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梅赛德斯奔驰先生 用亲和力打造销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1日 21:21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赵云 北京报道

   “6月销售了5100辆,同比增长50%,这已经是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的态势,半年总共销售了27000辆,同比增长50%,此次上市的奔驰E级在4月份上海车展亮相后到现在获得了6000份订单。”奔驰中国销售公司总经理麦尔斯相信这还不是最好的成绩,中国是一个总能产生奇迹的地方,这一次汽车业最大的奇迹将会落在奔驰的身上。

   从E、C、S级车型及SUV车型GLK甚至6月销售暴增370%的CLS四门跑车,一刹那间,奔驰有种全面开花、集中爆发的意味。

   迅速的增长一方面说明奔驰的销售开始打开局面正在步入正轨并努力实现提速,也透露出奔驰从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缓慢的发展速度和薄弱的基数。

   “奔驰似乎找到了感觉。”麦尔斯把奔驰在中国的提速归结为国产化、经销商网络扩展、新的有效的营销方式、丰富多样的产品综合体现。

   实际上,对大多数从事汽车报道的媒体记者而言,一个最大的感受是,奔驰开始变得有人情味,有亲和力且平易近人,不再是高高在上拒人千里的贵族,这一切似乎从奔驰开始意识到在中国与公众评价微妙关系并提出“让奔驰年轻化”改善而出现了转机。

   2003年“砸奔驰”事件让奔驰的公众形象滑落到了低谷,遥远的奔驰中国总部(当时设在香港),缓慢而拖沓的响应速度,说中国话不懂中国国情的美国公关(毛凯琳时代),固执强硬对抗式的处事方式,让进入中国不久的奔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公关危机。

   看到竞争对手们努力适应中国国情,如鱼得水在中国市场掀起一个又一个收获的高潮,奔驰中国开始了自身的变革,与媒体和公众的公关换成了中国人,市场策划与执行也找到了更了解国情和销售运作的中国职业经理人,奔驰开始改善与政府的关系,提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并通过类似于保护大熊猫、保护喀斯特地貌等保护自然环境的大型公关和慈善捐助活动来拉近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对媒体的关系变化,除了能得到更快、更丰富的资讯外,与奔驰高层的沟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不断有新产品上市给媒体提供了新鲜的素材和了解奔驰的机会,更大的变化来自于记者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试上一把奔驰在中国引进的任何一款车,“非试勿买”的体验式营销与“只准看,不准摸”围栏式营销产生了巨大销售差异,铺天盖地的报道增加了公众对奔驰的了解。

   即使在“砸奔驰”事件后一家网络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奔驰在中国人心目中仍旧是不可替代的豪华品牌,人们相信奔驰的质量和品质的保证,但简单粗暴的处理态度让公众没有感觉到应该从大品牌中得到相应的尊重和满足,而这样的心理恰恰是高档豪华品牌应该提供给客户的感受。

   奔驰显然不需要像麦当劳小丑轻松搞笑和慈祥的肯德基爷爷那样贴近公众,但足够的尊重、透明与亲和力却能让奔驰刹那间转化为销售能力。

   这样的变化也来自于中国客户人群的变化,更年轻,从经济实力上也开始“主动”靠近了奔驰目标客户标准,不仅如此,奔驰开始更灵活地使用金融信贷的工具拉近了更多具备长期看收入预期符合消费的人群,但短期内没有更多存款条件的年轻客户,这样的客户群在发展中的中国数字越来越庞大,国产奔驰C级车正是通过最低34.8万,垫脚可及的定价策略和零手续费、零利率的信贷政策迅速打开了局面,上市一年多奔驰光销售就占据了25%的市场份额。

   所有的变化都是在逐步改善中实现的,这一过程奔驰走了差不多10年,10年恰是中国汽车市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10年,终于在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奔驰没有在沉默中死亡,开始在变化中爆发。

   奔驰新E级刚刚上市就享受到整个奔驰变化中的巨大推力,从上海车展亮相到上市当日累计收到了6000个订单,麦尔斯说:“奔驰E级从1947年面世的60多年间销售了总计1200万辆车,而换型前的第八代E从2002年到目前也销售了120万辆,新E级在中国作为最佳行政座驾也将续写传奇。”

  大众80亿欧元反噬

  保时捷收购偷袭不成

  本报记者 翟亚男 北京报道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监事会和保时捷汽车控股公司监事会于当地时间7月23日在斯图加特举行会议,为两大公司合并组建汽车集团扫清障碍,最终的联合蓝图将在未来几周内制定,预计正式合并将在未来的三个月内进行。

   有分析师认为,大众成功收购保时捷,最大的原因就是保时捷越来越沉重的债务。此前的6月29日,保时捷还在对外表示,该公司不会理会德国萨克森州政府要求大众与保时捷合并的提议,并且拒绝了大众汽车公司的收购请求,但愈来愈沉重的负债让保时捷无法继续坚持下去。

