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从这里出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2日 00:00 金羊网-新快报

  

从这里出发
《布禅系列二.1号》作者:林春园

  

从这里出发
《迷失》作者:欧阳芳

  

从这里出发
《NO.16》作者:余佩佳

  

从这里出发
《游离》作者:王霄

  

从这里出发
《星期天的梦魇》作者:郑海峰

  ■陈秀丽/翻拍

  写在“晾一边去”新生代青年作品展开幕时

  也许上世纪80后就像一个品牌,带着不可思议的骄傲和无所畏惧的豪气突现在大众的面前,但在哄抬之下或会成为一种“窘境”。从这里出发,通向新的艺术形式的路径和前景,需要的是年轻人透过双眸折射出的更为积极的、纯粹的、诚恳的精神支点。

  ■陈煜堃

  和往常一样,这是广州的又一个平静的夜晚,大都市的流光溢彩不停地被复制着,精彩的瞬间也会因此而变得麻木。此刻,在江南西路的一处拐角,却有着一种别样的精彩。那是一个迷你的沙龙式的小酒吧,当然酒水只是它生存的一种模式,接连不断的小型展览和艺术活动才是它生存的唯一目的。可以说,这个唤做“木马”的艺术交流平台是在广州艺术生态边缘上的一处中心。今晚,“晾一边去”——新生代青年作品展就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拉开了序幕,艺术家、媒体、路人……有着不同身份的人们挤满了面积不大的展览场地,构建了一个广州少有的热情的艺术现场,这是很有意味的氛围,也是当下艺术生态所需要的一种“场”。

  80后艺术家的集体青春宣言

  今天,当我们还在为一众80后青年艺术家的卡通化、漫画化、平面化、符号化等精神图式与话语倾向而欢呼沸腾的时候,过度的偏执和迷失的自我让许多人在对当下的狂欢式的青年艺术状态首肯的同时,忽略了其中的一些“病症”。在眼下的消费时代,全球化、数字技术、大众娱乐、时尚潮流、动漫卡通、虚拟网络等等日常经验全部构建了这些青年艺术家的“艺术话语”。而在现代社会学里,“身份”提供的是一个社会模式,它基本可以通过消费与展示来定义。正是为了寻求新的自主艺术“话语权”,使得大多数年轻艺术家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施予者,急于去确立自我的“艺术身份”。所以我们所看到的不少青年艺术家的“符号化”就跟“皇帝的新衣”一样,在被架空的意识形态上贴上一个富丽堂皇的价格标签,唯一的变化就只有不断翻新的里面的价码。在这样一个表述的范畴里,大部分作品里的自我的注解必然成了轰轰烈烈过后的失语,所谓的“艺术话语”及其建构的“艺术身份”只是创造力的捉襟见肘的行径,只是为了快感而出现的空洞景致。

  这意味着许多年轻艺术家在刚开始的征途上,无法摆脱当代社会中“市场陷阱”这个困境,导致了当下青年艺术变成一次躁动的潮流风尚。之所以要“晾一边去”,是为了避免在经济迅速发展中促使艺术品市场升温的同时,功利等负面因素主导了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倾向,致使本可以走得更远的“创作群体”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强烈透支。

  五位年轻人的个体体验

  在参加展览的郑海峰、王霄、余佩佳、欧阳芳、林春园这五位年轻的艺术家身上,你看到了他们在同一个城市中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背景、思维角度、生存态度和日常经验,在艺术这一共同追求背后,几乎都保持着自己独立的身份符号和思维方式。所以,我们从大大小小的画布上,可以看到郑海峰所描述的每个人头顶上的一片如同镜像般孤零零的天空,在天空的浅表上散落着许多如同脱线风筝般无奈的小人,这样的画面不难让人感受到都市生活的那种说不清的窒息的状态,那些无力的碎片真实地将现代人的疏离感和傀儡般的生命体置于你的眼前;王霄的卡通符号尽管不会带来太多的惊喜,但是那手绘本似的图式可以说是对身处的喧嚣都市进行了一次轻描淡写,画中隐隐约约的都市森林和呆头呆脑的卡通人物串出了一种大众化的小情调的调侃,这给现代人快节奏与高频率的生活留有一处思考余地;余佩佳的系列纸本作品透着一种模糊不清的“煽情”,看似杂乱的线条和随性的洗痕有序地组织了一块块敏感的神经质的情感切片,平静、兴奋、紧张、愉快、低落、狂妄、惶恐等一切你想到的可用以陈述情感的词汇都会在这些小纸片上出现;欧阳芳在画中留下了“刻意”制作的痕迹,就是这块“花布”上填满了一段精致绚丽的私语,镜花水月般的画面以女性特有的甜蜜留下了与现实的不安相对立的愉悦;林春园则在裸露的画布上摆弄着她那些纠缠不清的情绪和暧昧的梦呓,画面处于一种自由的形式与对存在的体验相结合的状态,这些随性的如网状交织的“情节”正是对生活情感的一次有滋有味的体验。

  这五位年轻艺术家正是用自我的方式呈现和体会着自己的生活状态,其中有着若干未知的可能性,但墙面上的作品总让人有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感受,那是因为眼前的是一次对青春残酷、对生活状态以及生命状态的真实记录和反思。也许“晾在一边”会显得有些孩子气,那是因为他们并不急于在宏大叙事中找到所谓立足点,还有就是他们各自对画面在把握能力上的不足和语言表述上的局限,但是年轻与专注让他们的作品本身正显示出一种直逼人心的潜力,显示出一种有别于主流的话语倾向和身份特征,而这正是其价值与意义所在。

  主流以外的一次发声机会

  晾一边去,就是一种状态。不是顺从,也不是抵触;不是承受,也不是颠覆;不是叛逆,更不是消极。只是在艺术史中商业化的力量从未如此显现的今天,将五位背景各异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因为他们的作品纯净而富有活力,未见任何功利色彩,画面上只有自己想表达的纯粹的情绪、状态或理想。同时,它又是一次机会,是一次在接近边缘处所发生的叙述方式,这样的话语当然不是为了创造某种意义或是撰写什么篇章,只是在主流以外的一次发声机会,一个可以观察年轻艺术家生存实态的窗口。

  正是这样的一个展览,正是这样的一个艺术交流平台,正是这样的一种状态,“晾一边去”之后便是从这里出发,这让人寄予厚望,因为年轻,更因为一份纯粹。也许80后就像一个品牌,带着不可思议的骄傲和无所畏惧的豪气突现在大众的面前,但在哄抬之下或会成为一种“窘境”。从这里出发,通向新的艺术形式的路径和前景,需要的是年轻人透过双眸折射出的更为积极的、纯粹的、诚恳的精神支点。

  “晾一边去”新生代青年作品展

  时间:10月20日-11月9日

  地点:广州江南西路紫山大街12号木马艺术展厅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