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版401K计划呼之欲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8日 22:51  《理财周刊》

  对消费者化解老龄化难题颇有裨益的税延型养老险,今年年末可能踏上破冰之旅。由于涉及多个部委协调利益,业内人士大多颇为保守,不愿对此多谈。但亦有人“放出风声”,中国版“401K”计划,也许近在眼前了!

  《理财周刊》:

  文 本刊记者 陈婷

  近日,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沪举办的“2011社会保障大讲堂暨长江养老第三届客户节”上传出信息:延税型养老保险产品已经准备就绪,等待相关政策出台,即将实施。

  漫长的“备战期”

  所谓税延型养老保险,是指具有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式保险产品,通常团体和个人都可以成为投保人,个人缴费在规定限额内可以延迟缴税,改为在领取时征收个人所得税。

  按照我国现行税法的规定,我国居民个人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在领取养老金时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在商业养老保险的缴费环节上,却没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如果企业职工以个人名义为自己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费用,能允许被列支在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中,然后递延到领取养老保险收益的时候再缴纳,这将鼓励中青年居民通过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来获得养老风险保障,以对抗个人和社会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税延型养老险更实惠

  那么,对于个人而言,税延型养老险都有哪些实惠呢?

  首先是省税。由于购买保险和领取保险金的时候,投保人处于不同的生命阶段,其边际税率有非常大的差异,养老保险税收递延对投保人有较大的税收优惠。

  那么,一旦实施延税型保险产品,普通投保人将获得多少实惠呢?假设一个职工月收入8000元计算,社保费和公积金缴费基数均为8000元,那么需缴纳个人部分的“三险一金”1440元,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为6560元。如果他每月可以拿出工资中的500元购买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产品,则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降为6060元,当期个人所得税就可以减少。

  多年后,当投保人开始领取养老金时,这笔养老金才会被征收税款。到那时候,由于个人退休后的收入已相对降低,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基数相应就会下降,根据个税分段计算的规定,延税型养老保险最后缴纳的税额将会低于目前的缴纳额,从而起到合理避税的作用。

  此外,今年各税起征点刚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将来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继续提高,延缓缴纳的税款在将来就显得更微不足道了,显然对投保人利好。

  其次省费用。据此前有业内人士称,寿险公司税延型养老险产品的收费标准将低于一般分红或万能型的养老险,比如一般分红或万能养老险产品在费用提取上(个险渠道产品),第1年初始费用提取超过50%,之后逐步降低。而税延型养老险在试点初期的费用提取可能将按固定的每年收取5%的比例进行。

  还可能省保障成本。另外,分红、万能型的税延型养老险中,风险保障还可能不收取风险保费。“如果收取风险保费,账户的资金就是按照账单价值来测算的,这比按照扣除一定费用后的账户价值要低,且程序要繁琐。所以,有可能赠送风险保障部分的利益。”一位试点公司的人士曾表示。

  操作方式:有望个险团“买”

  “每月税延优惠金额不超过500元,每年不超过 6000元”、“DC模式下,寿险公司推契约型万能险和分红险,养老保险公司推信托型产品。”

  2009年年中,经过多轮讨论的税延型养老险初步方案曾经以这样的面貌上报给了相关部门。

  两年多过去了,目前记者从市场获取的消息是,信托型产品暂时不推动,先以契约型的万能险和分红险形态试点。

  消息人士称,一旦政策实施,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上市,长江养老保险公司将与太平洋寿险合作推广销售首批延税型产品。

  太保目前已经完成了多款延税型产品的设计,主要涉及分红险和万能险。太保有关人士透露,个人延税型保险产品采用个人保单团体投保的形式,非强制性投保,在上海工作并依法纳税的在职职工都可以委托单位代办购买该保险产品。在运作过程中,该保险产品采取缴费、投资免税,而领取时缴税的方式,投保人领取保险金的方式有一次性领取和分期领取两种方式。

  小知识:什么是养老险的DB与DC?

  与确定缴费型的DC(Defined Contribution,确定缴费型)模式不同,多数国家养老险实行DB(Defined Benefit,确定收益型)模式或混合型模式。由于我国社保一直采取DC模式,出于方便与未来账户连接,在企业年金和未来税延型养老险都采用了DC模式。

  在此基础上,契约型和信托型相比较,契约型是投保人和保险公司签订相关保险合同,风险收益两方共同承担,而信托型则完全由投保人自己承担,与企业年金类似。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