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碳币:世界金融新主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7日 17:39  《理财师》

  今天,含金度和含油度(石油比价)来衡量货币硬度的主要依据;未来,含碳量很可能成为最优的计价货币价值方式

  文/戴星

  2009年的世界,提到金融业,似乎就与“危机”、“破产”等主题词相连。而就在5月初,华尔街的精英们却不同寻常地庆祝起美国政府的节能减排计划来。这一次,我们以往熟悉的美联储、芝加哥期货市场、高盛、摩根大通等一干人马粉墨登场,为美国的大规模减排计划大唱赞歌。在这个次贷屁股还没擦干净的时刻,华尔街不忙乎印钞票救援银行的本份,却突然关注于八竿子打不着的环保节能话题来,大有“吃错药“的嫌疑。国内不少金融界人士更对此斥之为“哗众取宠”,以为与科网泡沫一样,不过是些资本市场上的忽悠而已。

  这次忽悠的话题,名字叫碳币,说白了,就是国际间一吨减排的二氧化碳价值。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暖已经是全球共识,减少碳排放这个话题不算是什么新话题。但要弄明白华尔街这次煽乎的碳币是不是一个以往忽悠科网和生物技术的翻版,却需要从碳排放如何就成了“币”的由来考证。

  前生——CDM

  说起这碳币的前生,就必须提到一个协议和一个相关的机制。这一个协议是《京都议定书》,而相关的机制叫做CDM(碳排放权交易)。

  京都议定书从1997年12月签订,规定了当时碳排放最多的发达国家在2050年的减排目标,并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具体地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至于当时碳排放量还没有挤入全球前列的中国、印度等国家,大家伙网开一面,没有给出2010年以前的法定减排目标,让我们捞了个自觉的位置。

  对这个协议,国内一般都把它宣传成为一群充满道德正义感的国家,凑在一起慷慨激昂的商议结果。但笔者向来以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固然有道义的一面,但更多时候却是利益的竞合。当年京都议定书的签订,本来就是一个商业利益的集合。

  在这个协议签订之前,日本、德国等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需要找到发挥本国产业优势,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市场;而这个时候的美国,正用网络科技、“信息革命”等技术优势在全球掀起新经济浪潮,并借口“全球化”而把美国的产业力量铺满全球,打得日本、欧洲节节败退。节能环保,是日本和德、法等欧洲国家的技术特长,全球大规模减排的目标一旦确定,他们的技术便可借此占领世界,与美国的科网优势分庭抗礼。

  这个小心思,山姆大叔自然不傻,于是硬着头皮加入了3年,却根本不当个事。2004年,全球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了3.3%,但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的排放量比1990年上升了15.8%。2001年,布什总统干脆以议定书对美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为由,悍然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那意思就是“世界第一的碳排放国不参加,我看你小日本加老欧洲怎么蹦跶”。

  撑着局的欧洲和日本,确实在碳减排上吃了不少苦头。刚开始减排的头6年,搞个余热锅炉、弄个变频技术、整个节能照明,再普遍减小汽车排量,这些节能改造的投资可控,而且减排的效果还不错,欧洲和日本的排放量基本都能按计划减下来。但2005年之后就麻烦了,在现有生活方式之下,产业的边边角角节能已经不能完成减排的任务,必须把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以及管理技术也加上,才有可能继续下去。于是云计算等IT管理技术(可通过集中运算减少计算机能耗)出来了,物流GIS等精准管理(可减少运输能耗)和智能电网(可减少电网传输耗能和发电空耗)等管理技术,统统都成为减排中的重要分子。这些领域,投资都很大,更要命的是,居然又进了山姆大叔的特长领域,欧洲、日本整了半天,终于还是没有跳出山姆大叔的手心。

  好在《京都议定书》给了欧洲和日本一个不依赖美国的机会,这就是CDM机制。CDM允许发达国家把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的数量作为自己减排的指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买指标。就像中国这样的工业化国家,在2010年之前没有减排指标要求,如果发达国家中头顶减排指标的企业帮助中国减排一吨碳的钱低于自己减排投资的钱,那发达国家企业就宁愿去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了,这就是CDM的经济意义。

  CDM开始时买卖的是减排指标,也就是购买中国某个排污大户指标的外国公司,向中国该大户支付外汇,让大户自己买设备实现减排,而减排下来的成绩算外国公司的。但为了保证指标的执行效果,现在的交易内容已经基本转化为买卖技术,也就是外国人直接向我们的大户提供减排用设备,用设备换指标。在这种情况下,谁的节能产业化技术水平高、成本低,谁就可以从中赚足银两。

  2008年的碳排放权,在欧洲的行情是一吨碳10欧元左右,而中国现在的行情是50元~80元,这两个价格的巨大差异,体现的是中国减排一吨碳远比欧洲更容易和更便宜。于是,到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去做CDM,就成为欧洲人和日本人最好的选择。根据国家发改委去年透露的数据,中国每天在进行的CDM项目多达上千个,已经成功地当了全球第一。

