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富是应对危机的治本途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 18:58  《大众理财顾问》

  文/时寒冰

  在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全球深度蔓延之际,时寒冰先生《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一书的出版,带来的反响甚至远超他本人的意料。时寒冰提出的保护资源、进行资源储备和人民币国际化等建议,已经被我国政府采纳并正在逐步实施。本文向读者介绍他的另一个主要观点,该观点可能将对普通百姓的理财生活带来深远影响

  次贷危机对世界的最大的影响是,美国依靠过度信贷支撑起来的消费体系走向崩溃,世界经济因为缺少了一个重要的引擎而陷入迷茫之中。此时又恰逢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内需严重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应对?

  日本的发展经验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广场协议之后,日本房地产和股市的泡沫快速累积并骤然破灭,由此带来了长达近20年的经济衰退。如此长的衰退,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崩溃了,但是日本仍然位居世界3大经济体之列,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我们要学习日本的有益经验,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使中国经济早日走向复苏。

  日本奇迹民富造

  二战结束后,从废墟上爬起来的日本,国力增长速度之快,令世界震惊。笔者经过研究发现,日本的成功,根源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走民富路线。

  两次经济景气均由内需推动

  日本的经济发展始于1955~1957年的“神武景气”,在此期间,日本GDP年均年增长12%。1958~1961年间,日本经济又经历了一场长达42个月的景气,超过了神武景气,称为“岩户景气”,在此期间,日本GDP年均增长10%以上,出现了所谓的大众消费社会。

  从神武景气到岩户景气,日本经济的发展,都是以内需的启动为基础的。为了扶持本国产业的发展,日本甚至实行了严格的进口限制政策;而中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为内需的成长注入了勃勃生机。

  国民收入增长带动经济总量增长

  日本经济的起步,内需的贡献功不可没。受此启发,日本经济学家充分认识到,提高国民收入可以为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生机。于是日本推出了更加雄心勃勃的计划。1960年12月27日成为改变日本国运的一天,池田内阁采纳经济学家下村治的建议,通过了历史上著名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Income Doubling Programme)。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主导思想,是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带动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不是像传统的那样,用经济总量的增长来带动国民收入的增长。它的实施结果无疑令人欢欣鼓舞,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11.6%和11.5%,远远超过了预订的目标。1967年,日本提前完成翻一番的目标,实际国民收入增加了1倍。到1970年该计划完成之时,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先后超过法国和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2位。

  总结:国强以民富为基

  通过另一组数据,我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日本国力迅速提升的秘密。日本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在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之后,日本国民工资的增长速度比美国快70%,到1980年就已经与美国持平。高工资提高了国民的消费能力和敬业精神,为其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而持久的活力,使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由此说明,国强民富乃是相伴而生,国强必须有民富作为基础。

  日本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消费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为日本海外投资创造了条件,更有利于日本海外资源的收购和海外市场的扩张。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美国大肆收购,大有买下整个美国之势,“美国正在变成日本的第41个县”的名言在日本广为流传。如果不是美国动用货币武器给冲昏了头脑的日本一次刻骨铭心的回击,今日的日本不知道该多么令人畏惧!

  要坚定不移走民富路线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是海外投资的惨烈损失、出口额下降,而最大的影响,则是进一步暴露了中国内需不振的严重弊端。怎么办?走民富路线。

  危机凸显内需不振弊端

  对照一下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所有的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时候,其国民收入分配机制都是向个人和企业倾向的。只有中国在2003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以后,财富分配机制依然是大幅度地向政府倾斜,由此导致民穷,民穷导致内需起不来,而我们的产品是严重生产过剩的,只能借助外部的需求才能维持。像美国和欧洲、日本这些地方的需求和中国过剩的产品供应形成了一种平衡,延缓了中国发生经济危机的时间,但中国发生经济危机的隐患始终是存在的。所以,次贷危机一发生,美欧的消费稍微下降,中国制造业集中的地区就发生了危机。

  民富,唯有民富

  中国应该走民富路线,尽快让人民富裕起来,培养起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这是消除经济危机隐患的唯一有效途径。

  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民富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富民措施。一方面,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向居民个人倾斜,加大对民生的投入,让民众富裕起来,采取包括减税、加薪、降低房价和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有效措施。另一方面,要解决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投入过分向官员倾斜的现状,最大限度地使资源分配做到均衡。政府应该裁员,严格限制乃至禁止公款吃喝和出国考察、旅游,严格限制公车消费,从而节省出更多的资金用到民生当中去。

  这些措施执行的难度在于财富的转移,政府是否有足够的爱心“忍痛割爱”。有研究者做过计算,将政府控制的国有资产资源以人民币换算的话,大约是90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社会财富总额的75%左右。而在发达国家,政府所占的财富一般是20%。另外,在西方国家,财政收入的50%~70%都属于转移支付,用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工程,而在中国,有80%~90%由政府自由支配。现在,需要促使财富向居民手中转移。一个民众富裕乐观的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强国梦。

  那么,怎么促使财富向居民手中转移?当务之急是改变现行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提高民众的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并使政府控制的国有资产与民众对接起来,让民众直接受益。即把所有企业的虚化变实,让民众得到分享国企发展成果的权利,如此,才能让民众真正能够感知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民众富,则内需活,则经济全盘皆活。

  时寒冰,凤凰博报特约顾问、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南京大学客座教授、上海证券报评论主编、中国财经传媒人联盟特约观察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