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建行梅雨方:后危机时代稳健为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1日 16:36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施维 实习记者 滑明飞/文

  “时至今日,毋庸多言,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冲击谁都避免不了。”中国建设银行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副总经理梅雨方说。

  12月9日,在2009年零售银行峰会现场,梅雨方接受理财周报记者专访,畅谈了他在华尔街亲身经历的金融危机对零售银行的深远影响。

  理财周报记者:金融危机在过去一年对金融体系造成重创,你怎么看?

  梅雨方:去年雷曼兄弟倒闭时,我正好在美国,因此可能感受比较深。我的体会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全球新兴经济体对金融危机没有免疫力;二是客户资产缩水,对金融盈利带来新压力;三是金融危机对现代投资管理基础理论提出挑战;四是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下,金融危机为何难以避免?

  理财周报记者:可是,危机爆发时很多人都认为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有能力免受冲击。

  梅雨方:当时我也听到很多专家和媒体有类似说法,但我和美国金融界的同仁探讨时,他们认为冲击对新兴经济体也不可避免。因为钱是流动的,一个地方的变化,肯定会带来其他地方的变化。

  其实,结果证明是这样。全球来看,三大经济体,美国2008年GDP增长是负3.2%,德国是1.3%,日本是负1.7%,中国是9%,印度是6%。全球的GDP都在下滑,客户资产也在缩水。从调查来看,2008年全球富裕人士财富下降20%,人数也下降了4.5%。中国没能幸免。

  理财周报记者:富人数量和财富双下降给私人银行业务带了哪些影响?

  梅雨方:我给你讲个故事:雷曼倒闭后不久,华尔街一家私人银行的人跟我说,另一家大银行的客户担心那家银行会倒闭,要把资产转到他们银行。那个客户为求安全,连利息都可以不要。

  实际上这是恐惧,使富裕客户在资产配置方面,向现金存款方面转移。同时,资金从外地向本地流动。中国内地还有香港,都应该是受益的地方,这也能解释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虽然股市有跌,但客户增长并没有大的变化。

  另外,私人银行的成本压力加大。客户转向更安全的资产,财富公司的管理资产下降了20%,。但成本却从原来的60%升到70%甚至90%。

  理财周报记者:不少人把金融危机爆发的责任归咎于华尔街的贪婪。金融界精英的光环一下子黯然,你怎么看?

  梅雨方:对利益的过度追逐,应该是金融监管体系失效的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对利益的追逐,所以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虽然有政策,但未必有有效的执行。

  理财周报记者:那贵行在财富管理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梅雨方:震荡中,我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原则在做:稳健的经营理念,追求与客户之间长期、深入的合作。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