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理财周刊》:新股丑闻何以特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9日 18:40  《理财周刊》

  (内容提要)新股丑闻多,监管部门把关不严,不能不说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文/贺宛男

  近一段时间以来,新股和次新股丑闻不断。先有苏州恒久因核心专利未缴专利费已被国家专利局终止,涉嫌造假上市。继而又有联信永益上市才10天,公司实际控制人且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陈俭,因为涉嫌单位行贿罪,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接着,3月中旬招股的科远股份,因负债等问题被媒体质疑“这家主营热工自动化和电厂信息化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存在诸多成长隐患”。日前,海宁皮城又因其招股书所披露的信息,与上市公司宏达经编披露的公开资料中,营收、利润等核心数据差异高达33%,也正被媒体质疑存在“两套账本”。更别说江苏三友实际控制人变动的重大信息居然隐瞒了5年,其保荐人早已调离,独立董事则因“工作太忙”也已提前离开。无独有偶的是,这些专业性很强的丑闻,几乎100%由媒体揭露,真不知那些本该尽责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特别是年薪数百万的保荐人都干啥去了?

  新股丑闻多,原因固然很复杂,投资人首先想到的是保荐人、律师等签了字的把关者。但笔者想说的是,一年来新股以史无前列的高密度审核,泥沙俱下,监管部门把关不严,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

  最近,证监会网站正就第十二届发审委委员名单候选人进行公示。公示信息披露,第十一届发审委委员共25人,其中专职委员17人,自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19日期间,十一届发审委共召开发审委会议183次,审核公司315家次,通过发审委会议的公司共294家,通过率为93.33%,未通过发审委会议的公司21家,否决率为6.67%。第十一届专职委员平均每人参会76次,审核企业107家。

  读着这一长串数字,笔者不由大吃一惊。现在实行双休日制度,一年工作日也就250天,专职委员平均每人审核企业107家,几乎两天一家。读过招股书的都知道,少则数万字多则十余万字,还有一大叠附件,要在短短两天内审阅完毕,并提出核准或不核准的专业意见,且每隔两三天又来一家新的,又是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股权结构的,这是一般常人所能胜任的吗?

  如今,第十二届发审委委员正在公示,还在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的可敬的十一届委员们,近20天来的担子更重。如上述,去年4月到今年3月一年中,共审核315家公司,每月平均26家,而据证监会网站信息,3月22日至4月9日这十八天中,已经和即将审核的公司已达32家,估计一个月下来很可能突破40家。这些行将卸任的十一届委员们,马上要交接新的工作,却让他们在交班之际担如此重任,他们能把好关吗?

  现在有一个说法,认为创业板被爆炒至上百倍,原因之一就是上市股票太少,总盘子太小,因此要加快步伐,例如有说在创业板满周年之际上市新股达300家的。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说法。监管部门既然设立了发行审核委员会,就要在上市的合规性上从严把关,遗憾的是,上述苏州恒久、联信永益等暴露出来的都是合不合规的问题,并不专业的媒体记者稍花点精力都能发现问题,只要多给委员们一点时间,难道从全国挑选出来的这些专业人士就发现不了?何况我们实行的还是核准制,审核后面还有一个“准”字,发审委的专家们OK之后还有证监会的一纸批文,能为了做大盘子而让滥竽充数?

  至于盘子大小,股市刚诞生时不也经历过老八股时代,甚至有过一天内股指翻番的,中国股市不也发展壮大起来了吗?

   千万把好新股审核之关,千万别赶进度!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