  大众仍需融资

  40亿欧元

   据悉,大众将出资大约112.8亿美元(约合80亿欧元)收购保时捷旗下的跑车业务。在合并成立的新企业中,大众汽车和保时捷股份公司的控股家族——波尔舍家族和皮耶希家族将持股超过50%,德国萨克森州将持股10%,卡塔尔投资局将持股19.9%。

   大众收购保时捷后,诞生的会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汽车帝国,它的产品跨度之广、车型之多连丰田、通用都力所不及:从小型车POLO到价值千万的布加迪、保时捷,再到轻重型卡车,几乎覆盖了当今汽车产业的所有车型,它将在轿车和卡车两个领域同时冲击世界第一宝座。目前大众旗下品牌为大众、奥迪、西亚特、兰博基尼、大众商用车、斯柯达、宾利、布加迪、斯堪尼亚,而保时捷将成为大众旗下的第10个品牌。

   据报道,大众汽车公司将先收购保时捷约50%的股份,在2011年完成全盘并购,此次交易涉及的总金额约为80亿欧元。虽然大众汽车公司目前并“不差钱”,110亿欧元的现金储备有足够的实力实现对保时捷的收购。但该公司管理层担忧保时捷可能高达140亿欧元的债务将损害大众的债信评级。之前信用评级机构一直不看好两家公司的合并,他们担心保时捷的高额负债可能会令大众的信用状况恶化。

   最新的消息是,大众监事会将于2009年8月13日召开会议,届时将会制定收购保时捷后整个集团的运营计划。

  中国市场给大众提气

   记者7月28日获悉,2009年上半年,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量首次超过了在德国本土的销量。具体的数字是:大众汽车在国内上半年共销售65.2万辆,而同一时期在德国的销量则为63.19万辆。这一数字跟去年同期相比,在中国的销量增加了22.7%,而在德国本土上升了18.3%。

   上半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的第一大汽车市场,大众(中国)及两家合资企业——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在中国累计向客户交付的汽车数量达到652222辆,同比增长22.7%。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范安德博士表示:“中国已成为大众在全球的第一大市场。”而按照大众的计划,其将在2018年之前超越丰田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厂商,同时实现在中国的年销量超过200万辆。

   大众汽车中国销量首次超过德国本土,这说明国内购车需求的不断加大,大众汽车将越来越多的新车型引进到国内,也足以证明其对国内市场的重视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大众全球扩张、下决心收购保时捷的重要力量。而这也是大众收购保时捷最大的市场筹码。

   记者同时从大众(中国)获悉,鉴于亚洲市场的影响力日趋增长,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决定自2009年8月1日起新设立一个关键的国际销售部门,并由现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市场和销售执行副总裁苏伟铭出任该部门负责人。

   在继续担任大众中国上述行政职务的同时,苏伟铭还将负责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在中国香港地区、东盟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销售活动。他将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集团总部和现有的北京任所两地履行这项新的重要职务。

  比亚迪扩张猛于虎

  推新车 购基地 瞄准70万辆

  本报记者 周开平 广州报道

   比亚迪这家以开发新能源汽车著称的车企正迅速扩张。

   7月25日,比亚迪公司与湖南环保产业园管理委员会订立长沙投资合作协议,收购美的三湘客车100%的股权。与此同时,比亚迪深圳和西安生产基地的扩产建设也正在进行当中。

   比亚迪的激进扩张源于其销售的激增。其公关部经理徐安对本报记者表示:“比亚迪今年上半年销售近18万辆,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76%。下半年最大的目标就是怎样满足产能。”

   这样的销售增长速度让比亚迪早早就开始判断明年的形势,比亚迪公司汽车出口贸易部李竺杭表示,预计比亚迪明年将销售70万辆汽车。

  投资计划推高股价

   比亚迪收购美的三湘客车早就进行了实质性的操作,7月25日,比亚迪与长沙方面签订协议。

   比亚迪以6000万元整体收购美的三湘客车,此后再投资不少于30亿元,在该工业区建设规模达4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预期投产的新能源客车3年内产值至少达到300亿元。

   比亚迪预计这个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的产能约40万辆,主要从事制造以新能源动力为主的巴士及客车,以及微型面包车及汽车零部件。

   其另外两个生产基地,深圳和西安生产基地,比亚迪也正扩建产能。比亚迪内部人士称,这两个基地扩建的厂房和设备,分别可增加至40万辆的产能,涉及比亚迪现有包括电动车、混合动力车、传统燃油车等领域。

