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信合作叫停 理财产品发行量或降六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0日 22:41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王雪涛 季小舟 北京报道

   信托贷款型产品是银行理财的“大明星”,备受个人投资者的追捧,经常出现发行首日银行刚开门就卖光的情况。这种产品一年期的实际收益率通常在4%以上,是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近两倍,并且预期收益率在最近几个月呈现上升趋势。然而,监管层一声“哨响”,曾经繁盛的银信合作被“吹”到禁区。

   “我们对监管部门叫停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消息并不意外。”一位信托机构业务部门人士表示,“事实上,监管部门此前就已经收紧银信合作口子,大概5月底,监管部门就找了一些信托机构,要求控制发行银信合作产品规模。”

   “此次突击叫停,一是怕银行利用信贷类银信合作产品冲击整体信贷规模;二是银监会担心,虽然信贷资产转出表外,但是贷后管理仍然在银行,怕积累巨大风险。”一位银行人士表示。

  理财产品总量或降六成

   在股市、楼市低迷的市场情况下,一年期信托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是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的2倍,对投资者显得很有吸引力。

   据银率网统计,2010年第二季度,信托类产品占银行理财产品总发行量的63.7%,环比增长38.6%。银率网理财产品分析师狄麟麟认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如果银信合作业务叫停,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将会缩减六成。

   “去年银监会发文,叫停了银行发行信托理财产品收购自身存量信贷资产,现在银监会又全面叫停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这主要是为了配合收紧银行信贷的宏观政策。”普益财富研究员魏可说。

   魏可告诉记者,所谓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按照投资方式可以分为信托贷款、信贷资产、证券投资、权益投资、票据投资、债券投资和组合投资几种类型。

   其中,信托贷款类和组合投资类占据主导地位。据金融界银行理财产品周报统计数据显示,6月23日-6月30日一周商业银行共发行了62只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占整体数量的29.81%。

   信托贷款类的理财产品,是银监会加强监管的重点。所谓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首先是有资金需求的企业找到信托公司谈妥贷款的项目,信托公司再与银行合作,发行理财产品,向普通投资者募集资金投资于信托公司的贷款项目。

   更直接来说,就是投资者贷款给企业做项目,而这些资金并不计入银行的“表内”资产,在国家收紧银行信贷的宏观调控背景下,显得格格不入。

   一项统计数据表明,截至4月底,银信合作的总规模已经达到1.88万亿元,而在3月底这一数字为1.3万亿元,短短一个月激增了5800多亿元,约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量7740亿元的75%。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由于目前对房地产企业谨慎放贷,不少房企转而通过信托方式进行融资,监管部门开始重视房地产信托带来的潜在风险。

   狄麟麟表示,监管的加强也是一个极好的转变契机,这会促使银行的理财产品向更广的范围扩展,有效的监管有利于防范银行资产中潜在的危机。

  叫停是规避风险

   一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向记者私下透露,他们已经与合作的信托公司进行了沟通,得知银监会确实已经向信托公司全面叫停银信合作产品,范围不仅包括监管层打击的主要对象信托贷款类产品,也包括银信合作的股权投资类产品和其他结构性产品。该人士表示,该行已经按照管理层的规定,暂停了银信合作系列产品的开发。

   “银监会叫停银信合作产品,应当是为了避免银行借道信托公司规避信贷监管。”一家银行人士坦言,信托理财产品成为银行调整信贷结构、规避规模限制的手段,已是公开的“秘密”。银监会此次再出重拳,在防范风险向银行蔓延的同时,主要还是要限制银行变相发放贷款。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信托行业研究员赵杨表示,去年商业银行共计发售5万多亿元的理财产品,其中有2万多亿元属于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而今年上半年发售的信贷类理财产品,规模已达2.5万亿元左右。其中八成涉及信贷类业务,用来发放信贷或者购买信贷资产。

   赵杨表示,银监会此前曾要求银信合作业务规模较大的信托公司控制银信产品规模及发行增速,但是效果并不明显。银监会在6月份曾要求12家信托公司主动压缩银信合作业务的规模,不能超过5月的发行规模,可是6月份的银信合作产品规模仍在冲高。

   记者了解到,监管层叫停银信合作产品,剑指银行借道理财产品发放表外贷款的行为。去年底以来,央行收紧信贷,于是银行大量发售信贷类投资产品,向市场募集资金。有些银行甚至将新增贷款的一大部分通过理财产品移至表外,从而规避监管。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快速扩张,不仅冲淡了监管层货币政策的作用,而且增加了银行系统的风险。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对银行来说,银信合作被叫停后,银行少了一条社会募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不过,这剂“猛药”打击最大的,应当是信托公司,他们的一大半信托业务都将因此被“切掉”,冲击不言而喻。“信托公司的日子比我们难过多了。”他说。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分析,银信合作业务的风险很高,面临很多问题。此前金融机构将银行贷款转化为信托资金,属于滥用信用。如果不对此加以控制,将会产生更大的问题,这也是银监会此次紧急叫停银信合作业务的根本原因。

  理财品种变得“单调”

   对于信托公司而言,银信合作业务占其资产规模的“半边天”,被全面叫停后,信托公司能否经得起这般风雨?

   赵杨告诉记者,银信合作业务在信托公司所占的资产规模比较大,但是,由于信托公司在银信合作业务中所收的手续费相当低,叫停对其收入影响并不大,长远来看,银信合作也不是其长远发展的一个途径。

   某信托公司业务人士也表示,银信合作业务被叫停,受影响的不仅是信托公司,正如平衡木的两端,由于是银行与信托的合作,首先是银行的理财业务受到影响,其次由于信贷腾挪通道被封堵,银行信贷规模将受限制。

   “可能将令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品种再度萎缩,收益率也将走低。”工行理财师张宇表示,目前,纯粹投资债券和票据市场的产品,1年期产品的收益率难超3%。

   “个人投资者也暂时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理财工具。普通个人投资者很难直接购买信托公司发售的信托产品。这些产品的门槛都很高,大多为100万元,而且按认购者的资金量从高到低排序发行,资金量足够大的认购者才能分配到份额。”张宇认为。

   由于大市不好,自去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品种变得越来越单调,只有债券和票据型、银信合作型、挂钩型等寥寥可数的几个品种,其中银信合作中的信贷类产品,因为风格相对稳健而收益率又相对较高,成了市场的绝对主力。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