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1日 13:47 《理财周刊》 

  文/艾祥

  提要: 收藏扇子对年代的要求自然是越早越好,因为扇面尺寸小、作画难,这更注重个人的画风。而画家的精品是具有最顽强生命力的,因此投资一定要选艺术家的创造之作。

  系统收藏乐趣无穷

  在书画投资中,流行着一种说法:一手卷,二册页,中堂第三,条屏第四,楹联第五,扇面第六,因而扇面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不为市场所重视。但扇面虽小,文章却大,“尺寸方圆纸半张,舒卷精华随身旁”,在规定的扇形构图里,花鸟、山水、人物、翎毛无不涵盖。大、小写意、工笔等技法各显精神。作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吴同利不仅自己画扇面,也收藏扇面。

  谈起这20年的市场行情,吴同利觉得扇面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吴同利的收藏心得是:“对年代的要求自然是越早越好。另外要对画风有系统性的认识,虽然名人还是那些书画名人,但因为扇面尺寸小、作画难,这更注重个人的画风。而画家的精品是具有最顽强生命力的,因此投资一定要选艺术家的创造之作。如果接触不到一线名家,退而求其次选二线时,更要注重精品之作,要选艺术家顶峰时期的作品,技艺娴熟、具有个人代表性的作品。”

  正式因为从收藏的扇面中获取了灵感,吴同利的扇面创作也充分融汇了前人的精华和自己的特长,吴同利擅长画人物和山水。他笔下的山水和人物故事,形象精确,情绪到位,工细雅秀,色彩鲜艳,色调淡雅清丽,文人画所崇尚的主题和笔墨情趣显而易见。在他的画面中,琴游、听泉、问画、松吟,山川林木若隐若现,山居村色优雅生趣,画面或情趣盎然,或空灵静寂,平淡天真的意境让吴同利的作品中既有文人画的意趣,又不缺少生活气息。

  在收藏扇子的时候,可以从创造的风格方面、特殊的材料方面来鉴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扇面宣纸中的矾都比一般的宣纸多,如果新盖上去的印泥,油很难短时间都吸收完,拿高倍放大镜一看,它油汪汪的,它的油还没吸进去,就绝对不可能是老的扇面。除了到收藏市场购买扇子之外,还有一个更加“安全”的方法,就是单买扇骨和素的扇面,然后请名家作画题款,无疑可以使你最大程度地保证藏品的真实性。

  文人抒情遣兴小品

  古人曾有诗赞曰:“开合清风纸半张,随机舒卷岂寻常”。黄天才的藏扇中既充满了丰沛的内涵,也具有深邃的文化性、艺术性,又具备了历史文献价值。特别是其收藏的张大千扇面更是囊括了从早期到晚期的珍品。在北京保利的拍卖会上,黄天才旧藏的张大千《仿金冬心、石涛、八大山人、渐江》扇面(四帧),成交价达到了322万元。张大千画这四幅扇面意在向画坛四大家致敬。其中弘仁、朱耷(八大山人)和石涛在四大画僧之列。而另一位大千先生摹仿的大家则是金农,为“扬州八怪”之一。这些扇面乍看之下很难相信并非大家真迹特别是题识和落款都分别摹仿四大家的笔迹。不过大千为保留原作身份将其钤印盖在每个署款之下。而在黄天才看来,这四幅扇子还有更层次的内涵,在其撰写的《张大千纪念文集》中特别提到,这四幅扇面之出现,是1924年的作品,使大千先生早年作品存世者又往前推早了4年;加以,这四幅扇面正是大千先生当年享盛名的仿石涛、八大、渐江及金冬心作品,笔墨如此精妙,保存的如此完整,真是中国艺坛的佳音。

  张大千的扇画多见于早年,1960年代眼疾日重以后,除了赠送寥寥数人之外,扇作非常少见。而在今年的拍卖会上,也出现了一件黄天才旧藏的张大千《红荷·行书七言诗》成扇,成交价为82.8万元。在这把扇作上可以清晰地看见:正面所绘之荷,以泼墨作荷叶,略加皴擦,而荷花则以线描勾勒而出,施以淡彩,工写之间,俱见生意,为典型的泼墨勾勒之作。反面所书,是他两首自作诗。“莲蕊莲花”一首所咏为“黄山慈光阁”,“衡岳归来”一首所咏为“黄山天都峰”。由莲花(荷花)图而黄山莲蕊峰、莲花峰,再而天都峰,抒发“收拾余生入画图”之感慨,亦足见巧思。

