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证金纳入存款准备金影响几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30日 05:10  上海金融报

  

保证金纳入存款准备金影响几何

  近日,一个未经权威部门证实的消息甚嚣尘上,即:央行计划将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9月5日起将实施分批上缴。对此,利率市场率先反应,上周五尾盘利率掉期率大幅上升,一年期跳升20个基点以上。

  昨天,这个未经证实的消息继续被媒体关注,记者在网上甚至还看到相关文件的影印件。记者通过采访分析发现,市场对此“传言”的判断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打消放松预期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央行拟将商业银行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保函保证金存款及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等三类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有人粗略估算,此举预计将冻结银行资金约9000亿元,相当于3次上调银行业存款准备金率。因此,多位市场人士表示,扩大商业银行上缴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范围至保证金存款,目的是为了以控制流动性,抗击通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也表示,若传言属实,此举相当于提高传统的存款准备金率130个基点。而从决策者的优先次序看,抑制物价上涨依然是当前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因此市场期待的所谓“政策拐点”尚未出现。

  申万分析师李筱璇也对记者表示,如果这一“新政”执行,对于政策放松的预期是个打击。

  再调存准率可能性不大华侨银行分析师谢栋铭在给记者发来的报告中指出,此报道应该说对市场的心理冲击还是较大的,尤其是在当前市场流动性并不是很宽裕的情况下。

  谢栋铭表示,此时采取如此强硬的流动性管理方式,是将更多表外业务列入监管中。因为,商业承兑汇票等保证金都属于表外业务,不直接反应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自去年央行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以来,更多企业将承兑汇票和信用证等作为短期融资的重要工具,这也导致银行表外业务的激增。将这部分表外业务纳入存款金体系,也方便央行对整个系统的控制。

  谢栋铭指出,改变存款准备金上缴方法之后,也意味着进一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而未来几个月有大量央票和回购到期,如果流动性吃紧,央行也可能会通过让一部分到期流动性进入市场来对冲改变存款准备金对流动性的影响。虽然短期心理冲击较大,但从长期看,央行还是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缓解对整个系统的流动性影响。

  稳定预期抑制通胀8月中旬,央行在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坚持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自2010年下半年迄今,央行9次上调存准率,5次升息。目前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纪录高点21.5%,以抗击2008年以来最快的通胀增速。而眼下已连续2个月维持存准率不变,创去年11月以来最长“按兵不动”期。

  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认为,在

  CPI屡创新高、房价依然居高不下、完成全年控通胀预期目标的难度增大的背景下,央行扩大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不仅可控制银行表外贷款活动,且进一步表明管理层坚持宏观调控不放松的决心。此举将有利于稳定预期、抑制通胀。

  王尧基认为,由于此次传扩大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的实施对大银行和小银行分别设有两个月或半年的时限,且在此期间央票及正回购协议到期将释放资金,因而此举措对市场的实际冲击将会被缓冲。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