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妈妈用粮票也能理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4日 10:31  卓越理财

  新浪财经讯 《60年,理财生活在改变》理财故事征集大赛正在新浪财经频道火热进行。参加活动的网友可以将自己的理财故事(附联系方式)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参赛邮箱:old_wolf@2008.sina.com参与活动。以下为参赛作品:《妈妈用粮票也能理财》。

  那是七十年代的事情了,虽然我们家已搬到城市,但生活依旧十分艰苦,妈妈没工作,我和弟弟仍上学,爷爷身体又不好,全家都指望爸爸微薄的工资度日。

  条件虽苦,但生活节俭的妈妈却始终很乐观。她有句从老辈人那里继承来的理财名言:“男人是耙子,女人是匣子,不怕耙子没齿,就怕匣子没底。”在艰苦的日子里,妈妈正是凭借这个理财法宝才让全家勉强吃饱穿暖。

  但收入毕竟太少了,平时还可维持,遇到老家来人或给爷爷买药,立刻就捉襟见肘了。妈妈再是理财有方,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环顾室内,家中除了一壁图书别无他物,妈妈决定在这些图书上做理财文章。我们居住的大院紧靠一所大学,如果用这些书摆个租书摊,应该是个没本钱的生意,妈妈跟爸商量,可爸不同意,一是舍不得书,二是觉得掉面子。但禁不住妈妈再三劝说,恰好要过节了,给老家寄钱后,生活又是个问题,只好无奈地同意。

  第二天,妈妈推着一箱子世界名著和当代小说上路了,她找了个角落试探性地摆出书,没想到大受欢迎。文革刚结束,大学图书馆藏书匮乏,一分钱就能租到一本名著,简直太划算了。很快妈妈带去的书就租出去一半。晚上,辛苦一天的妈妈兴奋地拿出自己生平的第一笔收入,虽然只是几毛钱,却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一天,一个大学生手拿一张全国通用粮票问妈妈,自己没带钱,用粮票能不能顶呢?妈妈刚想和从前一样拒绝,但转念一想,为什么不呢?粮票也可以换钱花的。正是这突然的灵光一闪,让妈妈的理财观念有了新的转变。

  按当时规定,只要一考上大学,就可转为城市户口享受粮食补贴,每年寒暑假,大学生不在食堂吃饭了,学校便按规定把粮票核发给学生,于是那些家境较好的同学手中便有富裕的粮票,因粮票不能直接在食堂消费,他们便希望到妈妈这里来看书或者直接兑换现金。

  妈妈从中看到商机,但她不敢贸然行事,问爸爸这是不是投机倒把罪。对于这种超小额的交易,爸爸也不敢下结论,不知道这种理财方式到底合不合法。可学生们不管这些,他们热情高涨,一个劲儿鼓励妈妈,有时办完租书手续,扔下粮票就跑了,于是妈妈也就半推半就干起来。

  多了一种理财方式,生意又那么好,在今天看来是多么高兴的事情啊,但妈妈却喜忧参半,毕竟政策不允许。所以虽然市场上有很大需求,但她从不进行大额交易。即使学生急等用钱,也只为他们兑换三五斤粮票。其实妈妈大可不必小心翼翼,粮票交易在当时早已半公开化,在许多地方,你可以直接拿粮票兑换鸡蛋、牛奶、布票、油票甚至现金。

  除了小心谨慎,妈妈在投资理财中最大的优点是从不贪心。(这一点到现在都是我的理财法宝)除了拿粮票换取生活用品外,妈妈也用多余的粮票兑换现金,但她按照行情,仅仅以每公斤比市场上低一分钱的价格与同学生们交易,也就是说每斤她只能赚取5厘钱的差价。尽管如此,妈妈也很知足,同时也因为坦诚赢得了更多学生的信任,她的书摊生意更好了,有时候甚至超过了爸爸。

  我和弟弟是妈妈善于理财的直接受益者,我们肚子里的油水逐渐多起来,虽然家中仍不宽裕,但在那样的环境中,能吃饱喝足就已经很满意了。

  国家恢复成立工商部门后,每当工商所同志来收费,妈妈总对他们“主动交代”租书可以用粮票顶。但工商所的同志每次却笑笑,或者干脆把话题岔开,也许因为这种交易早已半公开化,他们见怪不怪,也许是妈妈人缘很好或者交易数额太小,犯不着治理。总之妈妈的粮票理财之路就这样胆战心惊却平安无事地走来。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粮票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92年,党和政府决定让市场经济全面取代以票证时代的计划经济。妈妈再次展现出了她的理财智慧,她果断关掉书摊,盘下一家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而濒临倒闭的副食品商店。记得签合同那天,妈妈面对十分担心满面愁容的爸爸却长出了一口气说:“我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理财,不必偷偷摸摸地进行粮票交易了。”

  签合同后,靠粮票理财让我们吃饱饭的妈妈做了一个惊人之举,没像其他人那样在粮票使命终结前兑换成现金,而是细心收藏在两大本集邮册中。爸爸很奇怪,说家中日子不宽裕,为什么不换成实物,却眼看着它们变成废纸。妈妈只说,换这点东西也成不了富翁,留着吧。

  把副食品商店盘下来后,妈妈把它改成商店,由于起步早,竞争对手少,而且妈妈总站在顾客角度上考虑问题,所以生意火爆,营业面积不断扩大,经过10年经营,已经发展成营业面积600平方米,员工20人,拥有3个一级代理权的商贸公司。妈妈这个没多少文化的妇女创造了理财的奇迹。

  2005年,妈妈决定洗手不干,她把股份转出去,只揣着那两本集邮册回到家中,此时妈妈收藏的粮票早已超过了本身的价值,特别是一些地市发行的油票和布票早已成了孤品,我们好佩服妈妈,但妈妈却不卖,而是精心收藏在书柜中,闲暇的时候便一张张翻阅。眼神中充满温和与亲切,我知道妈妈是在回味那段艰苦的岁月,回味那段既辛酸又甜蜜的理财经历。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国庆前夕,妈妈竟然把这两本视若宝贝的册子捐给了市博物馆。她说:60年的新中国经历了那么多风雨波折才走向今天的繁荣富强,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这册子里不仅藏着她和千万个家庭的理财故事,更反映出了国家的一种理财形式,所以她的归宿应该是国家。

  这就是妈妈,靠粮票理财起步的她在一步步走向辉煌后,却没有为自己留下任何财富,但我认为,妈妈是最富有的。

  付晓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