  由于扇面书画通常是文人雅士抒情遣兴的小品,或被遗赠戚旧,或被付诸市井,其往往写于优游酬酢之中,成于率尔不拘之时,因此创作时减少了作者借以猎名争誉的心理压力,作品面貌反而时出新异,愈显人文亲和力。此外,画扇巧妙结合了卷轴挂画与手中玩扇两者的长处,使画扇在掌间方寸揣摩把玩的同时,更加益于集中观者精力和吸引其目光,使他得以细心品味扇画所传达出来的作者内心世界的清新格调、风雅意趣与闲情雅致。因为折扇扇面尺幅小,上宽下窄呈半圆状和扇面展开时表面凸凹不平,加上有的材料如色纸、金笺、发笺等对落墨、设色要求更高,欲在其上挥毫者于行笔之前,必须长时间揣摩构思,精心布局,下笔落墨时要求明快简洁,流畅多变,故一般书画家视若畏途,不敢随意染指。

  明人扇面尺寸精品

  记得前2年,由上海龙美术馆主办、北京匡时协办的“嘉树堂藏明人扇面书画展”在上海龙美术馆开幕。江南收藏大家、嘉树堂主人历经多年精心收藏的百余幅明人扇面书画精品,让我们感到那些追求更高审美层次的明代文人,在清闲雅致的环境中追求的赏心乐事。

  静思凝神于青山绿水,有所垂纶而乐不可支,无所钓获亦怡然自得,心宁静,思幽寂,情超然,这是古代文人墨客垂钓的雅趣所在。悠然自得的垂钓情趣也为吴门画派领军人物、明四家之一文徵明所喜爱,嘉树堂所藏《垂钓图》即是这样一幅超然脱俗的作品。文徵明以娴熟的笔墨画天高云淡的自然之景,更是以“渔隐”为主题来表达自己归隐、淡泊的精神追求。同样表达这种心态的,还有沈周的《垂钓图》,其不仅是幽静、闲适生活场景的再现,更是这位“大隐于市”的吴门领袖淡薄名利、超然自得的生命状态的表达。

  文人之画,不在蹊径,而在笔墨。陈淳一改明代中期沈周、文徵明“作画以理”之风,创自然蹊径(山川丘壑之形态)与人工笔墨分道的第一个分水岭,将笔墨权威发展到董其昌之前的至高地位,《秋江千艇图》画法一贯陈淳的“散淡”风格,产生画境。构图“散”,松木楼阁、江心舟行、远处浅滩散居画面,给人印象深刻,而画面所留的空白及墨色之淡,也格外加深“散”的印象。结构之“散”,点落石间便为树、其叶无须沾枝的气顺笔落,依墨而成。陈淳天机灵性的水墨写生之趣引导了文人水墨的创作之势,其大写意花鸟形态则更为成熟,“白阳青藤”并题,是后人对文人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认定。殊不知,其鲜为人知的水墨山水淡墨欹毫,亦有别样情致。

  16世纪中晚期提倡人文主义精神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方兴未艾。大洋彼岸,明末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增长,一场以个性解放为中心的东方“文艺复兴”运动即将爆发。张瑞图无疑是时代书风变革中的一位骁将,“嘉树堂藏明人扇面书画展”展出的《草书五言诗》扇面就是一件展露其心境和情感的佳作。作品虽无纪年,但书风气息徐舒,转笔圆润自然,书法与诗文和谐统一,具有超然意趣,应是其晚年参禅归隐后的作品。

  研究中国书画史,风格的观念固然重要,但品味似乎更重要。折扇在明代流行以后,即成了文人墨客挥毫点染之物。嘉树堂藏扇的重要之处,就是它几乎网罗了吴门派的所有作者,集中而广泛地展现了文人的情志和品味、闲居和酬唱的各个方面;它具体而微,却让人见微知著,在明代绘画的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