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四大通讯豪门联手制造孟庆南55亿湖北黑马首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7日 04:02 理财周报

  李清宇

  "它绝对是一匹黑马"

  一位与武汉凡谷(002194.SZ)同处武汉"光谷"的人告诉记者,"因为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家公司,直到他们上市。"

  这家以移 动通信射频器件为主业的公司产品不接近消费者,市场也以华为、摩托罗拉等通信巨头的订单为主,却用最中国化的低调演绎了一个新的财富故事。

  避开鲜花和掌声,公司创始人孟庆南和王丽丽夫妇没有面对任何媒体的采访。"我们还不太适应上市以后的生活。"几经周折,记者终于接通了武汉凡谷董秘汪青的手机。"我们只是一家普通的公司。"

  2007年12月7日,在深圳中小企业板,这家"普通公司"的创始人一跃成了新的湖北首富。

  52位百万富翁

  "亿万富翁4位、千万富翁1位、百万富翁47位。"按照武汉凡谷上市当天的股价表现,我们不难算出。

  12月7日,以每股21.1元的发行价登陆深圳中小板的武汉凡谷,开盘即报45.22元,上涨114.31%;盘中最高47.87元,最低40.81元,最终收于43.52元,涨幅达106%。由此计算,武汉凡谷一天共批量生产52个百万富翁,其创始人孟庆南、王丽丽夫妇的身家更超过55亿元。

  武汉凡谷的招股说明书显示,52位公司持股人主要分三部分组成,一是绝对控股股东孟庆南、王丽丽夫妇,他们共持有上市公司59.6%的股权;二是关联股东孟凡博(孟庆南、王丽丽之子)、王凯(王丽丽之弟)、王凌、王莉萍(二人均为王丽丽之妹);三是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共持有公司400万股。据记者了解,形成今天的股权结构,武汉凡谷经历了4个阶段。

  1999年以前的10年是武汉凡谷的第一个阶段。1989年,孟庆南、王丽丽等8人和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以集资的方式用3万元总资本创立了"武汉凡谷电子技术研究所"。一年之后,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有偿退出。1991年,其余集资方在协商后同意将集资额作价全部转让给了孟庆南和王丽丽二人。

  1999年,武汉凡谷电子技术研究所改制为武汉凡谷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这是武汉凡谷迈出的关键一步。拥有100%控股权的孟庆南、王丽丽将部分股份赠予王凯等6名公司高管,不过当时孟、王二人仍占公司90.66%的股份。

  2002年,凡谷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孟庆南、王丽丽二人占公司92%的股份,王凯等其余4人拥有公司8%的股权。

  直到2006年11月,已经萌发上市心思的武汉凡谷对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转让结束后,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共持有公司400万股股权。武汉凡谷上市前,该公司共有52位自然人股东,分别持股5.6万-6372万股不等。

  按照上市第一天的收盘价计算,武汉凡谷持股最少的自然人股东身家,也在243.7万元以上,凡谷电子因此成了拥有百万富翁最多的湖北上市公司。

  选择上市地点看重"地利"

  与很多高科技概念纷纷登陆纳斯达克等国外资本市场不同,武汉凡谷选择了深圳的中小企业板上市,"主要是因为熟悉。"汪青告诉记者,"地利是武汉凡谷非常看重的因素。"而此次选择深圳的平安

证券作为公司上市的承销商,不能不说也有地利的因素在其中。

  汪青介绍,早在几年前,就有券商找到了武汉凡谷,积极争取做它们的承销商。"赶上

股权分置改革,股市也不明朗,我们就暂时搁置了上市的想法。"汪青表示。

  直到2006年。"公司共花了1年多的时间,已经很快了。"身为财务总监的汪青很满意公司上市的速度,"关键在于证监会审批发行这个环节,其中净利润和公司的规模是最重要的审查指标。"

  "此外,去国外上市还需要设计复杂的离岸结构。需要在境外注册公司,国内重新注册公司。这样运作需要很高的人力、财务成本。"汪青告诉记者,他们此次上市都选择了国内的

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把自身的财务基础打好,可以节省很大的成本"。

  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未必不好

  因为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中国华为的订单占到武汉凡谷总收益的97%以上。在其长达249页的招股说明书里,投资者的风险提醒着重提出了"客户集中的风险和过度依赖通信领域的风险"。

  但汪青仍对媒体表示:"公司将把募集到的资金投入到天馈系统一体化加工、研发中心与电子生产的扩建、隔离器模块产业化以及公司内部信息化建设。"一言以蔽之,公司未来的发展仍将依赖通信领域大客户的订单。

  "1989年研究所成立的时候,当时的创始人就把目光瞄准了射频器件。老板之前接触过这个行业,尽管当时移 动通信在中国并不普及,但还是选择了这个行业。那个时候公司的主要营业额来自海外采购,订单量比较少,但毛利率比较高。"汪青告诉记者,这个阶段武汉凡谷攒下了公司发展的第一桶金。"我们也曾经做过天线业务,但后来停掉了,公司决定更专注一点。"

  2001年汪青进入了武汉凡谷,她一直觉得那一年是武汉凡谷的一个转折点。"2001年公司的营业额从2000万增至8000万。"快速增长的原因是武汉凡谷的技术得到了华为、摩托罗拉等国际巨头的认可,更大的订单开始光临公司。

  上市后的武汉凡谷拥有3家全资的控股公司,主营业务也都围绕无线射频业务展开。"这种垂直集合的商业模式,正是公司的优势所在。"汪青表示。根据公开的市场数据显示,武汉凡谷已经成为中国移 动通信天馈系统射频技术器件巨头,并名列国外对手Powerwave、Andrew、RFS之后,位居全球第四,市场份额为8.08%。2006年,公司总营收已达8.18亿元,净利润1.75亿元。

  "未来仍然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对于高技术领域而言,先集中力量做强再做大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欢迎订阅《理财周报》!
    订阅电话:020-87385997(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邮发代号:45-138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