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非洲日记:2007年9月8日津巴布韦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14:22 CCTV.com
2007年9月8日 津巴布韦 第一次采访李波的时候,李伯眯缝着眼,几乎睡着了。 李波说:“明天早上吧” 我说:“行” 于是,采访推迟到第二天早上七点钟。 。。。。。。 李波的确是累了。 回到酒店的时候,李波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一会儿,就睡着了,睡着的时候,手里还握着电视机遥控器。 。。。。。。 按照李波原有的计划,这两天,他本来是要接待从国内来的湖北旅游团的,没想到,我们突然改变计划,提前到了津巴布韦,两拨人碰到了一起,李波更加忙得顾头顾不了尾。 李波今年54岁,可是从外表上看上去,一点都不像。李波显年轻,在我们看来,最多45岁。李波有一个女儿,现在在南非开普敦大学读书,为了女儿,李波1999年就让妻子辞去在北京的公职,一个人先到了津巴布韦。津巴布韦的教育在整个非洲都是数一数二的,李波想让女儿上津巴布韦最好的中学:PETER HOUSE ,这个学校大部分的学生毕业后,都去英国剑桥、牛津读书,可是,一打听,上这所学校,先得排队等三年,三年后才有座位。李波托人找到校长,本想走走后门,没想到校长说:就是我的女儿,也得等三年。一句话,李波没词儿了! 那个时候,李波大部分时间是在中国,他在中国有两个公司,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大连。2003年,中国非典爆发的时候,李波在津巴布韦,他本想回国,可是,在北京的母亲死活不让,李波没辙儿,就在那一年,他在国内的公司几乎全军覆没。 。。。。。。。 其实,李波年轻时的梦想并不是从商,而是当官儿。 他毕业于黑龙江商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的是商业经济管理。毕业后,被分到国家机关—商务部,那时候的李波,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李波最后离开了商务部。 。。。。。。 李波离开仕途的原因很复杂,整整八个月,李波把自己一个人闷在屋里,只是读书。。。。。。 李波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有一副对联是自己写的,上联是:飘零弟子,飘零四海为家。(下联李波忘了)李波真的会去飘零四海为家吗?也许答案就在李波写的下联里。。。。。。 。。。。。。 早上七点,李波来了,比昨天显得精神多了,我说:“休息怎么样?”李波说:“好多了”,于是,我们坐在尼央嘎绿色的草甸上,迎着初升的太阳,开始了新的采访,我们的身边,是镜子一样蓝绿色的湖水,我们的四周,是混合着青草芳香的空气。 。。。。。。 其实,对于李波接下来干什么的问题,李波和他的妻子,似乎永远存在着分歧,李波的妻子胡姐是学理工科的,任何事情都喜欢从细节出发,强调有逻辑,有条理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而从这些方面讲,李波总也不能让胡姐满意,李波说,他和胡姐可以在一起生活,但不能在一起做事。只要在一起做事,就免不了吵架。我们在津巴布韦呆的这几天,也多多少少感受到他们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态度和方法。 。。。。。。 李波认为自己是干大事情的人,以前在国家机关,每天考虑的就是整个国家宏观的、面上的东西,具体细节可以忽略不计,现在,虽然离开国家机关了,但是,惯性的思维方式,让他依然考虑问题习惯从宏观入手。 李波说:“中国的成功经验可以搬到非洲来,可以搬到津巴布韦来。” 所以,李波想在津巴布韦建一个津巴布韦—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 。。。。。。 李波并不是凭空瞎想,他的想法来自津巴布韦的实际国情,2003年的津巴布韦,由于白人离开带走了大量的资金和外汇,废弃了大量的工厂和农场,极大地破坏了津巴布韦的经济体系,加之英美西方国家的制裁,导致津巴布韦的经济进入了连年下滑的时期,白人的撤离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经济上的真空,李波认为,此时正是中国企业进入津巴布韦的绝好时机。 我问李波:“既然是好时机,为什么不自己抓住时机在津巴布韦办个工厂呢?” 李波说:“我要做的是事情。” 我说:“办工厂不是做事情吗?” 李波说:“办工厂也是做事,但我说的做事情和办工厂不一样。” 我终于明白,李波说的做事情,是做大事情。 按照李波的设想,这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工业生产,产品批发,立足津巴布韦,辐射南非、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等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国家,享受津巴布韦政府有关出口加工区的所有政策,并在政策条件内建成海关、税收、移民、银行等服务于一体的小型区域经济体系。 。。。。。。 李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的朋友们,大家一听,都觉得不错,李波更加觉得自己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于是,他开始朝自己的新目标进发了。