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莫斯科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 17:06 CCTV.com

  莫斯科的床

  北京时间,凌晨三点半,莫斯科时间,夜里十一点半,我强睁着眼睛,拖着行李麻木地走进房间,已经上下打架的眼皮,在狭小的房间寻找床,找了一圈没找到。

  有点清醒了,走错了?回头看看,没错。再找,不知是眼睛变小了,还是意识不清醒了,找到一张类似国内婴儿床大小的东西,静静地在墙角。揉揉眼睛,看了不知多久,最终确信,这就是我在莫斯科的床。

  立刻想起刚才在饭桌上,有个人劝同事关兴喝酒,说你最好喝的不省人事,这样你睡觉就不会滚到地上。别看俄罗斯人块大,他们的床却很小。当时没把这话当回事,现在看看,确实如此!

  后来才知道,因为文化观念的差异,俄国人认为床仅仅是个睡觉的地方,不需要很大空间,够用即可,没有舒适与否的概念,只要能躺下。不知道俄国人到了国内,看到我们的大床,是觉得舒服?好客?还是浪费?

  莫斯科的市场

  都说莫斯科是建在森林的城市,此话不假。清晨,我拉开窗帘,一阵惊讶,推开窗户,从23层放眼望去,梦幻般的层层薄雾笼罩着一大片黄黄绿绿的森林,似乎里面就有城堡,有公主和王子……

  如果不是看到森林边上的公路,我会以为我就住在高高的城堡里,俯瞰了眼前的森林!

  这种美好的印象很快就被周围嘈杂的市场打消了。因为采访对象温锦华上午忙的不可开交,我们决定先去周围看看环境,找个能看见森林和城堡的地方做采访,顺便拍些空镜。因为听说在莫斯科,外国人不能拿摄像机随便拍,随时有被扣的危险,而这周围,比较好一些。

  结果,我们被带到一个跳蚤市场,怀着新奇、好奇、并且惊奇的心情来到门口,刚想迈脚,就听见咣咣咣的声音,顺耳望去,旁边坐着一个像堵墙一样的俄罗斯大婶,指着一块木板@$%^*$#,我们只看懂木板上有个阿拉伯数字“5”。带我们出去的人告诉我们,是让我们每人交5卢布的“过路费”!(只针对外国人)

  满市场都是批发套娃的地方,远比国内卖的精致、精美,还有很具俄罗斯风情的小饰品。精致、精美的套娃让我很有购买欲望,可是一问,最便宜的价格也要比国内贵十倍,有的甚至要200美金!不过这种套娃不仅做工精细,而且都是类似大师手工制作,并且在底部都有署名。这样我们还能理解。

  在湖边转了一圈,似乎回到了中国,在市场的另一边,熟悉的中国字、熟悉的中国画、熟悉的牛肉面、熟悉的中国产品。这是一个中国人为主的市场,典型的中国市场。

  在国内连看都不会看一眼的衣服和鞋子,在这里被摆的琳琅满目。因为这里是莫斯科穷人购买商品的地方。

  当关兴举起摄像机,想记录一些画面的时候,几个俄罗斯一边用手捂住自己的商品,一边冲他直挥手。随行的人解释说,他们不让拍,怕仿冒!

  关兴无奈地收起摄像机,看到这样的景象无法记录,心中有些不甘,偷偷用照相机拍了些照片,就消失在人流之中。

  莫斯科的地铁

  下午的采访又泡汤了,不知是否被我传染,还是我的运气太坏,温锦华不住的咳嗽,加上今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很多国内过来宣传的省团,都住在温锦华的人民宾馆。他找了个叫陶娜的女孩带我们去红场拍外景,千叮咛万嘱咐要拿好护照,就是不能拿三角架,怕被人扣住。

  为了感受莫斯科,我们坐地铁。听说这里的地铁很有名,一共五层,除了有一层专供国家领导之外,民用的四层,是真正的四通八达。

  据说,莫斯科的地铁非常发达,是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1935年就开通了,当时只有一条线路,全长仅11公里,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现在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内部

装修,都举世闻名,堪称世界第一。

  在温锦华的办公室,我们就看到一副莫斯科的地铁图。很明显的辐射状和环状。据说,莫斯科的地铁每个站台都有自己的特色,早期的站台宛如一座座地下宫殿,这些站台以大理石为强面,装饰精美的浮雕和吊灯。

  早就听说,莫斯科地铁的瑰丽令人惊叹,连候车的长廊也是拱形圆顶的雕梁画栋。欧洲中世纪风格的石膏大理石雕花,配着水晶吊灯,其古典与豪华,不输于宫殿。墙壁上镶嵌着石膏画框,既有古意盎然的中古世纪油画,也有描绘苏联革命时期工农兵的作品。

  除了方便市民出行之外,莫斯科的地铁还担当过特殊的任务。二战期间,莫斯科的地铁站曾一度成为市民躲避德国空袭的防空洞。有些地铁站之所以那么深,也是被刻意地深挖,以便当美国对莫斯科实行核打击时做庇护之用。

