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额信贷消耗资本金银行融资着眼未来3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3日 23:07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王雪涛 北京报道

   今年银行对宏观政策的把握将更加到位,也普遍预期政策将收紧,因此银行不会过度投放造成资本金压力,而会有更长远的资本金规划。

   针对近期有关官方控制银行信贷额度的传言,中国银监会表示,信贷投放节奏和质量的“底线”是资本充足率等审慎监管指标,商业银行的信贷计划则由其董事会制定。

   分析人士指出,在计划经济时代,监管机构可以实现对资金和贷款额度的统一调度,但是随着商业银行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日益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金融市场主体,监管部门一般不会直接控制银行信贷额度,银行的经营目标和信贷计划由其自主研究制定。

  银行信贷缓步微调

   虽有全国各大银行停止放贷的传言,多家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信贷节奏并未打乱,只是在进行缓步调整。

   建设银行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审批贷款项目的工作一直都在正常进行,地产等项目的信贷也并未受到影响。对于银行调整新增信贷额度的市场传闻,他表示,并未接到总行修订相关信贷计划的通知。

   平安银行总行负责人透露,与同业交流得到的反馈是,各大商业银行都力争在上半年内完成全年信贷任务,以应对央行可能采取的突然加息措施。

   深圳发展银行北京分行也表示,今年以来,各大银行放贷还是非常火热,分支行的审批权限并未改变。

   “今年信贷工作的重点在于优化信贷结构。”一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人士表示,产业和区域结构调整力度将在今年有所加大,银行也应该调整和完善相关的信贷政策。

   “2009年大幅增加的贷款并未完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农业银行总行战略管理部总经理胡新智认为。更有分析人士认为,去年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信贷资金大量流入楼市和股市,推高了资产价格。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信贷调整会缓步进行,不会突然改变政策,一定会给商业银行准备的时间。

  再融资预期强烈

   回顾2009年银行业的表现,最抢眼的非信贷莫属。在新一年到来时,信贷遗留的融资尾巴成为银行业备受关注的焦点。

    据统计,截至2010年1月中旬,已经明确再融资计划的银行有:招商银行220亿元配股、深发展向中国平安定向增发、宁波银行共75亿元次级债和金融债计划、南京银行兴业银行每10股不超过2.5股的配股计划,以及中信银行不超过250亿元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融资计划等,这些融资规模约达800亿元。

  有银行业分析师认为,从目前监管部门对银行融资的谨慎态度看,放行银行扎堆融资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上述5家上市银行排队一一完成融资,恐怕已到了今年下半年,若再考虑为一些大型企业再融资让路因素,则其中变数更多。

   事实上,业内人士并不认为2010年的银行再融资压力很大。郭田勇强调,银行的留存利润和每季度创造的利润可以增加一部分资本金,如果银行的资本金确实有压力,还可以通过调整资产结构,比如降低风险资产权重、增加中间业务等方式来缓解。

   “2010年银行对宏观政策的把握将更加到位,也普遍预期政策将收紧,因此银行不会过度投放造成资本金压力,而会有更长远的资本金规划。” 郭田勇认为。

   “融资方案可能随时会变,是否融资、怎么融资都还没定,不过投行都在盯着。”兴业证券投行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金融股发行都是投行业务大单,2010年IPO和再融资需求集中且规模较大,金融股融资肯定是投行今年追逐的热点之一。不过大型券商揽得IPO或者H股的承销机会更大,中型券商则主要做配股和发债等业务。

    国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邱志承认为,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是商业银行除信贷投放外存在再融资压力的最大变数,“商业银行一旦启动再融资,并不会以满足一时的监管标准为界线,而是要考虑至少未来2-3年的经营需求。”

   一家等待监管部门批准的股份制银行董秘办人士向记者表示,对何时能获批心里没底,“不确定因素很多,我们只能等待。”另一家银行董秘办人士也表示,已感受到监管层对银行融资问题的谨慎态度。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