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股票投资受幸福感驱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5日 16:27  《理财周刊》

  文前提要:股市和幸福感研究的最大发现是,股票幸福感的高低与指数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指数的变化有关,连续上涨最让人开心。

  文/本刊记者 冯庆汇

  今年以来股市的连续上涨让许多股民一扫去年巨亏的痛苦,尤其是连续6个月的月K线“六连阳”更是股民们的“幸福时光”。而这种直观的感受正与近期由海富通基金和上海交大安泰经济管理学院共同发布的《股市与幸福感》研究报告十分吻合。该研究得出了一系列有趣的结论:人们幸福感的高低和股票指数的绝对值没有关系,只是和后者变化的变化密切相关;连续上涨所带来的幸福感最强;指数的绝对值越高,人们的购买股票和基金的热情越高;投资者对后市的信心与当天的股指有强烈相关度。

  该研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著名的行为学研究者奚恺元教授指导下,通过网络调研、手机短消息、电话等方式,在60个交易日内每天对上海、北京、重庆三地的800名投资者中进行,样本中51%为男性,49%为女性,年龄中位数为28岁。

  投资行为和幸福的关系

  研究结果得出的最大发现是,股票幸福感的高低与上证指数的高低没有关系;其二,股票幸福感的高低与上证指数变化的变化有关,连续上涨最让人开心。

  习惯性地,人们常以为指数越高,幸福感越大。但调查显示,在指数3000点和1600点时,投资者的幸福感并没有太大区别。有趣的是,当指数出现变化时,幸福感的也随之变化。且前一天下跌,后一天上涨带来的幸福感不如连续两天上涨带来的幸福感更大。因为人们对股指下跌的感觉更痛苦,对损失比收益更为敏感。

  此外,研究中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发现。如以性别来看,男性投资者的股票幸福感普遍要比女性投资者高;以受教育程度来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股票投资者对股票的幸福感越高。而以拥有的财富来看,越是富裕的投资者对股票的幸福感越低;但在股市中投入的财富占自己财富的比例越高的投资者对于股票的幸福度越大。

  在研究股市变化对人的近期决策影响方面,可以发现当天上证指数越高,这天股票投资者的购买热情越高涨。同样,上证指数越低,投资者的热情也就越低。这个研究几乎能够解释为什么市场永远不缺乏“追涨杀跌”的动机。

  从投资理论来说,个人买入或者抛售股票的原因绝不能够倚赖当天的股票指数,而应该从这只股票的前景如何,是否有更好的投资计划或者自身的资产配置需求。但从研究结果来看,投资者把购买当成一个近期决策,看到行情大好就奋勇直前地买进,从这点来说上证指数的那条线不但代表了每个交易日的股市行情,还能够代表股票投资者的购买行情。

  研究也发现,在股市中投入越多的投资者更容易购买股票。这点上看来,股票倒真是一个能让人上瘾,越买越多,越多越想买。和购买意向不同的是,抛售意向与当天的上证指数无关。

  什么样的心态下,投资者会倾向于抛掉手中的股票呢?研究发现:抛售意向和投资者个体的股票幸福度有关,股票幸福度越低的投资者越倾向于抛掉手里的股票。这和之前股票幸福感和购买意向的结论正好配成一对,也就是说,投资者开心了就想多买点,不开心了就想把手上的抛掉。

  还有一个相对的结论,那就是男性股票投资者比女性投资者更喜欢交易。更直白地说,女性投资者不容易出手,出手了就会坚守;而对男性投资者来说,或许进进出出本身就能让他们乐在其中,所以显而易见,他们就是喜欢交易。

  另外研究还发现:当天的上证指数越高,投资者预测2009年年底的股指也越高。预测线和实际线的起伏几乎完全吻合。这也就是说,投资者对于股市的信心是随着大盘的起伏而起伏的,大盘指数上扬了信心指数也上扬,大盘指数回落了信心指数也回落了。

  个性差异的因素

  以往研究发现,过于追求金钱,会使人们偏离追求生活的真谛。“对于财富的喜爱是罪恶的根源,但财富本身却不是”。

  对金钱的偏好度,一部分是由先天因素所决定的,正如对于风险的态度一样,有些人天生是风险爱好者,而大部分人都是风险厌恶者;对于金钱的看法也是如此,有些人天生对金钱不敏感,没有把金钱看得那么重要,或者没有认为金钱是一种驱动因素。

  研究发现,越受到金钱激励,越觉得金钱重要则对股市股指的幸福感越低,而金钱动机因素越强,则对自己持有的股票幸福感越低。但另一方面,越偏好金钱,其在股市上的收益可能也越高。

  研究考察了金钱偏好和其股市投资回报的情况。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金钱偏好中的动机因素和投资回报有关系,动机因素越高,则投资回报越高。结果很有意思,即越受到金钱激励,其在股市上的绩效越好,但并不意味着其更幸福。这反应了追求金钱和追求幸福并不同步。

  除去金钱偏好外,人本来的性格也会影响他在股市投资时候的幸福感。心理学研究常把人的性格特征分为“内控”与“外控”两种类型。用“控制点”来形容个体对于自己命运根源的认知,并用“内控”和“外控”两个术语来形容这两种不同的特征,内控是指个体认为达到自己的目标与运气无关或关系很小;外控则是指很多时候个体觉得自己对周围发生的事无能为力。

  一些研究发现内外控特征不同的人,在投资理财上面也会有所不同,內控倾向越强者,其所选择的投资组合风险也越高,两者呈现正相关。內控性越高,其投资回报业绩也越好,相比之下,越外控型则投资回报业绩越差。

  研究显示,无论是MBA样本还是海富通样本,内外控倾向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股指和股票幸福感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外控型人格分数越高,股指和股票幸福感越低。

  在股票跌幅和涨幅较大的情况下,内外控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对股指和自持股票的幸福感。外控型越强,对股指和股市幸福感越低,在涨和跌的情况下都是同样的,也即总体而言,外控型特征越强,无论股市是涨还是跌,其幸福感都是更低的。

  内外控和投资回报呈负的关系,越外控,则投资回报越低。这意味着,外控型的人在股票上的投资回报往往较低,其股市幸福感也较低。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