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非专业研究员调研指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6日 19:52  卓越理财

  引言: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很多人既想手里面有些稳当钱,但看见别人有所收获又难免心里痒痒,想投资赚些钱。那么,对于并非专业人员又想投资的人们该从何做起?

  文/王亮

  对于手上有现金希望尽快投入市场的投资者,在市场波动,机会不断的背景下,如何在投资之前做一次谨慎的判断、认真的调研?非专业人士的调研指南,希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大家在投资路上更多的建议,回避基本的风险。

  巧阅招股说明

  在证监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公告的网站,从招股说明书中可以获得该公司的基本信息,以及该公司的技术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相比的显著不同。还可以通过其它渠道来搜集信息,并阅读该公司连续三年的年报来获得基础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对整个行业、新技术有大概的了解之后,就要看“财务报告”。通常阅读财务报表,可以得到一些指标。比如,如果是制造业,要看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负债比等。

  了解这些指标以后,首先是自身对比,然后与同行业的几家大公司相比。比如,在研究中兴通讯的时候,会翻阅华为的年报来做比较,因为两者的业务领域比较接近。据此,笔者从对资产周转速度的巨大差异等财务细节分析,长期建议大家对中兴通讯保持谨慎的态度。

  全面了解经营活动

  财务报表是数字、行业概况,是可以用数字衡量的。那么,无法用数字比较,而又特别需要我们了解的是什么呢?

  企业的经营活动。他们正在做什么?计划做什么?上年年报中计划做的项目进展如何?主营业务是否过多的变动?历史上试图涉及的领域现状如何?

  中国机构的价值发现能力一直备受质疑,大的板块里面个股同涨同跌的现象经常发生。比如小市值的水泥类个股涨停以后,市值大的海螺水泥也会跟随涨一两个百分点等。这体现出多数市场参与者的不成熟与热衷炒作的习惯。但这些正给我们提供了价值发现的机会,特别是个人投资者。

  团队的质素、团队过往的经营表现和持续性等,这些都是需要通过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各种领域需要了解的。

  人的因素永远是第一位的。南航的董事长调到东航,实际上对两家公司的影响都比较大,当时刘绍勇去南航的时候,南航也是有巨大包袱,随后带领南航躲避了航油危机,现在能不能再带领困境中的东航,扭转乾坤,这些都是我们真正值得关注的。

  券商研究报告阅读与参考

  以往对某家公司的评价,特别是一些大市值的企业,券商会定期出跟踪的事件点评和大篇幅的深度研究报告,这些都值得借鉴。券商的研究员写的未必都是准确、有道理的,但通常在数据上,券商的研究员不能有假。2007年的时候,联合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宋华峰,一面以本人的名字开户参与广济药业的炒作,一面发布所谓广济药业价值被低估的研究报告。后来被处罚,市场永久禁入。

  其次,所有研究员公开发布的报告,都必须备案,证监会随时检查。如研究报告中股价的预测等,都必须有对应的数据以及相关推理的支持,特别不靠谱的报告还是很少的,因为研究员这个饭碗,只要端上了,很少有人愿意放下来。况且,所有待发布的报告,都必须有研究所的主管领导签字以后才可以对外发布,这本身就有一个防火墙机制。当然,前几年在策略预测中,万点论等是针对指数而来的,对于甄别个体上市公司的价值,没有参考价值。

  所以,对于研究报告,要把它当作一个工具,毕竟卖方(券商)报告乐观的情绪总是占多数,所以投资者在参考这些研究报告的时候,不要过多看评论性、描述性的词语和段落,更多的采信其引用的行业数据、公司经营数据、现场调研的记录,这些可以使得投资者少做一些投资之前的功课。

  多种渠道指点迷津

  从一些门户财经网站的社区中个股的专版、该股的几个股吧中,可以观察到市场情绪。还可以问问身边的经纪人,结合网络、报纸上看到这些关于该公司的信息、传闻,加以理性的分析与判断。因为,在前面已经阅读过招股说明书以及年报,对于传闻中一些显然不符合常理的消息,就可以排除,避免受骗。比如,现在铁路机车设备行业特别景气,同样处于深圳的老牌上市公司,如果传言万科近期打算上一个铁路机车生产线,那么这则消息基本可以被否认,因为万科作为一个专业的地产公司,不断做减法是其一贯风格;而如果传言中集集团开始做铁路机车,那么就值得斟酌一下,作为综合能源物流设备的集合生产企业,上一个这样的项目完全是其产业链上端的延伸,而且是传统的制造业,完全符合逻辑。

  类似这样的消息,还可以直接打电话到上市公司证券事务办公室直接询问证券事务代表。从公司的证券事务代表和董秘那里,对一些传闻、消息得到最直接的认证,而无需四处打探。很多的时候,是投资者对于传闻的迷信,有的公司已经把一些项目进行了公告、并且澄清了传闻,但还有投资者在跟风炒作,结果吃了大亏,栽了大跟头。

  行文至此,通过以上多种方式,投资者已经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了。最重要的是,多数的风险和常识性错误,可以通过前面的功课得到规避。

  现场调研兼听则明

  最后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现场调研。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与管理层面对面的交流、观察、质疑,这些都是重大投资过程中需要亲历亲为的功课。

  管理层的气象,公司的前台、公司内部工作人员的状态,这些细节都值得我们用眼睛来看。笔者每次去上市公司调研,都会仔细的观察,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还要提前列好“调研提纲”,这是对对方的一个礼貌,不是漫无边际的聊上两个小时,或者听董秘吹了一个午饭的牛皮,就完成了任务。

  每次组织联合调研之前,大家都要对报告进行讨论,提出各自的问题,便于在面谈的时候,分别提出疑问和建议。还可以提前要求安排到生产现场参观。至于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现货、存货的目测,对设备类公司大型设备的型号的记录等,这些都需要行业经验相对丰富以及有过生产经验。

  对于普通投资者,或者上班族,没有太多机会像职业投资者一样经常到实地去调研。其实可以更多的关注身边的上市公司,或者与上市公司产品特别相似的非上市公司来做一个比对。兼听则明,超跌产生机会,情绪波动带来价值发现。

  (王亮 深圳财富通道会首席经济学家)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