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投摩根光大保德信两总投身中欧 铸新铁三角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5日 06:23  理财周报

  上投摩根的总经理助理徐红光和光大保德信投资总监许春茂即将赴任中欧基金

  理财周报记者 王小静/文

   素来低调的中欧基金近期即将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原本空缺的分管投研和市场的两个副总经理很快将会到位。

   理财周报从多方渠道了解到,上投摩根的总经理助理徐红光和光大保德信投资总监兼光大红利基金经理许春茂日前已经分别向各自公司提交辞呈,即将赴任中欧基金。

   管理层的完善对中欧基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节点。但它的举措只是今年中小基金公司变革的一个缩影。

   2010年震荡起步的二级市场使基金公司的业绩起伏不定,加之监管层对基金产品通道的放开,使整个基金行业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态势。很多中小基金公司在第一季度都开始发力,欲将“破茧”。

  双将加盟 中欧基金组成铁三角

   应该说徐许两位大员是中欧基金寻找已久的人了。

   中欧基金成立于2006年7月,是一家很年轻的合资基金公司,由意大利意联银行股份合作公司、国都证券和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等三家公司合资而建。这家年轻的基金公司从成立后很长时间都给业内一种不温不火的印象,不犯错误,但也不出彩。

   一直到去年年初,刘建平出任中欧基金公司总经理之后,中欧基金给业内的印象开始发生了转变。

   “激情做事,低调做人。”沪上一家基金公司老总这样对理财周报记者评价换血后的中欧基金。

   中欧基金从那时开始就在寻找合适的投资和市场人才。而刘建平在最初接受理财周报记者访问时就说过,“只有好的人才(People),才能创造好的业绩(Performance);只有好的业绩,才能给公司带来好的收益(Profit)。”从到中欧上班的第一天起,刘建平就不断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公开资料显示,许春茂毕业于英国LANCASTER UNIVERSITY金融专业,曾任职泰信基金和北京华融投资管理公司,目前为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兼光大红利基金经理。其管理的光大红利基金在晨星2009年12月晨星评级(三年)中为三星基金。而此前很长一段时间被晨星评为五星基金。应该说许春茂的投资管理能力被业内广泛认可。

   而徐红光则出身于华安基金,后转会上投摩根,也是上投摩根最早的一批员工之一,并从负责机构销售业务逐渐升任至总经理助理职位。

   “徐红光的个人能力主要还是销售方面。目前中欧基金很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力量。”以上人士对记者称。在他看来,徐红光、许春茂的到位,将和总经理刘建平形成一个铁三角。中欧基金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小基金公司争先“破茧”

   中欧基金高管的完善无疑对中欧基金日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但这只是今年中小基金公司的一个小小缩影。非常明显的一个现象是,今年一开年,中小基金公司就处于一种异常活跃的状态。

   首先是中小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在第一季度表现突出。A股市场开年以后震荡不定,令绝大多数股票型基金在第一季度马失前蹄。但2009年年底规模排名倒数第三的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公司旗下的摩根华鑫领先优势则一骑绝尘。这只次新基金除了运气很好成立于去年的最低点位之外,在操作上也是非常杰出。在今年第一季度净值一直在稳步增长,与绝大多数股票型基金负收益形成鲜明对比,以8.92%的涨幅遥居第一。

   除了摩根华鑫这只年初黑马之外,华富、华商、中欧、诺安等很多中小基金公司的债券基金也以4%以上的增幅跑在前列,其表现远远超过大型基金公司的同类产品。而金鹰中小盘等业绩突出的股票型基金仍然是今年的亮点。

   除了业绩以外,一个难得的现象是很多中小基金公司正在试图走出过去一味追求规模的怪圈,逐渐形成各自的特色。

   “如果选择债基这个理财工具的话,还是选华富比较好。”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曾刚管理的华富收益增强债券型基金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债基的领头羊,逐渐成为华富基金的一块招牌产品。

   “他们去年年底规模只有8个亿,估计一季度已经翻番了,肯定超过16亿。”一位银行渠道的人士对理财周报记者透露。这在第一季度绝大多数基金产品处于净赎回的状态下,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成绩,对华富基金公司来说无疑也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另外一种渐成特色的中小基金公司是以天治基金为代表的“小而全,小而美”的类型。先完善产品线,再逐渐发展,这基本上是天治基金给外界的印象。虽然天治基金目前规模不足100亿,但除了指数基金以外,产品线已经完全。

   此外,一些基金公司还在尝试在渠道上创新和突围。去年年底,在四大行以其绝对的客户和网点资源优势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的情况下,中欧基金率先发起邮储托管的渠道,在基金扎堆发行的年底杀出一条血路,募集了14.7亿元,成为同期发行的最大亮点。

   对于新基金的首发,上海的中银基金、农银汇理等几家银行系的中小型基金公司的表现更是令业内咋舌。今年2月初,中银基金新成立的中银蓝筹精选基金募集了61.84亿元。日前刚刚发行完毕的农银汇理中小盘竟然达到97亿元的首发募集规模。单这两只基金的首发,足以让两只基金在2009年年底的规模水平上提高至少5名以上。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