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7日 16:14 《理财周刊》 

  市场对后市的判断严重分化。乐观派认为,有政府托底的A股将在短期内重返5000点;悲观派则认为,目前已经是熊市,而且还有二次探底的可能。

  文/本刊记者 刘畅

  股灾之后,市场对后市的判断严重分化。在纷杂的讨论中,我们不妨静下心来,看看政策、资金、市场情绪等基本面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如果简单归纳一下,即:从股灾之前“一边倒”的基本面,发展到目前已经是“两面”甚至“多面”。

  政策:维稳VS防泡沫

   中国的股市是政策市,政策对市场的左右非常明显。

   股灾之后,央行[微博]、证监会[微博]、国资委[微博]可谓众志成城,出台一系列政策、使出一系列大招,目的就是要止住暴跌、维稳市场。从目前来看,救市政策是十分有效的,基本稳定了市场。

   然而,“场外配资”这个定时炸弹仍在不断撩拨市场神经,市场一企稳,便死灰复燃。7月1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清理整顿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的意见》,明确“场外配资”是非法行为。此后,国内较大的配资平台米牛网、寻钱网都陆续宣布停止配资业务。恒生电子也发布公告称,将关闭HOMS系统的账户开立功能。

  由此可见,目前政策层面一方面要稳定市场,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股市泡沫被再度吹大,因此颇为纠结。

  资金:流出VS流入

   本轮牛市之所以一启动便是“疯牛”状,与资金的连续流入密不可分。这股强大的资金净流入状态在6月初达到顶点。数据显示,6月1日~6月5日这一周内,证券市场银证转账净流入资金为9078亿元,相当于整个5月份的净流入量。

   然而,股灾之后,资金流动的趋势发生了变化。中国投保基金在7月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6日~7月10日这周,证券市场银证转账净流出1757亿元。这意味着以前持续数月的资金“净流入”状态发生了逆转。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机构、大股东减持股票的金额暴增,这意味着产业资本也开始流出股市。数据显示,从2015年1月到4月,A股股东套现就已经达到2100亿元。到了5月份,套现更是出现爆发性增长,达到1500亿元,与4月份相比暴增93%。而在2014年全年,A股股东套现仅为2200亿元。

  同时,6月份上市公司遭到重要股东减持的金额也在1500亿元左右,上半年合计套现超过5000亿元。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上一波大牛市2007年的24.81亿元及2008年的19.99亿元,创下史上最大规模的高管减持潮。具体而言,产业资本撤离A股有两个标志性事件。第一个就是汇金5月26日减持工行和建行的股份,套现35亿元;第二个是乐视网CEO贾跃亭[微博]套现,他在6月初股灾爆发前成功套现近25亿元。

  此外,央行7月21日公布了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情况:今年6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资产较5月略有减少,结束此前连续两个月的增持,主要表现为股票资产的减少。数据显示,境外机构和个人6月持有股票资产6133.62亿元,较5月份减少673.76亿元。

  股灾之后,虽然有国家队资金增援市场,但长久地依靠政府托市是不现实的。因此,资金流出是A股的短期趋势。

  但从中长期来看,却又是另一个画面。中金公司分析师易峘认为,由于现金存款仍占中国家庭总流动资产的50%左右,且中国家庭的金融负债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仅为15万亿元,因此中国居民增加对非现金金融资产的配置仍将是长期趋势。此外,养老金入市箭在弦上,理论上可入市资金约1万亿元;A股进一步纳入国际指数后,海外资金也将增持A股。中长期看,长线资金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市场:贪婪VS恐慌

   股灾之前,市场普遍的情绪是亢奋而贪婪,而当股灾来临则是“恐慌、更加恐慌”。经过政府救市后,目前市场情绪演变成“贪婪、恐慌”的混合体。

   首先是大跌后,一部分“贪婪”的抄底资金入市,并乐观地认为股市将重返5000点。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私募基金管理者叶荣添,他是股灾之前公开发出“千点下跌论”的业内人士之一。但他抄底抄到半山腰。他在微博中写道,“没有考虑到的是随后的下跌是没有流动性的下跌,人生中第一次连吃5个跌停板。”

  不过,目前他的持股已经在底部反弹了86%,已经解套。对于后市,他认为,“A股将再次站上5000点。但市场在通往5000点的关口会经历3次震荡:第一次是4000点关口,消化6月30日以来的套牢盘;第二次是4600点,消化政府的退市资金;第三次是5000点,消化自3200点以来的所有获利盘形成一次幅度较大的震荡。”

   其次,不得不承认,本轮罕见的股灾对市场信心的打击极大。看一下中登公司公开资料:截至7月14日,中国家庭持有的股权账面财富缩水了6.8万亿元。具体到群体来看,股市暴跌对中产阶级“杀伤力”较大,与5月相比较,6月持有A股市值在50万以上的投资者数量锐减24万人。还有很多刚入市不久的股市新人,在股灾之中被狠狠地割了韭菜。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市场恐慌情绪还是存在的。

  专家:疯牛转慢牛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政策、资金,还是市场情绪,这些基本面在股灾之后的确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股灾之前的一致性“看多”,演变成短期“偏空”、中长期“偏多”的两面性。由于市场没有一致做多的动力,所以后市维持震荡是大概率事件。

  各路专家也都有类似观点。首先是民生证券在股灾之后最早亮出对后市的判断:“天空才是市场的方向”。所谓“天空的方向”不就是“混沌”吗?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微博]指出,从基本面出发做出两点判断:第一,牛的灵魂还在,房地产下行、实体信用收缩、货币宽松背景下的资产重配还在继续,市场繁荣的大方向尚未逆转;第二,在短期股灾恐慌和中期基本面调整的冲击下,牛市已经伤痕累累、力不从心,未来疯牛转慢牛、全局性牛市转结构性牛市是大概率事件。

  实际上,所谓“结构性牛市”是一种好听的称谓,指的也正是震荡市——有的股熊、有的股牛,市场分化。

  还是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微博]说得比较直接,他认为,“从最近的情况来看,市场的流动性已经完全恢复,越来越多的股票在复牌交易,正常的交易功能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但短期内,市场不太可能继续出现单边、广泛和猛烈的上涨,市场总体上是一个箱体整理的状态。”

  此外,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未来股债市场均面临调整,从而等待新的信号出现。”比如:经济回升证伪,货币政策从观望重回宽松轨道;重磅改革落地,提振市场预期;经过持续的改革攻坚和货币政策呵护,经济出现真实的(非统计现象)U型复苏。他还建议投资者,“灾后重建过程中,去杠杆和化解有毒资产是关键,面对风险偏好下降和增量资金入市放缓,建议回避风口上的猪。”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