他先是找到津巴布韦政府,阐述了自己准备在津巴布韦建一个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想法,对方一听,当然好了,于是,答应李波,可以给他地,可以给他政策,李波拿着对方的承诺,回到中国,首先来到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浙江温州,他希望从这里,找到愿意到津巴布韦投资建厂的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 “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季节。。。。。。”李波抽了一口烟,接着往下说。 。。。。。。 在李波看来,这样的商机,浙江的企业家们一定会蜂拥而至,就像当年中国的深圳珠海,那是多少创业者梦想的乐园,可是,到了浙江,在朋友的介绍下,李波见了几个企业家,大家一听说到非洲去办工厂,头摇得像拨浪鼓,只有一家企业,勉强答应李波:一周后给答复,于是,李波回到北京等消息。 李波在北京哪里坐得住,他决定再去一趟东北,东北有森林,可以吸引那里的木材加工企业,到津巴布韦开发木材,一到那里,果然找到一家国营木材加工厂,厂里有很多闲置的设备,李波说服对方不如把这些闲置的设备投到津巴布韦去,对方也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可是,一讨论,国营企业,这么做,没有政策的支持,不行。李波只好又回到北京。这时,浙江那家企业的答复也来了,李波一听,心凉了一截,对方提出,投资可以,但得先去津巴布韦考察一番,考察的所有费用,由李波支付,李波一算,一个人的机票就得上万块人民币,去的人那么多,自己哪负担得起? 就这样,跑了一圈儿,李波没有找到一家企业愿意到非洲投资建厂。 中国人为什么不愿意到非洲投资呢?李波想来想去,可能是国人对非洲不了解,在他眼里,非洲遍地是商机,遍地是黄金,可是在国人眼里,非洲是战争、是疾病,是贫穷,有人甚至提出,我生产出来,卖给谁去?还有一次,李波到江苏一家开发区去招商,没想到,人家挂出横幅,欢迎津巴布韦考察团到我开发区投资办厂,搞得李波哭笑不得。 。。。。。。 “说实话,从国内到国外,连家里墙上的钉子都是我一个人钉,李波从来没管过” 胡姐说到这里,终于忍不住哭了。这次采访李波,胡姐本来并不支持,他觉得李波应该蒙头先做事,事都没做好,还搞什么宣传呢? 所以,采访胡姐,起初她并不愿意,谈李波建开发区的事情,胡姐只有一句话,我什么都不知道,他做她的,我从来都不过问。我原以为胡姐这么说是故意的,只是碍于情面,不能拒绝采访所采取的应付办法,但后来,我相信胡姐真的不是很了解李波建开发区的很多事情。 自从李波忙起了建开发区的事情,整天在中国和津巴布韦之间两头跑,和胡姐在一起的时间更少了,胡姐也渐渐习惯了没有李波的日子,对她来说,李波在不在身边,一个样。李波建开发区,胡姐本来就不同意,可是说了又能怎么样呢?李波是一个决定了就要做,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所以,胡姐索性由他去了。作为李波,心里也知道,自己的事情,妻子肯定不支持,但放弃又不甘心,也就很少给胡姐讲他建开发区的事情。他不讲,胡姐也很少主动去问。两个人就这么一直沉默着。。。。。。 我问胡姐:“真的不觉得委屈吗?” 胡姐还是沉默着,眼泪顺着脸颊流淌下来。 采访结束后,胡姐一个人躲在屋里,哭了很久。。。。。。 。。。。。。 2005年,是李波最累的一年,这一年,他自己编辑印刷了很多宣传非洲的小册子,在中国的各个地方,组织召开招商推介会,做经济开发区的想法也作了调整,没开始想得那么大了,而是变成了一个一个的单独的工业园,李波想,只要做成一个,就会有第二个。 这一年,李波和山东泰山纸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李波和泰山纸业的接触源于他想在非洲建一个现代化的造纸厂,因为津巴布韦漫山遍野都是芦苇,这些芦苇非常廉价,是造纸浆的很好原料,为何不在这里建一个造纸厂呢?李波决定吸引一家中国的造纸厂去那里投资,于是,他带了一根草回到中国,回到中国一了解才知道:其实草浆并不是最好的造纸原料,最好的是木浆。李波一想,津巴布韦同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每年大量的锯末,被当地人白白烧掉了,为什么不来个废弃资源的再利用呢?李波立刻把当地的情况拍成录像,这次,他找到山东泰山纸业,企业表示愿意到津巴布韦投资建厂。 。。。。。。 “太阳高了,得换个地方。”旭飞在身后说话了。 于是,采访不得不停下来。 。。。。。。 换了一个地方,我问李波:“如果没有中非论坛,你现在还会坚持吗?” 李波说:“会,只是不那么急迫了,可能会等机会。” 中非论坛以后,李波一下子比以前更忙了,李波说,以前是他到处去找别人,现在是别人到处找他,他的家几乎成了国内人到津巴布韦的接待站。 胡姐也不得不扯进李波的事情里来,有时候,李波人在国内,一个电话,谁谁来了,你接待一下,胡姐就得从机场接人开始,一直忙到机场送人,对此,胡姐意见大了去了。可是,意见大归大,毕竟是夫妻,李波的事情,胡姐面子上也得照顾到。 胡姐说:李波这几年为了开发区的事情,钱陆陆续续花出去了上百万,人也累得够呛,可是,最终开发区在哪里呢?连影子都看不到。胡姐觉得,做开发区本身想法是好的,但是,得天时、地利、人和。 李波认为,现在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他离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 。。。。。。 李波的家里,每个月都有人来,胡姐每个月都得忙碌一次,人们来了走,走了来。。。。。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