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业内人士支招:农信社应从五方面服务好三农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1日 02:07  上海金融报

  长期以来,农信社在支持“三农”发展中发挥了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机构无法替代的。因为“三农”发展了,农信社才能在金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农信社服务“三农”需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努力创新服务,为农民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更方便的金融服务,坚持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不可动摇。

  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三农”的需求资金远远大于实际供给的资金。笔者认为,农信社应从五个方面着手,充分发挥自身的信用中介作用,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措施,增加资金的有效配置,更好地服务“三农”。

  一是拓宽工作思路,延伸农户小额信贷。农户小额信贷是农信社积极开展贷款营销活动的有效途径。因为,农村市场主体———农民大多以家庭为作业单位,进行小规模经营,资金需求额度较小,又无有效抵押物作担保品。因此,改变过去金融机构追求抵押、担保,寻找大户的贷款方式,采取了分散、小额贷款形式,按照农户信用等级或采取联保方式发放的小额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为农村市场提供的最合适产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信社还应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的对象由过去的单一种养农户延伸到第一至第三产业的所有农户以及个私经济实体,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受益于小额信贷。同时,扩大授信额度,大力推行种、养、加等特色大户联保贷款,允许贷款跨年度使用。这样,既满足了信用农户的大额资金需求,又延长了使用期限,以便他们更好地发展壮大。

  二是突出信贷重点,做好资金有效投放。农信社要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联系,研究确定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措施,大胆创新符合当地实际和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新产品,满足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要突出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优化农村经济结构。通过信贷资金的投放,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抗灾能力;加大农业机械的更新改造,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开展信贷政策扶持,鼓励创富农民、个私业主以及在集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在当地集镇落户,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和个体户向集镇集中,推进小城镇的发展。

  三是抓好农村典型,促进经济以点带面。农信社要通过对技术过硬、效益较好、诚实守信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带动优势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在县域经济中发挥企业的支柱和主渠道作用。同时,农信社要坚持做到“三个全面”:即全面调查、全面建档和全面支持。全面调查是指农信社应对辖内所有中小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摸清企业的现状,包括行业、产业形势,企业基本情况、经营状况、贷款需求及满足情况等。全面建档即对中小企业全面建立经济档案,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申请和有关管理办法进行评级授信。全面支持是指不论大、小企业,不管他们在农信社是否有贷款,都一视同仁对待并积极支持。

  四是争取政府扶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农信社要积极主动,多与当地政府联系沟通,加强诚信建设,化解不良资产,增强资金实力,通过用活本地存量资金,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争取政府支持,实现社企双赢,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同时,充分运用自有资金、支农支企再贷款和政府及其它经济组织的信用资源,不断创新信贷服务产品,以不断满足县域经济发展中多元化的需求,全方位、多领域地发展贷款业务,大力扶持和打造亮点工程、品牌工程,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之中,为之提供高效益、低风险的金融服务,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五是加快改革创新,增强自身竞争活力。当前,农信社应加快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尽快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与此同时,通过对城乡人民群众加大宣传力度、实行优质全方位服务等手段,增强人民群众对农村信用社的了解和支持,从而主动到农村信用社存款;再是通过推行亲情化、个性化、标准化客户服务方式,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以赢得公众信任度。此外,各地应大力推进设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健全和完善担保体系,优化金融环境,建立起功能互补、适度竞争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共同服务“三农”。

  (作者系浙江省开化县农信联社理事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