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0日 14:46 《理财周刊》 

  文/本刊见习记者 柯思婷

  近日,“2015海西艺术指数”发布会、“闽派”书画暨厦门市思明区文化艺术展、“闽派”与“海派”对话交流沙龙在上海举办,各方专家围绕“闽派”书画的历史和未来展开了讨论。

  中国画史自明清以来就派别林立。据福州大学陈亚力老师介绍,闽中(旧指福建全境)画风形成于清代,由上官周、华喦、黄慎等人吸取了当时的文人画风,把福建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到了近现代,福建画坛又涌现出林纾、陈子奋等人,融入了更为多元的艺术流派与风格的影响。

  市场影响方面,闽籍画家翘楚黄慎名列“扬州八怪”,其作品早在雍正年间就享有“尺纸尽缣,世争宝之”的行情。吴彬的《十八应真图》曾在2009年拍出过1.69亿元高价。但是在中国画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格局之下,闽派画家的交易份额并不高,京津画派、海上画派、浙江画派等传统大画依然派占据着优势地位,闽派作为一块成长性的市场,其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福建画坛虽然在明清时期经历了发展全盛期,大家辈出并形成了具有区域文化个性的画风,但是主流的美术史论著却常常把闽籍画家归入其他画派,福建绘画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中国美术学院于洋副教授认为,画派是一种百年大计,无论是对于美术史还是对于地区文化的发展,画派的建构与成长都十分不易。目前对闽派的定位还缺少共识。

  中国美术史论泰斗俞剑华教授曾经指出,凡属一个“画派”必须要有其创始人、赞成人、继承人,缺一不可。“画派”是一个严肃的概念,它需要具备一定的师承关系和共同的艺术主张或相似的风格。近年来新的地域性画派层出不穷,反映了各地地方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也有利于市场格局的平衡。但是,面对一个跨区域、国际化交流日隆的时代,画派要守护其据以立本的某些封闭性特征却显得越来越难。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