  不过,CDM还不是碳币。因为CDM只是有减排指标的外国大企业和有减排任务的中国大企业之间私聊的买卖,如果仅靠现有机制,不要说碳排放权成不了金融货币,甚至连公开市场的交易都算不上。国内现在也有不少地方宣布成立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际都是些CDM中介公司搞的噱头,一年里能成个十来单就不错,哪里有我们眼中成千上万的交易市场的样子。

  后世——碳金融市场

  话说CDM这个机制,在过去10多年来,虽然大力推进了全球的减排事业,不过终究是个政府指导下的小众活动。没有美国的支持,无论是减排技术、可交易指标量还是金融手段上,CDM都显得势孤力单。

  2009年,奥巴马一上台就把摘《京都议定书》的果子当做了国策。上万亿美元的预算,加上史上最富有雄心壮志的减排指标(如:到2012年汽车减排20%,2050年汽车减排83%的计划),已经充分体现出美国政府将节能环保作为其从金融危机中走出、统领全球经济的新亮点的想法。但与以往布什把节能减排看做是石油、汽车等产业用来升级的技术不同,这次美国主推节能减排的却是不懂技术的华尔街精英们。

  华尔街所看上的,并非是节能减排的伟大历史意义,而是CDM潜在的交易规模。如果全球各国都加入到节能减排指标的安排中,每年上万亿美元的交易额将会出现。而现在CDM交易中,既没有有形的公开市场,也缺乏各国市场监管体制,金融手段几乎空白,可以说处于原始易货交易之中,这样的初级市场是华尔街巨大的金矿。

  CDM是一种未来所有国家都要交易的东西,在CDM交易过程中,一定要购买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因此CDM一定要与提供这类技术和设备的国家货币进行换算,这两大条件,构成了CDM可以成为全球货币的天然条件。但要想把CDM打造为碳币,还需要建立其信用和流通体制。

  华尔街对此心知肚明。芝加哥交易所已经提出了准备把碳交易纳入其期货和现货交易品种中,成为与黄金、石油并行的三大品种之一;高盛和摩根大通在鼓动推出围绕CDM品种的衍生金融品种,促成其流通;而美联储最近则发出将碳币作为国家外汇储备的呼声。

  美国之所以敢于提出远高于欧盟的减排指标,是建立在其技术储备基础上的。CDM如果货币化,谁能率先用低成本达到减排指标,谁就最有利。美国这次的算盘也是如此。如果真能在2012年减排20%,而只承诺减排指标为8%,则多出的12%指标将自动转化为国家外汇储备。美国是目前全球最大排放国,它利用技术优势结余出来的碳储备将会让美国在美元失势后,仍能保持全球金融霸主地位。

  反过来说,在这种打着为子孙后代生存环境的旗号而建立的碳金融体系下,最倒霉的国家将是我们中国。因为以前白拿钱的幸福时光是用没有减排指标限制的10年换来的,但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碳排放国,未来一定要承担减排指标的。由于技术落后,中国很可能沦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需求国,到那时候,我们将可能不得不像进口石油一样,大量进口美国的碳排放权,从而把在制造业中获取的血汗美元,继续以碳排放权形式还给美国。这大概也是中国政府在新一轮2012年后全球减排指标安排中坚持不承担义务的想法吧。

  不过,不管怎么在新国际协议中坚持,中国政府不能承担全球人民的指责,所以最后肯定还要承担起指标。欧盟、美国、日本现在提出让中国、印度承担全球20%的减排量,就算我们不干,估计承担起10%左右还是必须的,这个指标就意味着上千亿美元的交易额了。以这个需求金额,让中国荣登全球碳交易市场前列,那倒可以反生出很多新鲜的东西:

  比如碳币交易市场。碳币交易可以把CDM从技术交易转化为金融交易。想象一下,每天可以把碳币当做外汇在市场上买入卖出,还可以做多做空期货,将会托生出新的大交易市场来。

  再如,国际间新的货币金融体系。碳交易用什么货币结算,反过来也可以说是每种货币的“含碳量”多少。美元、欧元、日元都从金本位走向纯粹印张的阶段,现在只能用大约的含金度和含油度(石油比价)来衡量硬度,未来,含碳量很可能成为最优的计价货币价值方式。货币当局升值和贬值的标准,将以每元货币可购买的碳吨量计算,由此可建立起全球人都服气的新货币体系。

  当然,上面的畅想,现在还都未实现。本文讲述的碳币机理,将可能在2012年之后方能应验。因此,短期的金融盈亏,还无需关注。但面向未来的事业投入者,大可以多关注一下,尤其是那些已经投身到新能源、节能技术、环保等事业当中的人士。

  (作者为本刊特约经济评论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