  据说,这里还遍布着复杂的坑道,有一些同情报机关相连。比如,在马雅可夫斯基站的基洛夫半身雕像后的一扇秘密门道,就可以直通到从前斯大林位于防空指挥部的办公室。当然,这只是传说。

  等我们真正钻进地下,果然跟传说中的一样,一个最普通的我都记不住名字的地铁站,居然像一个有顶的广场,很多高大的拱门,上面有精致但已经破旧的雕塑,看得出都是革命年代的主题。地铁里有三条轨道,高峰时期每隔50秒就有一班,运行速度也比北京快得多。

  陶娜说,在莫斯科看不见人行过街桥,人们就在这地下通道里穿越马路。繁华的阿尔巴特大街,闻名世界的莫斯科大剧院和克里姆林宫大会堂,珍品堆积如山的特列季亚可夫画廊,人群摩肩接踵的中央百货公司,所有这些高楼大厦和名胜宝地的旁边或门口都有地铁站。

  就这样一边听着讲解,一边下了地铁,要出去的那一刹那,我惊呆了:红场那一站,没有楼梯,因为太高,上下的电梯一眼望不到边,速度也很快,站上去,有点害怕。我慢慢地扭头向下看,有点眩晕,这哪里是电梯?恐高的人一定不敢坐!听说这电梯有七八十米高,但还不是莫斯科最高的!

  著名的红场

  出地铁口就看到一片红,红色的建筑,都是用红砖一块一块垒起来的,包括花纹图案,建筑不是很高,但很有气势,欧洲皇家建筑的庄严赫然眼前。

  当然,跟咱们的故宫还差点。如果

圆明园还在的话,那这里就更加不算什么了,我们是中西结合,这里却只有欧洲文明。

  在这里待了五年的陶娜或许已经很熟悉,眼睛直直地向前走。我拿着照相机,关兴举着摄像机,拍个不停。

  红场的入口,是莫斯科的零公里处。中间一个圆圈,一些俄文字母,旁边是俄罗斯的

十二生肖。一些外国游客在这里照相留念,而俄罗斯本地人则掏出硬币,面相一方,将硬币高高抛起,测试自己的运气。

  这时,旁边就会拥上几个俄罗斯老人,争相去捡面值大的。

  时光倒转500年,在15世纪时,这里是个集市,当时被称为大市场,红场这一称谓是沙皇在1658年确认的,在古俄语中,红场的意思是“美丽的广场”。

  红场有几座很著名的建筑,南面是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又名波克罗夫大教堂。它是伊凡雷帝为了纪念1552年战胜喀山鞑靼军队而下令建筑的。

  教堂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颜色很鲜艳,中间是一个带有大尖顶的教堂冠,8个带有不同色彩和花纹的小圆顶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它的周围,再配上九个金色洋葱头状的教堂顶。可能是它太美了,要不就是我的感觉有问题,总觉得这教堂应该是在美丽的图画书里,不知被谁硬生生给搬到了现实之中!

  这美丽很快就被陶娜的解说给打破了,她说当年,这座教堂建成之后,伊凡雷帝自己也很高兴,问建筑师还能不能再建出这样好看的教堂,建筑师很自信地说,还能建出比这个还好看的。

  为了这句话,伊凡雷帝下令弄瞎了建筑师的双眼。可怜的建筑师!!!

  今天,午后的阳光温暖地撒在红场上,初秋把树木染成金黄色,一边是红色威严的克里姆林宫,一边是有着100多年历史和拱形门的商业楼,典型的欧洲古典建筑的橱窗里,迪奥、路易斯威登这些顶级品牌的明显标志灼灼生辉。

  与之交相辉映的,就是旁边的几家高档餐厅,一些衣着光鲜的绅士淑女,坐在午后的阳光下,享受着高档的西餐,优雅地品着红酒。

  这一切的对面,就是一片红色花岗岩建筑,与旁边装饰着美丽图案又金壁辉煌的瓦西里大教堂相比,显得十分简单又不起眼,也几乎要淹没在高大威严的克里姆林宫红墙下,如果不是导游特别提醒,我们不会想到,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列宁墓!

  在红场,我们还干了件很丢人的事。

  在瓦西里教堂前有个圆形的平台,陶娜也不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但是看到很多人往里面扔硬币,按照国内的习俗,这应该是个祈福或者许愿的地方,扔到某个位置会有好运。

  于是我们都很高兴地满身翻硬币,带着希望并且大笑着把硬笔狠狠地扔向中间的位置,结果,只有陶娜一个人扔进去了,我还一直懊悔自己的运气怎么那么差,扔光了身上所有的硬币都没个准星!

  回来之后,翻了书,我才知道,那个扔硬币的地方,是当年向群众说教和宣读沙皇令的地方。同时也是行极刑的地方,俗称断头台,行刑是在台下进行,在台上宣读处死令和犯人罪状。当地人往台里面投几个硬币向冤死鬼默哀!

  天啊!不知者不罪!但愿俄罗斯也有这句话!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