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30日 14:33 《钱生钱》 

  房子,对中国人来说,是5000年永恒的主题。

  居者有其屋,这句话“害”了多少人!但是,不管怎么说,有房总比没房强。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装修我们喜欢的风格,周末逛逛宜家心旷神怡,哪天单位发奖金了,还可以去曲美看看那些高大上的实木货。但是,在北上广深,拥有一套房,真的没那么简单,想周末关掉手机,窝在沙发里,用一杯红酒配电影,除非你是坐地户,或者各种“二代”,否则都得“付出点代价”。贷款的,好好算计算计每月的生活开销;连款都贷不起的,废话少说,租房吧。

  话说回来,人生的目的绝不单单是买房,孩童时期的理想呢?不当科学家了?不做老师了?不锻炼身体保卫祖国了?

  买房,应该是顺利成章的事,有能力就买,没能力或者不想买,自由的生活也许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为了一套房,浓愁。牺牲了很多幸福不说,可能连身体健康也搭上了,谁也不想早早挂在墙上吧。

  对于买房投资的人,即使目前投资房产的回报率已经降低,但一旦有火热楼市的迹象,购房者依旧趋之若鹜。就在这几天,北京市政府要搬迁至通州的消息导致通州房价“一夜拍案惊奇”,北京立即祭出史上最严限购令。有用吗?可通州限购了,燕郊总不归北京管吧,大家好好看看新闻,燕郊现在是“一天一个价”,更有房地产商,20年囤地获利100倍!燕郊啥概念?河北省了,到通州走高速都要半小时,这还是不堵车的时候,房地产商们所谓的“半小时到国贸”,也许在梦境中能够实现吧。对于犹豫是否买房自住的人,总是有人说:“咬咬牙买吧,反正房价是不会跌的。”究其原因,无非是缺乏投资渠道,缺乏身处社会的安全感以及中国人对于物质及非物质“家”的看重。

  那么,到底我们该不该买房?什么样的人适合买房?什么样的人不适合买房?

  开发商一定会让你觉得什么样的人都适合买房。有足够经济实力、有置业升级愿望、有生活品质追求的人买房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谁都觉得,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更有城市和家的归属感。

  但凡事总有适合和不适合,哪些人并不适合买房呢?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真没必要着急买房,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倘若由父母付了首付,但自身经济能力尚不强,多少会被房贷束缚,降低生活品质。况且,这年头,一切皆有可能,股市能瞬间从2000点涨到5000点再回到2000点,房子也是投资品,难道会永远只涨不跌?其次,工作流动性较大的人群其实也不适合买房。如果在工作尚未稳定的时候买房,一旦工作调动,出现单位与住所距离较远的情况,就会产生一笔不菲的交通成本支出,很多人觉得不就每天上下班多出1小时吗?殊不知,这1小时,可能是地铁非人般拥挤的1小时,也可能是每天在路上看“车海”的1小时,总之,路怒族三思。收入不稳定的人群,就更别异想天开了。如果一味盲目贷款买房,一旦出现难以还贷的情况,房产甚至有可能被银行没收,对自己的还贷能力进行有效的预估十分重要,赚多少钱办多少事,千万别“自不量力”。对于买房投资的人来说,如果有其他更值得的投资,房地产可以排其后。所谓更值得的投资,并不仅仅指有利润率更高的投资产品,也包括投资自己和家庭,如果觉得将买房的钱先用于自我的提升或家庭生活品质的提升更为重要,那么放弃或延迟买房有何不可?还有一类这样的人:特别不想买房。既然自己都那么不想买,又何苦为难自己呢?面子有时候真可怕……

  传统的观念里,在大城市买房,之后“住于斯、长于斯、死于斯”,这是父母辈们都很乐于的“此一生、固一地”之生活模式。而世界那么大,就不想出去看看吗?外面的世界可精彩了,如果为了一套房,愁眉不展,那不如放弃这套房,笑口常开。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