   比亚迪的收购和扩建投资,给市场带来多方面的猜测。多数比亚迪股份投资者认为,这些举措会解决比亚迪的产能不足问题,利好倾向较明显。

   受利好影响,7月27日比亚迪股价上涨6.82%,升2.8元,收报43.8元。比亚迪的这些动作也在为其重启A股融资计划做铺垫,按照比亚迪的预计,重启A股计划将在9月21日的股东特别大会获批。

  再提销售目标

   比亚迪成为今年车市再现巨大井喷的最大受益者。

   2008年比亚迪全年的销售量为17万辆,而2009年上半年,比亚迪共销售汽车17.68万辆,同比增长176%。而比亚迪今年全年的销售目标为40万辆,这一目标现在在比亚迪看来已经没有挑战性。

   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均表示,按照比亚迪汽车现在的销售增长状况,今年的目标还有可能提前完成。

   下半年的结局已早早敲定,销售的乐观形势让比亚迪开始估量明年的销售目标,李竺杭对外透露,比亚迪2010年的汽车销售目标为70万辆,较今年的销售目标提高75%。

   而更大的目标实现时间点在2025年,李竺杭表示,到2025年,比亚迪的销售目标将是800万至900万辆。

   近期比亚迪激进地扩充产能也是实施这些计划的步骤之一,按照比亚迪的扩产计划,未来三五年里,它的产能将达到120万辆。

  下半年推多款车型

   比亚迪快速扩张,产销猛增,其品牌效应上似乎也成为潜在的忧虑。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明显看到了这一点,7月19日,比亚迪推出了自主品牌第一款敞篷跑车S8。比亚迪方面称,这款售价16.58万-20.68万元的跑车承担了品牌建设的重任。品牌与扩大规模并重,是王传福在实现其2025年构想中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除已经上市的S8外,按照比亚迪年初的计划,今年下半年比亚迪将密集推出G3、L3、S6和M6等5款全新车型,分别占据中级轿车、SUV和MPV等多个细分市场。

  风神S30 东风自主品牌第三条路径

  本报记者 曹冰涛 北京报道

   车市全线飘红,从数据来看,2009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销量609万辆,半年累计增速17.7%,中国汽车市场一跃超过美国成为新车的国际最大市场,乘用车成为其中的增长主力,上半年国内乘用车销量达到创纪录的453万辆,同比大幅度增长25.6%。各项数据都表明,第三季度的国内汽车市场即使增速放缓,年度产销也会双双突破新高,据预测,全年销量将达到1213万辆。

   2009年下半年预计上市新车有23款,其中自主品牌占到了15款,可见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势头之猛,对国内市场占有之渴望,无论国企还是民企,均纷纷加大了产品研发的力度和速度,而且不断推出子品牌车型来抢占细分市场。此时,当年承载着共和国“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发展我国汽车工业体系”使命的东风汽车终于亮出了自主品牌之剑——东风风神s30,虽然来的有点晚,但是现在时机确实不错。

   前两个季度行业运行状况景气,与国家《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等相关政策影响密不可分,而东风汽车作为国有汽车企业,可以预见会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与适当倾斜,这一点在与民营汽车企业竞争的过程中,东风汽车可谓占尽先机。而风神s30进攻1.6L黄金排量的中级车市场,也与国家对1.6L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免等政策相吻合。今年年初在政策对1.6L的购置税调整利好的刺激下,中级车销售行情异常火爆。仅北京现代“伊兰特+悦动”上半年的销量即突破20万辆,其中超过90%的业绩来自1.6L。行情火爆,给风神s30提供了绝佳的市场条件。

   政策的扶持更多地体现在对企业战略发展与国家信贷支持等宏观层面,市场的火爆带来的也仅仅是对产品销售预期的看好,但风神s30最终是否能让消费者青睐,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站稳脚跟,靠的一定是实实在在的质量与价格。中国的消费者已经过了“人傻,钱多”的消费阶段,现在汽车消费市场那种随便推出一款国外过期产品,变着花样吹造一些宣传噱头就能让企业赚得盆满钵满的景象也不复存在。消费者更加精明,更加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汽车,消费趋向理性。

   从自主品牌现在的发展阶段和势头上来看,东风风神品牌入市稍晚,作为后来者,风神s30采取了低价入市策略,7.58万-9.98万的价格区间也大大低于之前媒体与消费者的预计。这一点,东风汽车主动作出了亲近消费者的姿态,从价格来看,确实很有竞争力。

   东风汽车进入自主品牌,采用的策略是技术集成式,这一点不同于一汽的技术平台互换,也不同于上汽直接采用海外收购的方式。技术集成式的策略,决定了东风自主品牌产品推出速度慢于技术平台互换和海外收购方式,慢工是否出细活?一切有待于市场检验。

   《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指出,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40%,其中轿车超过30%。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占产销量的比例接近10%,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风神s30成功与否,决定着东风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方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