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信信托借壳上市 信托业壮大之路还很漫长

  ⊙陈宁远

  停牌将近11个月的安信信托4月26日终于复牌,中信信托历时4年之久的借壳上市遂落下帷幕。安信信托将以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向中信集团、中信华东(集团)公司及现第一大股东国之杰发行股票。交易完成后,中信集团将成为安信信托第一大股东,安信信托持有中信信托100%的股权。安信信托继续在A股挂牌,由中信集团实际控制,而中信信托则将成为安信信托的全资子公司。至于新公司未来如何整合而开展业务,暂时还无法获悉。但就中国信托史而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家信托公司中信信托,在诞生22年之后终于借壳上市了,这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告慰,虽然暂时还不是以自己的品牌上市。

  更为严格的说法或许应该是,如今的中信信托其实只是1979年10月由荣毅仁创办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信托业务在当下的延伸。尽管从自身信托业务的角度说,它在市场上始终领先,信托资产管理规模远超第二名英大信托,但它目前在中信集团的分量,在资本市场知名度、影响力和盈利水平,显然比之中信银行中信证券要逊色不少。

  而这种逊色,从某种角度说,常常让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中国对外经济活动是从创办信托公司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国际信托公司的迅速壮大,中国几乎进入了信托公司飞速发展的时期。那时几乎每个地方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每个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都组建了信托公司。

  这种早期的热闹,在中国证券市场也可略窥一斑。

  现在中信信托借壳的安信信托,其前身便是辽宁省鞍山市属的鞍山信托,并于1992年成为中国最早的股份制信托公司,于1994年初上市。而中国金融机构上市史虽然始于深发展,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沪深股市金融板块除了一家银行深发展之外,都是由信托公司组成的——如实际控制爱建信托的爱建股份、陕国投、现在更名为宏源证券的新宏信,以及更名安信信托的鞍山信托等。

  现在中信信托终于上市了,很难不让熟悉中国资本市场变革的人想起中国信托业过去30多年来的历程。那是一段风风火火却相当短暂的过去,比之中国其他金融机构,比如越走越大的证券机构,后发先强的中国保险业——中国人寿中国平安都是世界级的保险公司,中国信托业如今的分量已是微不足道的了。

  这是市场对信托公司的不公平,还是它早期作为开放的窗口经历了过多的试错而失去了它应有地位?是非得失,如今或是到了该总结的时候了。

  说起来,信托是世界上最为成熟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其优点就是在投资者利益最优化的条件下追求稳健,信用约束丰富的同时,投资内容也极大丰富。这个优点在2008年的次贷危机之中就表现得相当突出:出事的信托金融机构少之又少,除了它的某些单一的特殊形态投资基金。

  其实,当中国的信托公司以经济对外改革第一窗口出现时,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如何对待它。那时既无信托市场机制,也没有信托市场概念。从市场、机构和监管,都缺乏真正的信托意识和实际可行的信托制度。这个问题曾造成了大面积历史性经营亏损。这些窟窿,固然不否定有人为因素,但在信托这个金融大细分市场上的错误,还因为根本不清楚何为信托,却假信托之名,施信贷之实造成的。

  变信托机构的委托代理机制为银行的负债存款方式来接受信托委托,是信托资产管理方式的错位,这是以往信托公司出现巨大窟窿的根本原因,也是信托公司在中国金融机构式微不振的根本原因。这是系统性问题。在中国信托业整顿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关掉的信托公司不计其数,但信托的根本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2001年信托法实施后,中国信托业有过一次全国性的改造,清理了很多不合格的信托公司。但这次清理,却被信托业称为信托保牌运动,而信托之实际的效果远未达到。在所谓保牌的运动中,能落实的就是按照银监会的标准把窟窿填平,财务报表按要求做平。至于什么是信托,其核心和要害是什么,信托业务应该在什么框架下开展而防范风险,减少来自制度、理念而非市场因素的窟窿,有几家信托认真想过?

  2001年的信托法也许并不完善,但它从本源厘清了信托的性质、模式和经营范围。但找找看,有几家在严格按照信托法经营?针对信托违规,银监会一再下的文件不少,严禁地方政府基础建设项目发行信托就是一例。去年7月叫停的发展迅速的银信合作,更是凸显资本市场需要信托,而中国信托产品单一(主要集中在有隐性保本的固定收益产品)和信托监管滞后之间的距离。

  要言之,就中信信托借壳上市过程所折射出的中国信托史的沿革轨迹而言,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壮大之路还很漫长。

  (作者系独立财经观察人士,专栏作者)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