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30日 14:32 《钱生钱》 

  这几天我确实有点抑郁,因为我感到了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今天收到短信说“XX银行又推出新的理财产品了,保本且收益浮动,趁着过节赶紧下手乐享财富人生”,明天又有微信公众号更狠,直接推送“保本固定收益产品,年化收益起步就是12%”……在这轮番轰炸下,说实话连我这个专业人士都有一种“去他妈的银行定存”的想法儿在蔓延。当然,这也是我难受的根源——人家有钱人随便拿个100万买理财产品,一年啥也不干就能挣着12万;即便我眼光毒辣敏锐,同样买了这款理财产品,但我本金只有1万,到头来最多也就挣1,200……哎,有卵用?我还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言归正传,在互联网理财越来越牛逼的当下,是不是有很多人已经被各种高收益产品给轰炸得“六亲不认”了?现在若是有某专业机构说我们推出一款年化收益在6%的产品,估计会有无数人嘲笑:“就这点魄力还敢出来叫嚣?”其实,这是一种无奈。那些年理财产品的数个“大坑”,当你遇到几个,或许你才会重新认识理财……

  “高收益有高风险”暂且不说,就算你心思缜密,买理财产品永远只相信银行,有时候你也会深陷“信用漩涡”。因为有一种行为你基本无法辨别——即:银行产品代销。“所谓银行产品代销,就是它们牵头卖其他合作机构的投资产品,然后银行收点辛苦费”,一般来说,银行进行产品代销,审核都会比较严格,像有媒体报道:“代销产品均由总行统一引入、审批和渠道管理,未经总行审批或授权分行不得自行组织代销产品。此外,为帮助投资者建立对代销产品风险的认识,招商银行综合考虑产品投资方向、投资范围、历史业绩及波动情况、发行人管理能力等因素,对在招行代销产品进行风险评级,由低到高划分为R1至R5五档评级。”不过即便如此,你明明是冲着银行的“背书”去的,结果却“徒做别人嫁衣”,即便到期获得收益,会不会依然有种被骗的感觉?再者说了,现在很多银行工作人员艺高人胆大,经常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背着单位偷偷私售第三方理财产品,若你不幸撞枪,又该是怎样的泪流满面?

  抛开传统银行,咱再说说曾火爆神州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去年“双十一”期间,淘宝上的理财型保险产品曾经创造了半小时销售10亿元的记录。高额的收益曾让无数人趋之若鹜。可现在你再上各大电商平台上看看,这类产品不是售罄就是下架。原因就在于从10月1日起,保监会下发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将正式实施,监管层在鼓励互联网保险创新的同时也更注重规范发展。就因为这样,那些打着高收益旗号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就偃旗息鼓了,其中的门道,你还不了解吗?

  至于P2P,你就更得提防了。无数老板携款跑路“去国外散心”的新闻不用我说你已清楚。随便买个域名,偷套源码,瞎改几下就能重磅上线的P2P网站,你觉得可信度有多高?当然,我不是全面否定P2P,一个有好的监管与风控措施的P2P网站,依然应当是居民理财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怕就怕,这货没几把刷子却敢当众出来吆喝玩“非法集资”,更有甚者,拿着“国资系”的背景说事儿“骗钱”——事实是什么?在当前的60家国资系P2P平台中,绝大多数非国有独资平台,国有控股平台数量也极少,大多数是国有参股平台……你以为只要一出现“国家”字样,你的钱就能安心睡大觉,快乐钱生钱?呵呵,年轻人……你不生产泪水,你只是氯化钠的搬运工!

  理财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任何一种产品的高收益都有其内生原因所在,若本身收益逻辑飘忽,再恰好辅以你的狂热,那结果只能是爆炸!

  多研究多学习吧,为了自己!(文/胡佳萤 图/网络供图)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