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VISA银联互掐谁胜谁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4日 18:25  《理财周刊》

  本刊记者/邢力

  眼下,许多人钱包里都塞着各式各样的银行卡,其中大部分又都是信用卡。而大部分人的钱包中,总有一张印有飞鸽和“银联”字样的双币种信用卡,这个漂亮的飞鸽图案就代表着全球第一大支付清算组织——VISA。

  然而最近这个平时安静地躺在钱包里的小飞鸽却成了各大财经媒体竞相追逐的对象。因为VISA国际组织近日向全球会员银行发函要求,从今年8月1日起,凡是在中国大陆境外受理带VISA标识的双币种信用卡时,不论是刷卡消费还是ATM取现,都不得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而必须走VISA通道,否则VISA将重罚收单银行,第一次将罚款5万美元。如果收单行再犯,每月将罚款2.5万美元。

  VISA“坚壁清野” VS 银联“闭关锁国”

  VISA方面为此做出的解释是:当VISA卡进行跨境交易时,如果交易被其他支付品牌的网络处理,那么一旦发生交易纠纷或数据泄露,将会给持卡人带来极大的风险。根据VISA全球运作规章的规定,VISA双币卡在海外的交易必须走VISA的交易处理网络,其目的是确保每一笔VISA卡的交易都能够为持卡人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但这一说法显然只是托词罢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VISA此举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遏制正在境外市场大量吞噬VISA固有市场的银联的发展势头,并以此倒逼银联开放境内市场。

  值得玩味的是,VISA在境外市场实施“坚壁清野”政策的理由和银联在境内市场实施“闭关锁国”政策的理由非常相似。银联的解释也是:一旦国内对VISA开放清算渠道,国外巨头将轻而易举地拿走很多重要经济数据,从而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另一个老生常谈的论调就是所谓的“民族金融保护论”。银联认为VISA和MASTER CARD实力过于强大,一旦国内市场对其开放,新生的民族品牌“银联”将会死得很难看——中国台湾地区梅花卡以及英国accESs和澳洲bankcard在VISA冲击下的溃败就是最好的证明。

  事实上,银联给出的理由同样只是托词,因为银行卡组织的信息主要是现金和消费信息,这在金融数据里面是保密度很低级的信息。最重要的资金挪动信息,国内是由央行掌控的资金划转和结算平台来操作的,跟银行卡组织无关。因此无论是VISA的“信息安全论”还是银联的“金融安全论”都是不成立的。

  而“民族金融保护论”同样也只是银联为了在境内市场顺利实施垄断的一种借口而已。因为台湾梅花卡和bankcard都龟缩在本土市场,它们的外向型经济结构又有大量的境外需求,所以区域的狭窄导致很容易被VISA等巨头打败。而目前银联的状态和它们非常不同,银联网络已经拓展到了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能刷银联卡,在与VISA的竞争中,银联并不落于人后,以保护民族金融品牌的理由排斥VISA显然很难让人信服。

  鹬蚌相争 消费者遭殃

  其实普通消费者并不关心VISA与银联这两个业界大佬的明争暗斗,他们只在意境外消费到底走哪个支付渠道更方便,成本更低廉。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消费者海外刷卡走银联通道显然是更加划算的。因为在境外通过中国银联进行消费是将消费额直接由当地货币兑换成人民币,结算汇率是按中国外管局公布的当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准,这样就规避了境外消费带来的汇率风险,更重要的是,目前银联在境外进行结算时不收取任何的货币结算费,这也是中国银联近年来进行境外业务拓展的最大卖点。

  但如果消费者在境外消费用VISA 进行结算的话,要先将消费额由当地货币转成美元,再用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进行结算,结算的汇率是由VISA根据当日全球的汇率进行综合而定,这就需要消费者承担一定的汇率风险。最关键的是,VISA和还要加收1%~2%的货币结算费。

  显然,VISA封杀银联境外交易结算通道后,今后国内大量双币卡持卡人在境外消费时将不得不使用VISA网络,这等于无形之中提高了国人境外购物的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VISA的表态似乎预示着VISA银联双币卡已成为历史,但目前出现的“拼杀清算渠道”现象仍要慎重处理,否则在这场“对决”中将没有赢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