渠道,可以“名正言顺”的低息吸收公众存款,P2P平台既没有吸储资质,也不具备群众基础,钱从哪来?由于P2P金融吸收资金公信力不足以及互联网投资人的屌丝属性,现在的主流P2P能吸引到的资金年化成本一般在7%-15%之间,再加上平台运营成本、介入的担保成本,借款人需要付的代价一般不会低于年化15%-24%。事实上,除去一些政府及银行信用背书的大平台,绝大部分P2P平台吸收资金的成本不会低于年化12%,借款人成本不会低于年化18%,因为其中P2P平台的服务费、保证金成本、担保费、管理费、评估费等等就要至少6%。这样的资金成本,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平均3%左右的存款利率、8%左右的贷款利率而言,其资金获取的高成本可想而知。就信贷风险控制角度而言,如何设计一款信贷产品,贷款利率平均年化18%左右还要将风险成本、操作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这几乎是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一旦P2P平台失去投资人的支持,那么P2P平台将要把借款人的利率拉高到18%以上,这几乎超过了央行[微博]同期贷款利率的2-3倍,再高点就要变成高利贷了。如此一来,除非走投无路,借款人怎么可能在P2P平台上融资?再从投资人角度来看,要想降低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就要相应的降低投资人的收益,没有竞争力的投资收益是招揽不到投资用户的。另外,目前P2P平台高达6%的运营成本也预示着这个行业的不可持续性。银行在存贷差只有5%的情况下,尚且可以“活”的很滋润,P2P平台这6%是怎么弄出来的?

  这么一说,P2P平台还能撑多久呢?(文/博闻 图/网络供图)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